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汶川地震,十年了……那些记忆,依然痛……但,这些更值得关注……

 黄老之学 2020-11-10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今年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2008512142804秒,汶川发生8.0级地震……

地动山摇、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几十万人或死或伤……

灰色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华夏大地……

国殇……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那么渺小,一切的语言又是那么苍白……

逝者已矣,生者坚强……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药娃和小伙伴们聊聊震后的那些病,那些兴许要命的病……

自古有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救人的同时,预防地震次生灾害亦不容忽视。

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过后为什么易发传染病?

前面的时候药娃说过,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地震发生后,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水源可能受到垃圾、尸体、化学毒物等的污染,水质恶化,食品出现变质或受到污染;媒介生物习性发生改变,人与其接触机会增加。

同时,地震易给人的心理带来严重创伤,加上营养不足,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居住密集、卫生条件差等因素,灾区群众罹患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灾后的情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全部满足,如果不注意震后传染病的防控,容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地震后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虫媒传染病: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患者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等。

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麻疹、流感、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水痘等。

其他传染病:包括炭疽、狂犬病、破伤风、鼠疫、钩体病等。炭疽主要为食草动物(牛、羊、马等)的传染病。人接触患炭疽的动物后,可以受染而患病。

关于灾后传染病的预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彻底清洁室内外环境,有目标地喷洒杀虫药水,防止蚊、蝇大量繁殖,传播疾病;

2. 建立并管好厕所,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减少污染;

3. 保护好水源,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做好饮用水卫生消毒;

4.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5. 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不吃未洗净的瓜果,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

6. 住所要经常通风换气,以预防呼吸道的传染病;

7. 出现发热、头痛、腹泻、呕吐、咳嗽、外伤等任一身体不适的情况,均应尽快找医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8. 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9. 发现传染病患者时,要及时报告防疫部门,以便及时处理,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泣血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