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A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圣诞礼物?

 译言 2020-11-10

圣诞节要到了,你的礼物准备好了吗?你又期待收到怎样的礼物呢?

七种情况下礼物令人失望的原因

Gifts That Disappoint: Seven Rules of Gift-Giving Explained

原文作者:Suzanne Degges

你童年时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你梦寐以求、渴求已久的东西,还是什么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喜?

你成年后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又是什么?是一些有形的物品,比如珠宝或现金?还是什么更能带来精神体验的东西,比如一次热气球旅行、一对剧院观影票、或是一对大联盟球赛的季票?

面对礼物,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对大部分人来说,最好的礼物往往来自我们关心的人所给予的东西,因为他们真正知道什么会让我们开心。虽然我们都喜欢惊喜,但当拆开礼物包装时,大多数人也不希望得到太令人惊讶的礼物。

在许多文化习俗中,赠送礼物是一种非常正式的行为,反映出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这种情形下,人们对家人、夫妻、朋友之间互相赠送礼物的期待值会很高。然而根据加拉克、吉维、威廉等人的观点,人们会按照某些规则去挑选礼物,但这种挑选规则却不一定被收到礼物的人所认可。

尤其是那些精心准备的特别礼物,更容易出现下面这些情况:

1

当赠送者想用一件“有分量”的礼物给对方带来惊喜时,往往会根据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来估价,觉得对方也一定会喜欢。然而,现实情况却往往并非如此。

2

赠送者可能更喜欢赠送套装的礼物,比如一副刀具,而对方可能更喜欢与套装价格相当的单把刀。

3

有些赠送者认为应该赠送有形的物质礼物,而对方却可能更喜欢钓鱼、外出这种体验性的活动,认为这比有形的礼物更有价值。

加拉克等人还指出,赠送者和受赠者之间的观念差异,也可能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礼物裂痕”。

4

有的赠送者可能会认为,与其赠送对方说过想要的礼物,不如送些“出人意料”的礼物更能得到好评。

5

部分赠送者会用标价作为衡量礼物的情感价值的标准,但受赠者可能却更喜欢更富情感意义的礼物,而不是高成本的物品。

6

某些受赠者可能更希望收到代表个人独特性的礼物,而赠送者只注重了礼物本身的独特,忽略了个人特色的因素。

7

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更喜欢收到相对传统的礼物,最好能在生活中有实用价值。而有些赠送者会认为,以受赠者的名义向野生动物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捐赠,会比送一本关于对方最感兴趣的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新书更有价值。

有些时候,甚至你用对方的名字命名某颗星星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举动,都可能被对方忽视,因为他可能更想去看天文馆的新展览。

可惜,即使那些非常合拍的情侣或朋友,当在特别的时节交换礼物时,也常会遭遇这类尴尬。我认识的一个年轻女生就常抱怨说:“我的男朋友总在特别的日子给我送花,虽然他明明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花的人。”但我的另一位多年好友却总抱怨另一半从不给她送花,并且每次被问到原因时,只回答一句:“花谢了。”

以上种种表明,这世间并没有一件通用的完美礼物。有些人会期待打开盒子后看到一副心仪已久的耳环,有些人则可能看到一张超级碗的入场券后深受感动。

或许在挑选礼物时,可以记住的最简单的原则还是:

我们大部分人都更喜欢那些能够拥有更久、更有价值的礼物。

虽然鲜花会凋谢,但如果十几只玫瑰同时出现,即使它们的生命期有限,但只要受赠者体验到了足够的喜悦,那么鲜花依然是这个人需要的礼物。如果对方喜欢写诗,那么一个可爱的皮革日记本和一套钢笔或许就是再好不过的礼物。

我曾经听过一条购房方面的建议,那就是:尽量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去买下最好的房子。针对那些重视礼物质量的受赠者,这在挑选礼物上也同样适用。

你可能买不起季票,但买一次主场票或歌剧门票却可能承受得起,而对于热爱这些方面的受赠者来说,在赛场或剧院的经历恰恰可能会给他带来一件等价的衬衫或手套永远无法比拟的长期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