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了就该妥协?他没有

 抽屉电影 2020-11-10

生命本来是无意义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社会性的行为来赋予生命意义。这句话是弗洛姆还是谁说的记不太清了,但是这句话本身道破了生命的真谛。

我们经常会陷入到一种思考,生命是什么?我们在干什么?这是一种面临了挫折或者打击之后的茫然感。当我们致力于思考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无法面对整个人生。

一些人太过于执着追求成就感了,这种成就感可以是外在的物质的追求,名望的获取,也可以是内在的情感上的丰盈。当这些收获全部被放到一个人身上之后,他的人生便认为是获取了满足,然而这种满足是可以填满的吗?好像不是。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饥饿和性这两种基本属性是不满足的,而且始终是不满足的。而动物的这一属性确是可以满足的。因此,人会在这样的属性扩充范围内做出来更多的事情,以至于最终改变环境,而动物显然不会这样做。动物会适应环境。因此,忧郁才会在人的身上产生。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改变环境的故事。本片名叫《希望沟壑》,主要讲的是一个老年夫妻对于人生的希望没有放弃,依旧是选择在自己的晚年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的故事。这种快乐说的是情感上的依托,而并非是肉体上的欢愉。

一个控制欲极强的老妇人,他的丈夫一直以来唯唯诺诺的维护着自己的婚姻,几十年来时时刻刻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来顺从自己的妻子,然而这样的压抑最终会演变为无法忍受的歇斯底里。

慢慢的积累着的不满,最终在丈夫与自己的妻子相处了几十年之后爆发了。丈夫爱上了别人,理由很简单,跟别人在一起没有压力,自己不用担心做错,自己很快乐。这种快乐是自己的妻子给不了的。

于是丈夫决定离开这个家,离开自己相处了几十年的妻子,重新追求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但是当丈夫突然离开的时候,妻子却彻底地崩溃了。

她接受不了自己相处了几十年的丈夫不告而别,甚至于自己连一点准备都没有。然而这样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丈夫并不会因此而再去迁就妻子。于是,这样一场关于探寻与释然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一味的站在一种角度去看待几个人的行为,这本身就带着有色眼镜。片中一再出现的大全景视角就是想要教会我们学会理解和尊重。尊重别人的选择,放下自己的执念。可能从女性视角去看待自己的丈夫,自己相处了几十年的丈夫的背叛是无法容忍的。有些人觉得至少要提前说一声,这跟片中的老妇人想的是一样的。

然而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好像不能,提前说一声是为了要让自己有所准备,而这样的准备时间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薄面过得去而已。妻子不会几十年来不了解自己的问题吗?不会的,提前说一声或者是预警都对于解决妻子性格上的矛盾并没有什么益处。因此,提前说一声的要求其实还是妻子最后的挽尊。

丈夫这样做对吗?很显然,当你一开始看到妻子的那种态度之后,一定会觉得丈夫的这种行为太解恨了。然而事实呢?事实并不是这样,或者说并不完全是这样。丈夫固然开始释然,然而这样对于妻子的伤害却是更深,如果丈夫真的问心无愧的话,最后也不会追出来请求妻子原谅。

之所以他没有提前预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已经不相信妻子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这种绝望才是最伤人的。因此,丈夫最终觉得自己需要离开了,且异常坚决地离开了。这期间,夹在中间最难受的就是儿子了,他不可能完全的偏向其中的一个人而去站队,他只能够尽量的让两个人都变得开心。

丈夫的新任妻子说的话很有道理。之前是三个人不快乐,现在剩下了一个了。相信妻子听完后,一个都没有了。这才是最好的结局。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我们排解孤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快乐,而这种快乐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支持自己的人数来完成。

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己的这一队伍中,然后按照这个方式生活着,本身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愉悦。在此基础上,婚姻才会变得有意义,才会变得更加吸引人。

然而婚姻或者说生活方式的破裂总是来源于赞同自己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少的缘故,当这种赞同变得不赞同了之后,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就会发生彻底的变化了,这种动荡就如同片中所展现出来的那样。

找一个适合的生活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一生或者说排解自己的孤独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欲望本身是难以填平的沟壑,我们是不是应该将这种沟壑简单点,再简单点。当欲望少一些,快乐也许会变很多。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