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皖南家训家风与家学——以宣城为例(下)

 宣城历史文化 2020-11-11

以宣城为例

明清皖南家训家风与家学

夏建圩

微信版第828期

摘要:从宋代开始,宣城就名人辈出,前后辉映,涌现出众多在全国具有影响的人物,如梅尧臣、梅询、沈懋学、沈有容、梅文鼎、梅清、施闰章、高咏等。这些历史人物不仅成就显著,而且品德高洁,并在千年岁月中形成特色家教家风,造就了丰富而有特色的家学,对中华文化延续,做出重要贡献。宣城地方文化虽属区域文化,但该区域的众多文化现象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如“宛陵体”、“宣城体”诗派、“宣城数学派”、“宣城画派”。

关键词:皖南 家风 家学 施闰章

03

宣城吴氏:五百年儒学经史传家

吴氏本在姑苏,北宋初八世祖(吴洙)徙宣城城南,以儒为业。此后吴氏家族逐渐形成礼让、至孝、好学、忧民的家风,家族成员的言行举止均烙上理学印记。吴洙次子吴丕承生四子,其三子吴渊、幼子吴潜最有声誉,吴潜南宋末年两度为相,抵抗元的入侵,至死不屈。吴潜出身理学世家,位及股肱之臣,毕生著述颇丰。他与父亲(吴柔胜)兄长(吴渊)皆由科举入仕,家风大振,使宣城吴氏一跃成为一个政治声望与学术根基兼备的文化家族,吴氏世代谨守理学正宗,明代有儒林怪杰吴宗周,清初则是著名布衣学者吴肃公。

《宣城吴氏宗谱》载:“礼义廉耻系身家存亡,故人须以此自勉。学为君子,则诸福自至,灾祸自消。吾宗自姑苏来千二百年有奇,世守家法号称江南。礼义之俗,凡我子孙逐一遵奉,守而勿失,则为贤子为良士民矣,敬之哉!”[7]卷一  其子孙均能恪守。

宣城“南门吴”始迁祖吴胜之(1153—1224),讳柔胜,自幼跟随父亲听讲伊洛之学,“已知持敬之学,不妄言笑”。淳熙八年(1181)进士,曾随朱熹游学,为政、治学一以儒家学说贯之,是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主要倡导者,其诠释儒学经传的著作都已散失。吴洙次子吴丕承生四子,其三子吴渊、幼子吴潜最有声誉。

吴渊(1190—1257),字道夫,号退庵,嘉定七年(1215)进士,是南宋末著名的“能臣干吏”,著有《易解》《退庵文集》《庄敏奏议》等。对其父“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的训示,“终生拳拳,服膺而勿失者也。”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嘉定十一年(1217)高中进士第一,以状元身份入仕。他生长在两世讲习理学的家庭,饱读张栻、朱熹、陆九渊著作。“幼闻先臣之训,……泣而识之不敢忘”。理学对吴潜的影响很深,他一生为政始终以儒家学说为主导思想。他在奏议中说“治国平天下乃大学之极功,一章之内反复数百言,大抵不过贤才、货财二事而已。盖贤才见用则天下平,贤才不见用则天下不平”,吴潜对父亲的教诲严格遵循,“吴潜以父正肃教以践履为先,故以额其斋,遂以为号(履斋)”。吴潜出身理学世家,位及股肱之臣,毕生著述颇丰。他与父亲(吴柔胜)兄长(吴渊)皆由科举入仕,家风大振,使宣城吴氏一跃成为一个政治声望与学术根基兼备的文化家族。

吴宗周(1451—1523),字子旦,别号石冈,吴潜七世孙,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及第,他不仅为官清正廉洁,还是名坚定的儒者,针对当时学者“逃于虚,溺于悟,阴溢于释氏”的恶劣风气,吴宗周极为不满,始终力排佛老而兴儒学,坚持“以吾儒伦纪之要,道德仁义之宗及性命之旨归”,临江旧有佛寺、老子宫,与文庙并称为“三教坊”,吴宗周任临江府知府时,改“三教坊”为“崇儒坊,”并将佛寺、道观改为学舍,聘请福建大儒陈璁等人讲授儒学,令原有僧尼还俗,回乡务农,他罢官归里后,教导子侄修儒,在《家约》中标明“凡我子姓,……释者黜,女而尼,与淫同杀”,显示其斥佛兴儒的决心,著有《广崇正辨》《周元公全书》《石冈诗文》等。

