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的农民用切菜板作画

 琰棱行摄记 2020-11-10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以及璀璨的文化。

这其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叫做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故宫、长城,显然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的无上价值。而还有一部分,是无形存在的,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些宝藏,更是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价值、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有形文化遗产还能让人们着力去保护、去修缮,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物事。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庆幸,还有那么一群人在坚守。

早先就听人说,綦江的农民版画很出名。

作为重庆的城市文化名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綦江农民版画不仅是綦江人心目中深深的乡土烙印,也是被国际艺术界誉为“东方毕加索”的原生态艺术。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想象中,农民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何能懂得艺术、懂得欣赏?又怎么会用一双巧手来制作出精美绝伦的版画?

听我慢慢说来。

重庆自然不用多介绍,热辣、吵闹却舒服、惬意,没有人会不喜欢重庆。而綦江,是重庆的一个区。

地处“渝南门户”的綦江,古称南州。这里山川秀美,景观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尤为丰厚。汉族、苗族、土家族等16个民族聚居在这里,相互交融之下,使得这里的民风、民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大约在两千多年前,綦江地区古代先民中的匠师们,已经会在坚硬的石壁上用工具创作,形成了兼具写实与夸张的石刻文化艺术。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石刻艺术,慢慢从岩石逐步转移到木板上。别看石刻和版画的工艺手法不同,但无论是构图还是雕刻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从而形成了綦江农民版画的雏形。一直到明清年间,真正意义上的綦江农民版画诞生了。

正是由于出自民间,有着漫长的历史。所以綦江农民版画充满了地方特色与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农民们看来,他们是传统的,要耕种也要收获;但他们更是开放的,村落溪流、村头故事,每一点都是他们灵感的来源。

农民不懂艺术,但他们最懂生活,所以他们的作品不是艺术,而是打动人的生活本身。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綦江农民版画崛起。

新时期的农民版画以民间美术的画面构成、色彩运用为基础,注入了新的绘画元素。在不断的创新中,达到了鼎盛时期。

你不得不惊讶于这门古老艺术背后的深刻内涵,一张版画即是一段故事、一种生活。

今天,带你们走一趟綦江农民版画院,感受纯正的民间艺术。位于綦江区文龙街道九龙广场北侧的綦江农民版画院,于2006年8月落成使用,外观低调而朴素。然而当你真正走入内部,原先的单调转瞬成为欲扬先抑的铺垫。版画院内展出的作品,无一不是颜色鲜活跳跃,仿佛走入了一个魔幻的世界。

綦江农民版画院一共分为四层,一层为艺术展厅,主要用于举办艺术展览。

暗红色的墙壁上,展出的一幅幅画作精彩纷呈。停驻脚步,慢慢欣赏,你能感受到充满生命力的版画作品,风格抽象、手法大胆,一不小心就看入了迷。二层为精品展厅,主要展示了綦江农民版画代表作,及收藏的世界各地的展品。相比一层,这里更加让人流连忘返。

一幅《古剑山》,真正把它的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表达得淋漓尽致。

画面中,就连古剑山顶的净音寺也作了还原。现实中的寺庙四面是数十丈、上百丈的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巨石上凿出的石阶小道和整个山体相连,这个细节刻画得十分到位。

还有这幅作品,名为《悄悄话》。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奶奶正对着爷爷耳语,爷爷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一瞬间的表达,传神生动,你几乎可以想象到他们平时的相处,应该也是这般合宜融洽。

这些则是之前的农民保留下来的版画原版。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不好,他们为了创作,会用各种不同的木料,比如切菜板等。即使原料简陋,但他们的作品依然让人感动。

曾有人想高价收购这些原版,版画院拒绝了。因为这是鲜活的印记,也是版画艺术一路走来的象征。

版画院内还特意隔出了一块,专门展出綦江的儿童版画。比起大人的作品,小朋友们的更加天马行空。

看看这幅《永城吹打》,四个男人正卖力吹着唢呐,腮帮子都鼓起来,可爱极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永城吹打是重庆最普及、最活跃、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一,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小朋友的演绎下,永城吹打剥离了严肃,反而显得更加活泼。

至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版画作品,版画院内也有展出。

对比来看,很明显能发现綦江农民版画,大量吸收了当地的民间美术技法,还融入了木雕、布贴、剪纸、蓝印花布等表现手法,色彩构成更加自然大方。

继续走入三层的艺术家工作室,在这里你可以了解一幅綦江农民版画诞生的全过程。

幸运的话,院长会亲自示范。

綦江农民版画的创作工序较多,第一步要先要用铅笔在白纸上创作出草稿,这一步是基础,很重要。草稿做好了,要用涂料上色,然后再根据草稿在木板上雕刻出图案。

刻刀种类繁多,而且非常小巧,这样才能雕刻出精致的细节。

看一下木板上的雕刻,就连人物衣服上的褶皱都做到了绝对的真实还原。

其实这时木板上,已然出现了一幅作品的雏形,但这只是个开始。

木板的一边固定好一张白纸,在木板上的一小块涂上颜料,再把白纸放下,在刚刚涂好颜料的地方压实。因为颜料是水性的,一次不用刷太大面积,一小块的填充。趁着颜料还没干,把颜色拓印到白纸上,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完成整幅作品。

等颜色干了,再去调整、提亮,与周边的颜色作一个衔接,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往往一幅作品,光拓印这一步就需要两个星期才能完成。

第一版,一般是试验性质的,可能不是那么完美。

到第二版,会根据想要的效果对局部进行加强或修改。

在三层了解了版画制作手法之后,你可以去四层的培训室“大显身手”。按照你的想法、设计,创造一幅自己的作品。

有趣的綦江农民版画,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还曾先后应邀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展出作品1000多件,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者”。

版画院内,很多人都在参观后留下了书法作品。

俗话说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文化,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历经了漫长的历史与故事,綦江农民版画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它是农民的智慧结晶,也是綦江的光阴见证。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