分享

汉字探微(156):相提并论——释“并”与“並”(上)

 秋琰 2020-11-08

朱英贵

一、“并”字与“並”字小引

“相提并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源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原文是“相提而论”,而不是“相提并论”,后来“相提并论”的说法十分盛行,逐渐取代了“相提而论”。那么,“相提并论”的这个“并”字,如果放到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多种写法,诸如可以写作“并”,或者“幷”,或者“併”,或者“並”,或者“竝”,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个“并”的替代字呢?

原来,“并”、“幷”、“併”、“並”、“竝”这几个字,实际上是两个意思不同的字:一个是“并”,“幷”与“併”都是“并”的异体字;另一个是“並”,“竝”是“並”的异体字。“并”(幷、併)与“並”(竝)这两组字,在使用上原本就有重叠与交叉,比如都含有合并、聚合的意思等等。特别是现在又都简化成了“并”字,所以要想分别它们各是什么意思,应当如何使用,还要多费一些说明文字。

本来,“并”(幷、併)与“並”(竝)这两组字是可以写作两篇文章的,一篇《相提并论——说“并”(幷、併)》,一篇《相提並论——说“並”(竝)》。为了对比与对照这两组字的来龙去脉与相互纠葛,本文就将其相提并论一下,合在一处,作为一篇来写,名为《相提并论——说“并”与“並”》,具体谈一谈“并”(幷、併)与“並”(竝)这两组字构字理据。

二、“并”字与“並”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先来看“并”字。下面是“并”(幷、併)字的甲骨文字形,都是由两个或者方向相同或者方向相反的侧面人形下部加一两根横线构成(参见下图)。

 “并”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甲骨文用一根横线条或两根横线条将两个侧面人形符号牵连在一起,线条或在腰部或在腿部,似可理解为这是为了既不影响劳役干活,又能防止他们逃跑,而用绳索捆缚于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腰部或腿部的一个并联办法,“并”字的造字本义当为并联或者合并的意思。金文字形与甲骨文的构字理据相同,只是选取两横位于腰部的构形,这就为后来的字形演变做了铺垫。小篆字形又在金文字形的基础上讹变为从“从”,从“幵”(“幵”的两横是断开的,不是简化字的“开”)。

上图是放大了的“并、幷、併”三个字的现代字形。小篆字形发生隶变之后,便演变为“幷”字(注意上图第二个字,两横是断开的,实际上是四条短横),又将上部的“从”字符号简化为两点。汉字楷化又把断开的“= =”笔形合并为两横,这就是今天所写的“并”字(见上图第一个字),反而更接近其造字本义了。后来,因为“幷”与“并”二者多年的演变,字形上难以看出本义了,于是又有再加“亻”旁的“併”字,借以强调其意的异体字出现(见上图第三个字)。

《説文解字》卷八从部:“幷,相從也。从从幵聲。一曰从持二爲幷。”

因为现在写的“并”是简化字,而《说文》列为字头的是“幷”字,上面引文是许慎根据“幷”字的小篆字形解义,其大致意思是:“幷”,就是相跟随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从”作表意偏旁,采用“幵”作为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幷”是由“从”字带着两条横线构成的。

《说文》对“幷”字这样的解说,距离它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的构字理据有所偏离,也未能正确解读它的造字本义。因为“并”不是形声字,其最初字义也不是跟随的意思,而是并联或者合并的意思。

接着再来看“並”字。下面是“並”(竝)字的古今文字形体,其中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都是由两个并列正面人形构成(参见下图)。

 “並”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的“並”字是由两个正面人形“大”构成(上图第一个字形),或者是由两个“立”构成(上图第二个字形,二个“大”各自站在一横上,横线代表地面),或者是由两个正面人形“大”站在同一个横线上构成(上图第三个字形)。其构字理据是会两个人并列之意,即并排、并列、并肩站在一起。

金文的“並”字构字理据跟甲骨文一致,只是有些由于模铸的原因,以填实图形呈现,形体粗重而已。小篆字形承继第二个甲骨文字形,“立”字下体横笔分开,这个字形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即为“竝”字。也有的隶书字形二“立”字上下横笔皆连成一笔(见上图曹全碑),这样的字形经过楷化与笔画合并之后就是正体字的“並”字。

