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惜春的冷,是一种逃避

 司樱和青黛 2020-11-10

逃避,是无用的

文丨李末末

Part.1

冷漠不是天生的

这个世间,很多事情和很多选择,并不能简单的说上一句对或是错。

就好像有的人喜欢盛夏,有的人喜欢寒冬一般,没有一定的好与不好。

红尘中每一个人是这样,《红楼梦》里的贾家四春,也是这样的。

贾元春,贵为贵妃,是贾府的依靠;贾迎春,因为不受家人重视,养成了懦弱;贾探春是一个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而贾惜春呢,却用冷漠作为保护。

惜春的出场是在第三回,很多贾府的重要人物出场都在第三回。第三回的目录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原文对贾惜春的描写是这样的:“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贾惜春那个时候比林黛玉还要小,从身量都看不出来是多大的一个小姑娘。

贾惜春是贾敬的女儿,严格的来讲是属于宁国府的人。宁国府的第三代家主是贾敬,贾敬与荣国府的贾赦、贾政是堂兄弟。

贾敬算是史老太君的晚辈,贾敬喜欢做什么呢?他喜欢当神仙,喜欢和道士在炼丹。

贾敬的家主之位给了贾珍,贾惜春是贾珍的妹妹。贾珍、贾惜春、贾宝玉和其他三春是一辈的,所以贾宝玉叫贾惜春为一声妹妹是妥妥的。

宁国府和荣国府虽然分府,但还是一家子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贾惜春和二春在贾府一起生活,起居都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第三回出场里,三个姑娘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原因了。

贾惜春虽然年纪小,但并不是没有心,也不是不懂事。

Part.2

仔细找,任何事情都有原因

贾惜春的父亲贾敬喜欢做神仙,自然对家里子女的教育与照顾一定是少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和人生成长,父母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教育是有方法的。

贾敬选择去当神仙,他当然没有时间去管在他看来陪伴孩子成长这些尘俗的事情。

贾敬把家事全都交给贾珍打理。

贾珍是贾惜春的哥哥,如果这个哥哥在贾惜春的成长过程中,多点关心与爱护,也许贾惜春的人生也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贾敬年轻地也读过书,中过进士,也许在年轻的时候贾敬也有过抱负,可是在平淡与平凡中,他渐渐迷上了道家。

贾敬不想要尘缘,然而人在红尘,哪里又能离得开红尘呢?

贾珍是贾敬的长子,是宁国府的家主,可是贾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位珍大爷虽然世袭官职,可是这个世袭没有能让他发愤图强,反而成了他花天酒地的资本。

有这样不管个人前途、子女人生的父亲,也有这样花天酒地的兄长贾珍,贾惜春能够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得到什么?也幸而她是女孩儿,在史太君和那一群姐妹的陪伴下长大,才有了她生命中明媚的那一段青春时光。

有的读者会觉得贾惜春这个人冷,当初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迎春是懦弱不敢给司棋说话,而惜春呢,却是不管。

入画求惜春把她留下,尤氏也在一旁助力入画留下,但是惜春就没有留下入画。

尤氏是谁?是贾珍续娶的夫人,也是贾惜春的嫂嫂。

贾惜春会画画,是她画出了大观园所有的美景,她是一个懂得发现美和欣赏美的人。

贾惜春能够发现美,也能够用画笔留下美,但独独没有把这种美刻在生命里的能力,这是贾惜春的悲哀。

《红楼梦》里有各种人物,很多人物确实没有办法去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是他们却始终让自己的生命透露着暖意,比如黛玉,比如宝玉。

再说贾惜春,父兄的冷漠,让贾惜春没能得到任何有温度的东西。生活中很多美丽的事物对于她来讲,也许只是空。

薛姨妈让周瑞家的给贾家的姑娘们送绢花,送到惜春的时候,惜春笑着说:“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做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哪里呢?”

惜春小小的脑子里,最初想的不是这些绢花好不好看,而是想的是如果做了姑子,这花能够戴在哪里?

很多人都说曹老师是草蛇灰线,而第五回中,也早早交代了惜春的命运。“可怜候门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也许正是在惜春心里的无所记挂,所以她才会去舍弃很多她可以留下的东西。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并不是去舍,而是给。

Part.3

人这一生,最难认清的是自己

惜春到底没有能悟到这一点,她对入画的舍,是因为她认为舍其实就是留,她虽然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但是她却能把那份美悄悄地留下。惜春一直在观察,观察她生活的世界和她身边的每一个人的命运。

元春,是家中的长姐,嫁得最好的那个姐姐,可是她在皇宫的寂寞,还有没能和家人常在一起的生活的真相,让惜春也有了悟。

哥哥贾珍虽然世袭,但是这位哥哥做的事情,有哪些是利于家族的发展?作为一女子,人生最大的依靠莫过于婚姻,可是惜春也看到了迎春的婚姻,谁又一定能给她最好的依靠?

最美的东西一定是要留在心底的,有的美丽无法拥有,那也只能选择冷与舍来维护吧。

贾惜春哪里没有爱与惜,也许正是因为太过于珍惜,却无力保护,只有选择冷冷的逃避。她是贾惜春,懂得珍惜,只是无奈选择了冷漠而已。

宅丨在丨家丨的丨梦丨想丨家

一笔一画伴时光

感谢相遇的时时人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