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说家风《易经》篇】萃卦(第45卦):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以后不挨打:您觉得该打孩子吗?(第173篇·总第2701篇)

 微国学 2020-11-09
张建云

【云说家风·《易经》篇】第173天。

课上有家长问,到底该不该打孩子呢?

我反问,为什么要打孩子呢?

家长疑惑,难道不该打孩子吗?

我继续反问,为什么不打孩子呢?

有些家长打孩子,但打完就后悔,因为心疼,与孩子一块哭。有些家长不打孩子,看到孩子“逍遥法外”气得一个人哭。

我一直觉得家长不该打孩子,而是要让家规打孩子。确切地说是,孩子犯了错他自己就知道该不该挨打。家长不过是代替家规而打,并非自己要打。

如此一来家庭里就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建立家规,再一个是执行家法(打孩子)时候不能带负面情绪和语言。

首先是不能用手打,因为手里面有感情,没威严,最好用戒尺,挂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旁边最好再写一句话:我希望你挂在这里百年不动。

其次打时候不可以发怒,嘴里决不能说狠话、气话、负面话,让你不听话,让你不听话,打死你,气死我了!

再次要与孩子交流,问他错在哪了,应该如何承担、怎样改正,而后声名不是爸爸(妈妈)要打你,是我在执行家规不得不打你。最后要与孩子一起受罚,打孩子几下也打自己几下。这在古代帝王的惩罚方式里叫罪己诏。



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不挨打,立家规的结果是为了让家人不犯规。《易经·象传·萃卦》说: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这里出现了两个相近字:戒(jiè)字和戎(róng)字,只差一笔,却大大相径庭。戒,表示克制自己、执行命令,如持戒、戒烟、戒酒等,在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gong今作“拱”)”。表示两手持戈,戒备森严,本义是警戒,戒备。而戎,大多用于防守、防备、兵器,如戎马生涯、兵戎相见等,从字形看,上面是戈,下面是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的简写,是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shu)、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显然,这两个字一个是放手,一个是进攻。除,是去掉、更换、除旧迎新。除戎器,是注意保管、擦拭、更新兵器。虞, 是预料、忧虑、欺骗之意。除戎器,戒不虞:更新兵器,准备战斗,以防敌人突然来袭的危险和不测。

战争的意义永远是防备大于侵略,军演大于开战,这就是就是立家规的性质。家规如同一个容器,把规矩、礼法装在里面以防外溢。很像萃卦的客卦(上卦)兑卦,兑卦表示泽,泽是装载江河湖海的容器,代表喜悦。遵守规矩就喜悦,江河不泛滥就喜悦。所以孔子说:顺以说(悦),刚中而应,故聚也。



顺,是遵守的意思。刚中而应,说得是萃卦第五爻是阳爻居阳位,阳刚之气赫然,显示出九五至尊的威严和正义。好比家里父亲,所行所动召唤了孩子和一个家庭的方向。生活里有个奇怪的法则,女婿与岳父的性格、习惯有诸多相似。为啥?因为女儿在潜意识里按照父亲的标准来找男朋友。我有个同学对女婿的懒惰十分不满,我说你家先生就不爱起床,不爱锻炼,这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就叫:刚中而应,故聚也。

家风的神奇在于父母与孩子说同一种话,眼神和语气都一样。而这种说话方式在是被父母的父母流传下来的。在家里说什么话就是什么思想,就做什么事情。所以,明智的家长不可以轻易开口讲话,尤其思忖和改善讲话的样子。不然,你的孩子一定输在讲话上。



孔子还说:“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王假有庙”,我们在上一篇文章谈过,就是一个父母亲在家里的付出,在社会山的付出,决定着后代是否能够记住你,尊敬你,社会是否爱戴你。孝享,是祭祀的意思。致孝享,表达了后人的态度与诚意。相当于致良知的“致”。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外面遇贵人,走好运?

很简单,家长做个贵人,说真诚而友善的话,做己所不欲勿施于的事,具备祛除自私、善于助人的思维,于是家庭里的大人孩子就能成为贵人,就会遇到好运。这就是:“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

祭祀是古人的信仰,祭祀也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家风,以至于到了民国后期、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的家里都要摆上“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就是因为这几个小小的木牌,把下一代的言行、思维和心念教育得十分美善,谁都知道“天地君亲师”不单单是几个小牌,而是一种信仰符号,它有力量,有灵魂,能让我们幸福。所以,家里有牌位的人大多有教养,讲规矩。这就是:“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但要看看这个细胞是否健康,是否活力,如是的话就是正能量的荟萃;若负面、消极、谎言、虚伪、指责、挑剔、自私、傲慢也是一种能量,是负能量的荟萃。这种荟萃就是家风。家风正社会就正,国家与民族就正;家风不正,则贪污、暴戾横行,天下大乱!这就叫: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

1、《易经·彖传·萃卦》:“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2、《易经·象传·萃卦》: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张建云 

天津家风研究院院长。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现为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