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学防晒霜四种成分“有毒”?莫慌,只是扭曲解读!科学防晒,快收好这份烈日处方单!

 黄老之学 2020-11-10
2019年药品科技活动周
药品安全 科普惠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全国护肤日”

问世间“晴”为何物?

我只想召唤夸父!

说起北京最近的天气,毫不夸张地说,简直热到爆炸!

出门2分钟,出汗5小时的真实体验不是说说而已!

然而比起热,更要命的是晒…….

望着捂了一冬的皮肤渐渐变黑,药娃吓得赶紧去化妆品店狂买一通防晒霜,可就在此时,一则关于“防晒霜或含有害成分”的微博热搜给了药娃当头一棒!

5月6日,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文章称,在最大使用条件下,试验用防晒霜所含的阿伏苯宗、羟苯甲酮、奥克立林和依莰舒四种成分,被吸收进入人体血浆中的含量,均超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标准(成分在血浆中的浓度均超过了0.5ng/mL)。

肿么回事?

防晒霜不能用了?

难道以后真的要戴脸基尼出门了?

中毒?被晒?

被晒?中毒?

这可怎么选啊?

莫怕!

接下来,药娃就带你看看真相是什么!

防晒霜真的有毒吗?

这项研究其实是FDA自己主持并开展的一项研究,旨在研究防晒剂中4种常用防晒成分是否能够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被检测的4种常用防晒成分是:

• 阿伏苯宗(avobenzone)

• 羟苯甲酮(oxybenzone)

• 奥克立林(octocrylene)

• 依莰舒(ecamsule)

该研究一共有24名志愿者参加,研究要求志愿者在每1cm²的皮肤上涂2mg的防晒霜,要涂满全身75%的面积,每天涂4次,连续4天。

这是什么概念呢?

体表皮肤面积的分布

我们需连续 4 天穿女性泳衣上下班,每天在暴露部位,包括后脑勺、腋窝等部位都涂防晒,而且一天得涂 4 次,才能符合研究要求。

研究结果显示,按照这样的剂量使用,志愿者体内的4种防晒成分的最高血液浓度均超过了FDA原先推荐的0.5ng/mL的阈浓度(即浓度高限)。

这个浓度代表着,低于该剂量,任何未知化学物质的致癌风险都低于十万分之一。

换句话说,这项研究表明了,如果按照最大使用剂量使用防晒霜,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无法将致癌风险降低至十万分之一之下……

这意味着致癌风险会增加么?

FDA耐人寻味地说,他们也不知道,因为还没有进行毒理学的研究验证。

研究结论就明确提到:

These results do not indicate that individuals should refrain from the use of sunscreen. (这些结果并不表明,个人应该避免使用防晒霜。)

也就是说:

这一结果更重要的是它的学术意义,因为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这么高剂量的防晒剂,所以大家不必恐慌,该用的防晒霜还是要用。

防晒霜到底怎么选?

防晒霜主要分为两种:

物理防晒霜——氧化锌、二氧化钛是最常见的物理防晒霜,它们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偏转阳光从而达到防晒的目的。

化学防晒霜——阿伏苯宗、羟苯甲酮、奥克立林、依莰舒就是常见的化学防晒霜,这些物质会先吸收紫外线,再将其转化成较低状态的能量释放出去,从而避免紫外线的损伤。

但因为化学防晒霜不太适合敏感皮肤的人,所以购买时可以先查看配方表,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自行避开!

阿伏苯宗:光稳定性不高,容易致敏。

羟苯甲酮: 风险较大,可能影响内分泌和雌激素水平,引起皮肤过敏。目前很多防晒产品已经将其淘汰,孕妇、儿童尤其需要避开。

奥克立林:不刺激皮肤,也不易被吸收,但它达不到全波段防晒,且暴露在阳光下会释放出氧自由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老化。

依莰舒:相对安全,光稳定性较强。

药娃温馨提示:

对防晒霜持怀疑态度的小伙伴们,可以选择防晒伞、防晒衣、防晒帽、墨镜等方式进行防晒。此外还应尽量避免在早上10点到下午14点间在阳光下活动, 以免被太阳晒伤。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