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探微(157):亦步亦趋——释“亦”(上)

 秋琰 2020-11-10

朱英贵

一、“亦”字小引

有一个成语叫“亦步亦趋”,其中“步”就是两腿交互向前稳健而行的意思,而“趋”则是向前小步快行的意思,“亦步亦趋”是说,你慢行我也慢行,你快走我也快走,你奔跑我也奔跑。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其中的三个“亦”字相当于副词“也”,但“也”并不是“亦”字的造字本义。

汉字的造字本义多为具体的实词义,虚词义大都是由实词义演变引申虚化而来的,这样说来,“亦”字也应该有早于“也”这个意思的具体实在的造字本义,而传统认为“亦”字的造字本义就是人的两腋(腋窝),“亦”是“腋”的初文。

我国东汉时代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就解释为:“亦,人之臂亦也。”“亦”字的构字理据果真如此吗?拙文对这种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传统解释提出质疑,认为传统的两腋(腋窝)造字本义是不容易产生“也”这种引申义的。那么,“亦”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二、“亦”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亦”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据说是这样的:“亦”字是一个指事字。它的甲骨文字形是在一个正面人形“大”的两侧各有一点,金文、小篆的构字理据也跟甲骨文相同。通常的解释是:左右两点为指事字的指示性符号,分别指明两腋所在,造字本义为两腋(腋窝)。也就是说它可能是“腋”字的初文,是为表示人的两腋而造的字。后来因为同音的关系,“亦”的字形被假借来用作副词,相当于“也、又”等意思,随着它的假借义用得越来越普遍,“亦”的本义反而不用了,为便于区别,人们又新造了一个从“月”(肉)、“夜”声的形声字“腋”。从此,“腋”字就专职指腋下,“亦”字则专用它的各种假借义。

为什么要说“亦”字的“也、又”等意思是假借义而不是引申义?因为看不出“也、又”等意思跟造字本义两腋(腋窝)有什么内在联系。可是,早在甲骨文中,“亦”字就已经用为假借用法了,卜辞中的“亦”字未见用作人的两腋这种意思的,几乎都是用作副词。例如:“王占曰:其有雨,甲辰……丙午亦雨多”(前7·35·2),又如:“大食其亦用九牛”(粹1000)这两例中的“亦”都是副词“也”或者“又”的意思。

也就是说,人们寻找不到“亦”字的造字本义“腋窝”的任何蛛丝马迹。金文中也是一样,未见造字本义的用法,例如西周中期牧簋:“有冋吏,逎多乱,不用先王乍(作)井(型),亦多虐庶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有放肆的官吏,就会多方作乱,不效法先王树立的好范例,且又会大肆虐害百姓。可见其中的“亦”仍然是副词“也”或者“又”的意思。

《説文解字》卷十亦部:“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兩亦之形。凡亦之屬皆从亦。”

许慎所解释的意思大致为:“亦”,就是人的两臂的腋窝。它的字形采用“大”作为表意偏旁,就像臂弯下两个腋窝的样子。大凡跟“亦”的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用“亦”作为表意偏旁。

以上解说及对“亦”字构字理据的理解,自《说文》以来流行了近两千年之久,基本上已为历代学人所公认。然而我们发现,这其中至少有如下几点值得质疑之处:

其一,“亦”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众多,有没有必要为两腋(腋窝)这么简单的意思构造如此多的字形,它表示的意思似乎应该有比“腋窝”更重要的意思。

其二,从“亦”字的众多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看,那作为指示性符号的两点所指的部位似乎有些偏下,并非是对准腋窝之处。

其三,甲骨卜辞和金文记录中找不到用作两腋(腋窝)造字本义的用例,都是用作副词的虚词用法,这又是为什么?

其四,从汉字的字义演变规律来看,其早期引申义应当与造字本义有若隐若现的联系才是,然而从两腋(腋窝)这个造字本义很难联想到是如何引申为“也”、“又”、“且”这些副词的意义和用法。

要回答这些问题,探寻“亦”字构字理据之谜,还是先让我们看看它的众多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吧(参见下图):

“亦”字的甲骨文字形

 “亦”字的金文字形

从上面两图所罗列的数十个“亦”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看,“大”字两侧的指示符号(一边一点)大多位于人身躯干的中部,有少数略微偏上或者略微偏下的,大多介于两臂和两股之间的腰部两侧,更有甚者,最后三个金文字形的两个“点”被拉成接近地面的很长的线条,这已经远离两腋了。从诸多汉字的古文字字形来看,古人造字构形是很精准的,不大可能为了表示“腋窝”的意思却将字形制作得远离腋窝。基于这样的认识,愚以为“亦”字的构字理据似乎另有所指,其字义指向也许不是两腋。

