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风雨桥,还有载歌载舞的侗族美女

 琰棱行摄记 2020-11-10

旅行

日记

你是不是也向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得”的理想国度?你是不是也做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瑰丽的梦?

有人钟情于田园般的生活,我钟情于少数民族风情。

三江鼓楼

三江木质建筑主要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

整座建筑不用打地基,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它属木质结构,几层至几十层不等,以单数居多,呈四面、六面或八面形,一般高十多米,最高者达几十米。

形似宝塔,巍峨壮观,飞阁重檐,结构严谨,做工精巧,装饰细致,色彩朴质。

站在鼓楼底上抬头仰望,层次分明,对仗工整也不失线条美。我不得不感慨这些建造者的古老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这样宝贵的建筑瑰宝。

侗族的人民都是能歌善舞的,将歌舞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歌舞是他们交流感情的方式之一。

听侗歌也是很多游客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听着听不懂的侗歌,也感觉很快乐。

入夜的鼓楼,被披上了黄金般的圣衣,远远观望,令人肃然起敬。我驻足停留,内心似乎在祷告着什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许是最美好的祝愿。

三江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横跨在三江县城浔江河上,中间行车,两边行人,风雨不误,漂亮实用。

桥宽16米,桥长368米,比此前世界纪录保持者湖南龙山县捞车惹巴土家风雨桥长79米。

桥上建有284间桥廊,7个亭塔各有特色。桥廊全部为悬山顶,有多层重檐,高低错落。

亭塔顶端的葫芦串,廊脊上的双龙抢宝等装饰物,均为透明的玻璃钢制作,内装灯光,晚上通体明亮。

整座桥飞檐斗拱,悬柱翘梁,叠彩集翠,汇侗族大建筑之精华。其规模之宏伟,其技艺之精巧,堪称当今世界廊桥之最。

站在风雨桥上放眼望去千山一碧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能观赏到侗寨的风光呢美景尽收眼底。

走在桥廊里,我看见一对红衣母女,小孩目测有3-4岁左右,她的笑容在脸上绽放,笑靥如花。手持相机,立马按下了快门。

行行摄摄的路上,我总是被这些有故事、有爱的人温暖着、感动着。让我怎么舍得停下行走的步伐?

龙吉风雨桥踩桥仪式

在侗乡,刚竣工的风雨桥都要举行踩桥仪式,以表达对新桥的祝福,同时吸纳新桥给人们带来的福气。

这次很幸运,刚来就遇上三江龙吉风雨桥竣工的日子,隆重而神秘的踩桥仪式让我大开眼界。

对我这个外乡人来说,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

我总是感叹,现在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但在这里,不是过年胜似过年。

在隆重的仪式面前,我完全被热闹的气氛带动了起来。这里的人山人海和城市的车水马龙是不一样的感觉。

随着芦笙与鼓点,身体情不自禁地想要跳起舞来,我想融入这样的淳朴民风民情里,尽情摇摆。

三江人文民俗

说完三江的建筑,不得不提三江的人文民俗。一针一线都是传承,头饰和银饰是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

她们喜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黑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

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

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此装古朴繁杂,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在这里,就连上了年纪的妇女,都会很注重服饰妆容。岁月的痕迹在她们的脸上留下了褶皱,但并不影响她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被她们感动了,生活里,我们更多的是要取悦自己,爱自己才是对生活最好的表达方式。

说完服饰,不得不提侗族人对斗牛的喜好,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斗牛节。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每个人心里都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乌托邦”,我们追求安逸富足的应该不是生活,而是我们每天奔走的灵魂。

灵魂得到了提升与净化,看到的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也是我一直行行摄摄上瘾的原因,走出去的世界才会更辽阔。

生命短暂又美好,为何不趁着年轻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让未来现在就来,还好,我一直在路上。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