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给孩子养宠物?

 比你高in更好 2020-11-09

特别说明:本文内容已特邀发表在《成长档案》栏目。

最近,晖晖常常恳求爸爸妈妈给自己养一只小狗,每次在小区园子里和公园里看到可爱的狗狗,晖晖都要过去看看、摸摸,眼睛和手一刻也离不开小狗狗。晖晖连做梦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宠物,特别是在过生日的时候,孩子的愿望总是养只小狗。当孩子恳请父母允许他们养宠物时,到底要不要答应他们呢?养宠物能够孩子带来哪些成长的益处?

宠物存在的意义

宠物一词,大家并不陌生。宠物(pet)指人们为了精神目的,而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豢养的生物,常常用于观赏、作伴、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而且,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是把宠物限定在动物范畴内。饲养宠物作为人类亲近自然的机会,可以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养宠物是非常健康正常的爱好。

宠物会牵扯人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可爱的家伙们吃喝拉撒睡,从它们被界定为宠物那一刻起,就注定需要它们的主人付出很多。有的夫妇,在年轻的时候就会养宠物,但是一旦怀孕有了孩子,会因为考虑到孩子的健康,将宠物送人,认为宠物会危及孩子的健康。实际上这一观念在逐渐改变,只要跟专业人士咨询好注意事项,宠物并不需要送人,还是可以留在家里继续豢养。也有一些家庭,夫妇两人并不喜欢任何宠物,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孩子总是想养宠物,父母没有豢养宠物的经验,也不知要如何判断是否要答应孩子养宠物,而且宠物的种类有很多种,如何选择?

养宠物这件事情,需要家庭量力而行,也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商量定夺。在做决定之前,父母可以先从孩子发展成长的角度,了解一下养宠物的益处所在:

1.宠物能满足孩子内心情感的需要。

孩子的成长,是身心共同发展的结果。在心理发展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内心越来越丰富,情感需求的程度和种类也会不断增加。父母养育孩子,很难做到时刻陪伴,孩子需要倾听渴望陪伴时,宠物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和人类不同的是,宠物不会说话,能表现出可爱和亲昵,这些特点恰恰满足了孩子需要安静倾听、保守秘密、感受亲密的内心需求。当孩子遭遇挫折,心情糟糕,内心不舒服的时候,如果有个宠物在,那他们就不会太过难受。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拥抱孩子,但是宠物总能无条件陪在身边,有些宠物,比如猫狗这些,还能被抱在怀里,软软的有质感,让孩子尽情地感受它们的温暖,用实际的肢体接触,给孩子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

2.宠物有助于孩子获得优秀的意志品质。

宠物和人类同样作为动物,在很多生存方面,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家里养了宠物,孩子不能只负责观赏,还要积极参与到照顾的行列,承担一定的工作量。照顾一个鲜活的个体,需要喂养、照顾、清洗等必须内容,除此以外,宠物生病了还要看医生,进行诊断医疗。这些内容的接触参与,都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做事细心有人性,不可虎头蛇尾,草率行事,多从对方的角度进行异位思考,对他人的需要尝试感同身受,进行更高程度的包容和共情,接受更加广泛的个体差异。与此同时,在与宠物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养宠物还能培养孩子记录、观察、比较等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3.宠物促使孩子学会文明的社会生活。

养宠物益处多多,但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做到文明豢养。吃喝拉撒睡,是小宠物的生活主要内容。家里经常养的宠物,如金鱼、猫狗、昆虫、小鸟等,都需要定期的粪便清理清洁,如果是能够带到外面的宠物,比如出去遛狗,就特别需要父母以身示范,做好充足的照顾准备和物质准备,比如要按照要求为宠物打疫苗,为狗系好拉绳,带好塑料袋、纸巾等,随时为狗狗处理粪便。当宠物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以后,孩子就要学会文明豢养,懂得必须的文明生活方式,按照要求养宠物爱宠物。

4.宠物让孩子进一步领悟生命的意义。

从开始到结束,生命是一个有限的过程。大多数宠物,都活不过人类的寿命,人的一生当中,可能会经历好几个宠物,但宠物往往一生只会遇到一个主人。所以对于宠物,主人需要做好负责到底的心理准备,既要乐享它的健康、可爱和有趣,感受陪伴带来的快乐,也要关照它的疾病、衰老和死去。避免孩子出现时间久了,孩子出现喜新厌旧的情绪,轻易放弃和疏忽宠物。养育宠物的过程,就是对孩子尊重珍视生命的过程,对宠物的一如既往和不离不弃,见证宠物的成长和离去,是孩子感知生命过程的好机会,也是表达敬畏的历程。

养宠物这件事情,对于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件很严肃,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宠物不同于其他物品,拥有后可以随意处置,所以要特别地量力而为。家里空间的大小,照顾人员的时间精力,大环境是否允许适合,这些都需要充分考虑权衡之后再给予定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