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原真正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

 新用户1398XocJ 2020-11-10

  据记载唐伯虎最初拜师沈周。在京城科场舞弊案发生之后便拜周臣门下,其画风渐渐脱去沈周的风格,《骑驴归思图》画法几乎与周臣一致。

  唐伯虎”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和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在明代中期被并称为“江南四才子”,同时,唐伯虎还是明代绘画史上著 名的“吴门四家”“明四家”之一。唐伯虎,本名唐伯虎,“伯虎”是唐伯虎的字,因唐伯虎是家中老大,古之称老大为“伯”,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生于苏州,唐伯虎才艺精湛,除了精通诗文,在绘画方面不论山水、人物,还是花鸟无不精妙。明世宗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年仅五十三岁的唐伯虎因病去世,匆匆结束了他短暂悲苦而又成就卓 著的一生。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当唐伯虎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唐伯虎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 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伯虎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唐伯虎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伯虎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唐伯虎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由于唐伯虎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唐伯虎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游图》。这是唐伯虎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唐伯虎擅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传说唐伯虎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 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唐伯虎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伯虎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 越建树。

  风 流倜傥、英俊潇洒、妻妾成群,家财万贯,无数少女心中完 美的男神,这就是大家对唐伯虎的印象,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唐伯虎的生活,却要凄苦的多,和电影中相距甚远。唐伯虎又名唐伯虎,明成化六年出生于苏州。少年时期的唐伯虎记忆力超群,过目成诵,读书速度奇快,在名师的教导下,技艺大成,几年之后便超过了老师,在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19岁这年,父母为唐伯虎安排婚事,迎娶了徐氏为妻子,两人感情很好。然而正在唐伯虎顺风顺水之际,接踵而来的变故让他悲痛万分,先是他的父亲得了中风去世,母亲因为悲伤过度也病逝了,还没能唐伯虎擦干眼泪时,他已经出嫁的妹妹也病逝了。这还没有完,没过多久,他的妻子徐氏生孩子时去世,孩子三天后夭折。很短的时间内,唐伯虎一家人几乎全都死了,这样的打击一般人根本就无法承受。可是唐伯虎挺过来了,28岁这年他考中南直隶乡试第 一,第 二年29岁的唐伯虎踌躇满志地进京参加会试。

  唐伯虎,素以风 流才子知名。然而唐伯虎的风 流绝不是电影里“点秋香”那么浮皮潦草。《落花诗》是唐伯虎的组诗,本是应和沈周之作,30首诗全部以落花为题材,读来不比林黛玉的《葬花吟》逊色,情到深处,一个翩翩公子细腻的情感跃然纸上。与诗文相映成趣的是唐伯虎写这首诗的书法,温婉流丽,通篇无一笔写懈怠,如风行水上一任自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