那么,不是两腋又是什么?从古文字字形中这两个“点”的位置特征考虑,所指的很可能是两臂与两股。那么,指向两臂与两股又是什么意思,愚以为应该是强调人在行走的时候两臂与两股交互移动的状态。

人是唯一能够双腿直立行走的高等哺乳类动物,这与其他众多的四肢行走的哺乳类动物相比较,人在直立行走时两臂与两股交互运动的状态必然会引起远古人类的极大重视,因此,“亦”字很可能就是为了表达对人类直立行走状态的观察而造的字:一条腿向前迈动,另一条腿接着跟上并超过,不断反复周而复始;一只臂膀向前甩动,另一只臂膀又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也不断反复周而复始……如此这般十分协调,这种步态就是“亦”。

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设想:“亦”字的构字理据就是人直立行走的步态,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联想到还有一个跟“亦”有关系的字,那就是“迹”(跡)。甲骨文中未见“迹”(跡)字,它的字形演变情形是下面这样的:

 “迹”(跡)字的字形演变

上图第一行前两个字形是西周金文,其中一个构件是“辵”(后来演变为“辶”),另一个构件其实是“亦”的变形,上图第一行后三个字形是《说文解字》中的古文字字形,分别是籀文大篆、说文小篆和小篆或体(另一种写法)。上图第二行前三个字形是战国文字,取自战国秦睡虎地简,字形中的“亦”字已经清晰可见了,甚至可以说《说文》小篆就是源于战国秦的简牍文字。

“迹”(跡)字的构形似乎在告诉我们,“亦”就是“迹”(跡)的初文,“迹”(跡)就是自立行走的时候两腿交互迈动与两臂交互挥动的样子,也就是说,“迹”(跡)字的造字本义并非足迹或脚印,而是人类直立行走时候四肢的行迹或步态,它的初文就是“亦”。后来“亦”字大量地用于副词的意义,于是又造了一个后起字“迹”(跡),“迹”可以写作“跡”,也还有另一个写法用构件“责”替换了“跡”字的构件“亦”(见上图第一行最后一个小篆或体的字形),显然“亦”更切合“迹”(跡)字的造字本义,故后来一律用“辵”和“亦”来构字,构件“责”就被淘汰了。所有这些都从侧面暗示我们,“亦”字的构字理据很可能不是两腋(腋窝),而是直立行走时的四肢行迹或步态。以上论析只能算作是一种假说,谨此抛砖引玉,将自己的体会与诸位学人分享,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人类直立行走时的四肢行迹或步态,这应该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只有这么重要的动作行为,才值得为它创造丰富的字形来表意。所以,“亦”这个字的古文字构形,既可以表示人行走时两臂交互摇摆的动态,也可以表示人行走时两腿交互迈进的动态,还可以表示双臂、双腿行进时交互变换位置的动态。而且,这样的含义也很容易跟它的现存引申义“也”、“又”等意思产生理性联系:由于人人行走都是这样,行走时双臂和双腿都在前后交替摆动,于是便很容易产生“也是这样”(也)或“又是这样”(又)的引申义。

于是我们想到一个成语叫“亦步亦趋”,其中“步”就是两腿交互向前稳健而行的意思,而“趋”则是向前小步快行的意思,“亦步亦趋”是说,你慢行我也慢行,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这个成语源自《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这当中的“亦”,既保留有它的初文构字理据“行走时的四肢行迹”的造字本义,又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它的副词意思“也”的引申义,意谓你稳步而行我也以稳步而行的动态跟随着你,你小步快行我也以小步快行的动态跟随着你。传统认为的两腋(腋窝)的造字本义是不容易产生这样的引申义的,而“亦步亦趋”的“亦”也正是“亦”这个字从造字本义向副词引申义的过渡形态,据此我们也可以说,“也”、“又”等意思并不是“亦”字的假借义,而是它的引申义,因为这种引申义跟“亦”字的造字本义“四肢摆动的重复步态”之间是有若隐若现的理性联系的。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156):相提并论——释“并”与“並”(上)

汉字探微(156):相提并论——释“并”与“並”(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