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心态,决定了你的成长

 新用户6516h3hB 2020-11-10

艺述史官方原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好多人都会有一种“护独”心理,甚至有些人还“经不起批评”。怎么解释呢?举个例子,当别人出于好心给你提出建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往往是抗拒。

因为在好多人的潜意识里,会感觉这是在否定“我”。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当然会不开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态。而这点其实在团队合作的时候经常出现,比方说你拿出了自己很满意的方案,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同事们提出了好多意见,意见多了,心理难免会有一种“抵抗”。

《诗经》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说“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意思是说给我们提意见的人只要他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没有关系。而作为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跟错误,也要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后来这句话也被北魏的孝文帝用到过,他在下诏书的时候用了这句话,体现了他对进谏者的宽容还有虚心的处世态度。正是在孝文帝的这种鼓励下,在他在位的二十余年里,他的身边聚集了好多用于谏言的人才,有鲜卑贵族元澄、汉族大族李冲等等这样的大官。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也让孝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清平局面。

我们在社会上做事情,随时都有可能有想得不周到的地方,甚至是会犯错误。如果每次都不虚心接受,那么时间长了,人家也不再愿意多说什么了。因为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好心给你提意见,反过来还被不待见,换成谁都是不情愿的。

《中庸》里说过,“知耻近乎勇”,有羞耻心,才能有大勇气站出来改正,这样一个人才能进步。其实有的时候,越是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东西,越能带来改变的力量。就好像是那句俗语说的,“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