《説文解字》卷十竝部:“竝,併也。从二立。凡竝之屬皆从竝。”

《说文》列为字头的是“竝”字,上面引文是许慎根据“竝”字的小篆字形解义,其大致意思是:“竝”,就是并肩而立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两个“立”会意。大凡跟“竝”的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用“竝”作为表意偏旁。

《说文》的这种解释基本上切合“並”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

下图为“并”(幷、併)与“並”(竝)这两个字的字源演变与字形演变的对照情形:

三、“并”(幷、併)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并”(幷、併)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并联、合并的意思。例如:“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孙子·九地》)再如:“毅素好摴蒱,于是会钱。帝与毅敛局各得其半,积钱隐人,毅呼帝并之。”(《南史·郑鲜之传》)又如:“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唐·杜甫《屏迹》诗之一)仇兆鳌注:“《记》:儒有并日而食。”

由此可朝着三个方面引申,每个方面又可以各自产生一些引申义,现分类列举如下:

其一,引申为聚合、聚集的意思。例如:“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孙子·九地》)再如:“殃销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又如:“家中又无积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只得并迭几件破家火,变卖盘缠。”(《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一些引申义:

一是用作副词,表示一起、一齐的意思。例如:“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汉书·贾谊传》)再如:“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南朝·梁·陶弘景《和约法师临友人》诗)又如:“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唐·杜甫《秦州见敕兼述索居凡三十韵》)仇兆鳌注:“古诗:相看俱白头。”

二是用作副词,表示都、皆的意思。例如:“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北周·庾信《春赋》)再如:“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唐·李益《同崔颁登鹳雀楼》诗)又如:“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宋·王安石《金陵即事》诗)又如:“如其言,果并就擒。”(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

三是用作连词,表示连、连同的意思。例如:“也先(陈也先)并数百步兵,力怯而逃。”(《英烈传》第七回)再如:“凡朝廷遣使来,必以酒食困之,或辞以不饮,因并食不给,使饿而去。”(金·刘祁《归潜志》卷六)后一例的“并”表示强调某一词或词组,含有“甚而至于”或者“连……都……”的意思。

其二,引申为兼并、吞并的意思。例如:“昔者,秦缪公都雍郊,地方三百里,知时之变,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国十二,陇西北地是也。”(《新序·善谋下》)再如:“故公子目夷辞宋,而楚商臣弒父,郑去疾予弟,而鲁桓弒兄,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又如:“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其三,引申为挨着、依随的意思。例如:“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骃集解引服虔曰:“并音傍。傍,依也。”再如:“自城西门并南山俯江水,有石穹然如夏屋。”(唐·刘禹锡《含辉洞述》)又如:“江南并海之河江港汊通潮汐者,土人谓之浑潮。”(明·叶盛《水东日记·江南浑湖塞北风沙》)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一些引申义:

一是表示似、如的意思。例如:“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唐·武元衡《送田三端公还鄂州》诗)再如:“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宋·苏轼《次韵参寥同前》)又如:“芳容并月,皎洁如明镜。”(明·梁辰鱼《摊破金字令·遇张月容于虎丘殿阶》曲)

二是表示拼、舍命相斗的意思。例如:“俺本是汉国臣僚,汉皇软弱,兴心闹,惹起那五处兵刀,并董卓诛袁绍。”(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再如:“杨春道:‘我们尽数都去和他死并如何?’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输了,你如何并得他过?’”(《水浒传》第二回)又如:“黄信见三个好汉都来并他,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怎地当得他三个住。”(《水浒传》第三四回)

三是表示逼、催逼的意思。例如:“俺娘无夜无明并女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王季思校注:“并,催逼也,字亦作迸。”再如:“又怎奈白玉乔那厮催并,迭成文案,要知县断教雷横偿命。”(《水浒传》第五一回)

根据上面对“并”(幷、併)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并”(幷、併)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