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2.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手法(对比、反复、排比)的运用【教 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教学方法】诵读法、探讨法一、导入: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 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 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二、讲教学 任务三、介绍作家作品艾青,原名蒋海澄,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早期的诗作主要收于诗集《大堰河》和《马槽集》中,强烈地书法 了作者对生活的爱憎感情,揭示出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因此他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 抚养。五岁时被领回家中,但依然受到冷遇。艾青自己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大堰河对他的爱让他刻骨铭心。四、诗歌探究(一)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诗歌,思考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请生回 答)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怀念与痛悼)第二部分:3-10节,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 。(眷恋与控诉)第三部分:11-13节,表明这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歌。(讴歌与赞美)1、请生朗读第一二节。①前两节诗,有三行 重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生回答)反复的手法,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托出深深怀念之情。2、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 ?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 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 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 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 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3、如果说第一层 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 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朗读第四节)问:①诗人回忆了在大堰 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②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勤劳 、慈爱。③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乳儿,时 时给他温暖,处处给他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尽管这里贫穷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4、诗人在五岁时终于 被领回了自己的家,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但诗人心中感觉到却是——“忸怩不安”。问:为什么会这样?(补充背景介绍)大堰河家穷,却有爱, 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5、大堰河在 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思考: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大 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 ,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首尾的反 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做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全班女同学齐读六个含着 笑的句子。6、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 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她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 边的墙上,向她的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致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现了出来。(读做梦一节)问:为什么 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 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7、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 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然而,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是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世界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 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朗读第10段)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仅仅是一个微薄的葬礼。想到这里,诗人 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8、问: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 出诗人的憎恨之情。9、最后两节,诗人从对往事的回忆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与开头相呼应。诗人用六个“呈给你”和两个“呈给”的排比、反复, 饱含激情,盛赞大堰河,达到了抒情的高潮。在艾青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 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最后一节回应开头,重现诗歌的主旋律。整首诗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请生朗读12、13 节)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吗?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大堰河身份虽然贝兼,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 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大堰河的形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诗人歌颂了她们勤劳、宽厚、善良的崇高品格,揭示了她 们不幸命运的根源,表达了对她们深沉的爱和对旧世界无比的恨。(二)分析诗歌表现特色通过分析诗歌,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认 为诗歌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生回答)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的对 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反复——大量反复的运用,比如第一节的首尾,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4.6 .7.8.9.10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得诗句一唱三叹,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排比——全诗除了1.2.5. 11.13节外,均使用了这种手法,诗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浓烈的抒情气氛,都与这种排比的手法和句式相关。五、小结: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 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六、布置作业: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七、板书设计大堰河—我的保姆一、1-2节——怀念、痛悼二、3-10节——眷恋、控诉三、11-13节——讴歌、赞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