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场舞大妈告诉我,如果她跳的足够快,她的孤独就追不上她

 独秀日记创业 2020-11-10

正文共:2037 字 3 图

预计阅读时间: 6 分钟

今年五月,出了一首适合多层次人群的歌曲,短视频、长视频、KTV、广场舞那边都很火。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适合多场景,多层次人群,那意味传唱难度很低。

像《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2002年的第一场雪》《小苹果》,都够火吧。

因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太容易学了。

这个是一个朋友介绍的,听了一下,再查查歌曲的创作背景简介,原来是个关于爱情的故事,算不上很离奇的情节,在一些人看来甚至有点俗套,当事人却刻骨铭心。

估计全国很多人因为这首歌才知道了这个地方,然后不远千里驱车前往。

最近几年,我很少关注国内新出的歌曲,尤其是没有大名气的歌手,要不是看到一些自己关注的大V提起,基本不会知道,只有几首是自己主动去找找后听着感觉不错的:

芒种

一百万个可能

烟火里的尘埃

其余的就是外国歌曲了,手机里外文歌曲更多一些。

歌曲中的“可可托海”,其实是新疆地区的一个镇,算挨着蒙古了,不到5000人,跟南方一些大一点的村子相差无几,第一产业里的牛羊也不多,几千头。

但,那是中国的寒极,0℃以上持续期215天。

雪灾,寒潮,融雪性洪灾几乎年年到来。

故事里逐花迁徙的离异2娃养蜂女,在那个地方,咱都想到,估计过得不容易。

经济状况具体咋样,咱不清楚了,至少心里应该有苦。

网上不是有个段子:

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他说“上大学真是贵,家里为了我上大学卖了一头牛。”同学们都可怜他,平时都尽力帮他,第二年他又说,“唉,家里又卖了头牛供我上大学。”同学们平时都请他吃饭,基本上不用他自己花什么钱,到了大学毕业时我突然想问他,家里还剩几头牛了?他挠了挠头说:“没数过,还有个几千头吧。”

来源:网络

希望她的娃儿不要成为2018年在网络上火起来的“冰花男孩”那般,看着都让人心疼。

牧羊人的娃儿(如果他后来有家有娃的话),也不要像一个已经被当成笑话看待的采访说的:

记者:你放羊为了什么? 

放羊娃:赚钱

记者:你赚钱为了么?

放羊娃:娶媳妇

记者:你娶版媳妇为了什么?

放羊娃:生娃

记者:生了娃干什么

放羊娃:放羊。

来源:网络

咱之前做淘宝卖鞋子的时候,新上一些可能会有点市场的款式,或者准备迎接什么活动,会找人shua单,同事介绍了一个专门放单的(放单:行业术语,就是专门接商家的单,再找刷手去假买),除了工作,我们偶尔也聊聊。

她当时还在念大学,老家是新疆阿勒泰那边的,家里地多,出租给人家耕种,就能收到不少租金,家里就她一个孩子,爹妈很宠,但她喜欢南方,一到放假,就到处跑,去各个城市逛+考察,我还蛮佩服她这闯劲的。

大学毕业后那几个月,我就从天津跑到广州,不久再跑到宁波,然后杀回南宁,最后回到老家。

几个月,从北到南,再从东回到西南,不是光跑,而是每个地方待一个星期或者1-2个月这样。

很理解她那一颗不安分的心。

当时听到阿勒泰,只知道离广州非常远。

新疆,2500多万人,地方却有16个韩国那么大!很多地方注定渐渐没落。

别说那些东北,西北地区,就是南方很多小地方,因为大城市的虹吸效应,都渐渐没落了。

现在一般有亲戚朋友问起孩子大学选专业和地区,我都让他优先选择东南地区的中大城市,用就业机会去衡量,你去一个西部一般的本科学校读个一般专业,可能还不如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读个大专。

经济持续发展,基础建设更到位后,落后、偏远、苦寒地区,当地人口流出是必然的。

现在大家叫海南三亚什么?

东北省三亚市。

我们2003年上大学,高中毕业前都待在5线城市,连用电脑上网都不懂,家里有电脑的同学极少,填报志愿前,还是去网吧,让人家帮查查学校的。

现在网络太方便了,信息也多,填报志愿时候,再说自己因为信息闭塞不知道怎么多点了解学校和专业信息,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一个成熟、专业的养蜂人,经常跨省【作案】。

就是知道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会有合适规模,合适用来酿蜜的花。

例如,云南地区的蜂农,2月下旬后,没有油菜花了,就会跨省陆续去到陕西,甘肃,青海。云南的油菜花蜂蜜,出售给人家,才4-6块钱,若是换成了外省的槐花蜂蜜,能卖到十来块一斤,是油菜花蜂蜜的2-3倍。

这个有点类似夏秋到我们老家【广西贵港】收割水稻的流动收割队,从北到南一路下来[流动作案],最大化地利用机器的能力。

收割完的稻子,装好蛇皮袋,我们去搬上车,看到割稻子的大哥在默默抽烟,看着北方,略有所思。

难道,他心里也有一个“养蜂女”?

有人说:

写歌的人用了脑,

唱歌的人用了心,

听歌的人用了情,

有故事的人流了泪。

不怕音乐太好听,就怕歌词入了心,愿你们只听曲中意,不做曲中人!

愿屏幕前的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一路有良人相伴。

不妨听听。

---------------

公众号:独秀日记(ID:xiusehaotu)

全网统一自媒体号:独秀日记

---------------

特别说明:

1、文章并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莫对号入座。

2、本文可免费阅读,可打赏,金额不限,随心!自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