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粤明画作被洛克菲勒家族收藏:果然优秀的人,都是挖不完的宝藏

 丁路遥知事 2020-11-10

近日,演员潘粤明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参加进博会的作品《迷彩熊猫》和证书,并配文表示该画作已被洛克菲勒艺术基金永久收藏,双方还举行了交接仪式。

熟悉收藏领域的朋友都知道,洛克菲勒家族素有“世界第一收藏家族”之称,在业界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例如毕加索、梵高、达利、莫奈、马蒂斯、塞尚等世界艺术大师的海量作品都在清单中。

而潘粤明的作品能被洛克菲勒家族收藏,可见其画作确实有些水平!

潘粤明作为演员,有过许多深受欢迎的影视作品,比如《白夜追凶》、《鬼吹灯》等。

然而,他不但在演技上令人佩服,在艺术追求上也没有懈怠。在社交平台上,潘粤明经常向粉丝分享画作,今年4月他更是创立了个人艺术品牌

也许只是演员的身份遮挡住了他作为艺术创作者的光芒,以至于如今才被更多人所知晓。

还有粉丝调侃说:“潘粤明不如干脆将画画作为自己的主业更好!”

看到潘粤明这样的成就,你是否有一种感觉:为什么职场上那些优秀的人,总有各种令人惊艳的“闪光点”?甚至觉得对方是挖不完的宝藏!

我身边一个朋友小C,每天上班都忙于各种事务性、繁琐的工作,唯一期待的就是年底的奖金可以多发一点。

下班后小C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打开电脑玩游戏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都顾不上吃饭。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他看到桌上有本很久都没读完的书,翻了几页眼皮开始打架,干脆就洗洗睡吧。

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继续这样的重复......

小C偶尔也会想起大学时的豪情壮志,再看看周围混得好的人,人家不仅事业有成,还有一堆斜杠做得风生水起。

他觉得非常困扰,为啥同处一个环境,人家混成了宝藏,自己却一事无成呢?

这也许是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职场人悲催生活的现实写照。

对此,我有三点看法。

一、努力与优秀的人建立连接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所提出“六度分隔理论”的解释。

在移动互联时代,你没有任何理由说自己认识不了优秀的人。所谓的“圈子小”、“时间不够”只不过是自己懒于进步的理由。

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只有去对标优秀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目前在什么位置。

二、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些年,我遇到过许多职场人,想法上非常了不起,比如打算出书做IP,或者拍视频做网红,又或者做个自由职业者。

然而一年过去,你再问问他们究竟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对方却回复你还没开始做。

那些真正活成宝藏的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你没走,就想要飞起来,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吗?

你会发现,那些越厉害的人,就越是行动派,而越失败的人,越是空想家。

三、自律的态度

不管是主业也好,还是斜杠也罢。想成就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拥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当初我自己开启自媒体写作的时候,也有犹豫过是否应该放弃,虽然很热爱写作这件事,但一不赚钱,二耗时间,坚持下去真的有必要吗?

后来一位前辈告诉我,他的写作是整整写了10年以后才开始变现,才有了今日出版多本畅销书的成就。

是的,你自律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好斜杠?

再看看潘粤明的画作被洛克菲勒家族收藏,也必然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人们总喜欢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常常认为毁掉自己的,是各种纸醉金迷,就不愿承认,毁掉你的,其实是你的不自律。

写在最后

如今的潘粤明,可以说是娱乐圈的实力派演员。

但我们必须明白,不是“优秀的人”天生就优秀,而是你的能力足够支撑自己的野心。

对广大职场人来说,想要让人抬头仰望,就努力把自己变成宝藏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