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不讲武德

 氧气是个地铁 2020-11-10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马保国的一段话直接诞生无数梗,其中“年轻人不讲武德”就是比较著名的句子。既然是梗,那最大的价值估计只剩下娱乐至死而已,但在消遣的同时有些还是能够提供给习惯活跃脑细胞的个体灵感,用来搞创作的。像将马保国的话剪辑成为相当好玩又贴合其他领域特征的视频,也是蛮有趣的。我就从“年轻人不讲武德”中看到点社会痕迹,就提出来敲字。
“年轻人不讲武德”,这句话如果被马保国以当时大背景讲出来,肯定不靠谱。本质上就是一个骗子无理取闹的狡辩而已,我选择这句话是看到“年轻人”和“不讲”两个概念,还是可以对应一下生活。如果没有学习武术习惯的年轻人,就不会参与武德讨论的,而年轻人不讲的事情太多了,这不是在破坏规矩,而是充满创造力的认知实践。
事实上,年轻人是非常喜欢讲规矩的。在非利益相关事项上可以除外,比如以行人身份违反交通规则和乱扔垃圾之类。但在绑定生活的行为趋势上,还是不敢大意的,哪怕是违背自身、群体和种族正常导向也没办法拒绝,像上班这样的操作。这是普通年轻人的基本现象,找到参考公式进行代入,最终以对应从前平行宇宙的方式扮演自己。
参考公式是最现实的做法,能够维持一辈子运转就是理想人生。因为这个过程通常存在下限,不会太差。而且公式也有超级无敌的存在,爱因斯坦最著名的伟大公式——质能方程“E=mc²”就是这样。像1+1+2也是世界十大公式之一。扯远了,但人生是可以量化的,公式解读日常同理,任何人都有机会接触到趋向高级的生活模式,想要导出非典型效果则必须给出靠谱的变量。
可并非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或者智商,于是年轻人们是以最基础的方式进行时间过渡的。一旦固定思维的话,本身也算有好处,那是被物质勉强赋予安全感以及完成世俗任务后的放松加上匹配到位随之而来的成就感和责任心,但同时会陷入一种认知误区和盲点中,认为公式至上,会对任何偏离模型的行为和思维产生质疑。当然,更多的时候,年轻人没有心情去顾及局外人,生活已经是费劲一辈子都无力讨好的使命,除非利益相关或者兴趣爱好的一部分,否则就索然无味了。
年轻人这个概念是对应年龄的,存在字典定义的统一标准,具备学术价值,但在生活中没有太大意义。人生没有标准,被动或者主观都能得到这个结论,所以认为或者强迫按照年龄来定义人生都是不科学的。任何人生都是个人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多少存在苦衷和受限资源,没必要干扰或者解读。个体在缺乏选择的时候并非绝境,行动和思考以及独立足够缓冲现实,只要不像马保国这样活成一个段子就行。
不过人生几个阶段的区别还是特别明显的,运气太差赶上地狱模式,那也无法拒绝接受。年龄是人类发明出来用来规划人生的概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性质,所以最好在成为三旬老汉前掌控话语权和安全感。这是作为年轻人的最后时刻,再晚也没问题,就是不可抗因素更多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