吴宗周为吴肃公父亲吴焕高祖之父,吴煐高祖吴大纶是太学生,吴肃公高祖吴仁卿,曾祖吴诏相为河南汝州知州,祖父吴伯敷为举人,有子五,分别是演、煐、楷、錂、坰,皆继承家学。吴肃公父亲吴煐是吴伯敷次子,明邑庠生,明亡后,绝意仕途。吴肃公叔父吴坰(1610—1662),字季野,明庠生,“好高节寡交游”,好古文词,喜读史传。明亡后,吴坰愤然弃举业,教导吴肃公学作古文,通读史书,并与之合著《皇明通识》。吴肃公在《叔父季野先生文集序》中云:“肃少从叔父学古文,不能得其万一,然叔父惓惓于肃;肃不肖,未敢一日忘也”。[3]卷八  可见吴肃公经史学问受其其叔父影响很深,吴坰对他期望很高。

吴肃公(1626—1699),字雨若,别号街南,学者称之“街南先生”,是明末清初江南遗民中重要的学者、史学家、文学家。吴肃公四十年著书不辍,著作颇丰,主要有《皇明通识》102卷(与其叔父吴坰合著),《读书论世》16卷,《明语林》14卷,《阐义》12卷,《街南文集》20卷,《街南续集》7卷,《街南诗集》,《明诚录》1卷,《易问》,《下王》1卷,《正王或问》1卷,《姑山事录》等等。他坚守遗民节操,读史重鉴,研究儒学,耽志古文,关注民瘼,痛斥流弊,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吴肃公奉行“六经皆史”,“经史一家”的学术观点,这是吴肃公学问的起点。吴肃公在《读书论世》自序中云:“余弱冠弃举子业,窃有志于古学,乃取《左氏春秋》,班马二史及涑水氏《通鉴》,以次读之,……中年后颇好经术”。[8]卷二

从师承上看,吴肃公是皖南著名学者沈寿民的得意弟子。沈寿民“为世之名儒,为先朝遗老,为吾党师”,《宁国府志》记载“四方名流,不远千里,咸称‘耕岩先生’,争来学焉”,他临终曰:“以此心还天地,以此身还父母,以此学还孔孟”。[9]卷二十八  毫无疑问,吴肃公深受其师沈寿民的影响。吴肃公一生秉承儒学家风,他在《明诚文会序》中说“明善诚身即所谓修道以仁,由学问思辨而实之以笃行,吾夫子之教然也”,[3]卷八  坚守儒学的核心学说,以保持遗民风骨。

综合起来看,吴肃公少年时期,阳明心学在宣城很有影响,以致“里中无不尊王氏学”,而吴肃公家族是以程朱理学为旗帜的,清初吴肃公不但看到了心学的弊端,彻底批判,反对“和合朱陆”,而且对程朱理学也同样质疑;同时,批判道家及佛教流弊,反对“三教同源”之说,吴肃公儒学直向前追溯至孔孟,并以孔孟为师,坚持“仁”“义”立场。因此,吴肃公对其“家学”有继承,也有摒弃,但仍属于理学在清初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朱熹之学日渐成为清统治者推崇的政治学说,吴肃公尊孔孟的一派也就湮灭无闻了。时代巨变,以及这种变化对吴肃公个人产生的冲击,造成吴肃公儒学的特征。[10](92-96)

一般第说,经学儒术是中古世家大族的立足根本;那么,到了明清时期,文化型家族传统,则成为家族普遍追求的目标。宣城施氏、沈氏、吴氏、梅氏、贡氏等家族,在明清鼎革之际虽际遇不同,但都维持自身文化特征,或在理学,或在经史,或在诗歌,或在绘画领域取得不菲成就,在变与不变中塑造家族的文化形象,丰富了皖南地区文化内涵,在清前期其成就颇具影响。地方家族在保存文化,形成学风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加上家族之间的师承、联姻、世交等关系,使得地方文化风气在交融传承中更加丰富,宗族社会的稳定保证了学风、学术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沈嘉均.宣城洪林沈氏宗谱[O]. 光绪癸巳年刊刻.

[2]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吴肃公.街南文集[M] //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施闰章.施愚山诗[M].扬州:广陵书社,2006.

[5]徐世昌.清儒学案[M].北京:中国书店,1990.

[6]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吴澍.宣城吴氏宗谱[O].民国乙丑年刊刻.

[8]吴肃公.街南续集[M] //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9]洪亮吉.宁国府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7.

[10]夏建圩.清初望族与传统学术——以宣城吴肃公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