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之死真的因为萧何?人心决定真正的原因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20-11-11

前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谚语说的是,事情的好坏全都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显然“萧何”是事情的关键人物;但是历史上韩信的败亡的根本原因不在萧何;这句谚语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是伴随着韩信、刘邦、萧何形象的流变而逐渐形成的;其中的过程比较复杂,文化意蕴极其丰富;反映出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改变。

韩信平民出身,没有背景,最初在项羽阵营不受重用,转而投靠刘邦;被丞相萧何看中,推荐给刘邦,于是韩信封王一步登天;所以说,“成也萧何”;之后萧何又助吕后除掉韩信,表面上看是“败也萧何”;但是造成韩信之死的关键不在萧何;萧何和韩信的故事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流变;每个朝代对其理解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特点;其中蕴藏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来看看!

史载萧何、刘邦、韩信的故事

萧何与刘邦是同乡,二人感情非常要好;刘邦沛县起义后,萧何等推刘邦为沛令,他深得刘邦的信任,视为心腹;公元前206年,刘邦起兵进攻三秦,令萧何守汉中,“为高祖足食足兵”,可见刘邦对萧何的信任。

“成也萧何”

韩信本是淮阴一无业游民,自称大侠,专门劫富济贫;项梁起兵后,韩信投奔他,怎料没有受到重用,于是转而投向汉王;一开始与萧何接触;萧何发现此人有非一般的才能,多次向刘邦举荐,可是刘邦始终不相信,于是韩信一气之下出走;据《史记》载: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何曰: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这段说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何得知韩信出走,追赶他,并向刘邦举荐,封其为大将军;韩信一步登天主要得益于萧何的赏识,所以说“成也萧何”,这一点所有史料记载都相同。

“败也萧何”

韩信之败亡,原因极其复杂;历史上对其记载评论非常多,唐宋以后,在史料记载的基础上,还出现了戏曲、民间评话等艺术形式;而《史记》、《汉书》、《汉纪》这三部史书的年代最接近真相,对“韩信之死”一事的记载是最原始的版本,虽然三部史书的作者因立场不同,表达的观点有不同的地方,但综合来看,事实有以下两点:

第一,韩信两次被削兵权。

第一次公元前204年,成皋之战;刘邦战败之际,不满意韩信的决策,“北渡河……入韩信壁,而夺之军”;第二次,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后,项羽于乌江边自刎而死;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刘邦伪游云梦,“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第二,陈豨连同韩信谋反,萧何助吕后除掉韩信

“汉十年,豨果然反……信乃谋……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韩信欲行刺吕后和太子,这时吕后听到风声采取行动了,她决定先发制人,“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让萧何骗韩信入宫,吕后将其杀死。

从以上记载来看,萧何在韩信之死这件事里,只是起到配角作用,就算没有萧何,韩信也难逃一死;造成事件结果的根本原因不在萧何。

刘邦想除掉韩信

战争年代造就了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在战场上无人能敌;随着项羽逐渐败亡,韩信也逐渐强大到刘邦无法掌控的程度;他经过经垓下之战杀掉项羽,已将兵二十万,是又一个霸王,已然是汉家的心腹大患,所以刘邦恐其功高震主,削其兵权,韩信因此怨旷,与陈豨谋反。

韩信骄傲自大

韩信可谓军事奇才,将兵多多益善,然政治才华极其平庸;垓下之战以后,韩信本应韬晦自保,然却屡次于刘邦前炫耀兵威;而且据势要挟刘邦封其为齐王;刘邦担心韩信会谋反,于是动了杀念。

所以,韩信败亡最根本原因在于刘邦恐韩信为乱;这和萧何并没有多大关系;萧何又是怎样成为韩信之死的关键人物呢?

萧何与韩信的故事首先被太史公写进《史记》,后来又出现了《汉书》《汉纪》;后世史传、文学作品,对萧何与韩信故事的记载,均源于这三本书。

在《史记》中,太史公褒扬韩信在建立汉朝时所立的功勋,一方面承认韩信确实存在叛乱动机,而一方面对韩信赞赏有加;他肯定韩信之功勋,对其叛汉多有同情,对其贫而有志格外赞赏;然而太史公尽管对韩信同情,但对刘邦逼迫韩信反汉亦持否定态度。

“……韩信其志与众异……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

而班固对韩信则无一美言,否定其德行,称其善诈力,这是因为《汉书》秉持汉家正统观,为刘邦辩护;班固将韩信与四位叛臣合传,全盘否定韩信助汉之功,无限放大了韩信叛乱之事。

“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诈力成功……岂不哀哉! ”(《汉书》)

《汉纪》成书于东汉,其中对萧何举荐韩信故事的记载与《史记》《汉书》大体相同,但对韩信之死的记载,则与《史记》、《汉书》略有不同;其中增加了对韩信谋反原因的探索。

“初,豨适代时……韩信既废,恐惧怨望,乃与豨谋曰‘……天下可图也。’”(《汉纪》)

据作者表述,韩信谋反是蓄谋已久,这样的说法增加了韩信的罪恶,由于《汉纪》成书于皇纲不振的历史时期,是意主宣扬汉家正统观念的著作,所以全书为汉家正统辩护痕迹非常明显,如对王莽僭越凌主、擅行废立的强臣持批判态度,对光武帝继承汉家遗脉格外赞扬,因此韩信叛汉自然会受到批判。

我们来看看历史事实,首先是刘邦两次莫名其妙地削了韩信的兵权,如此对待功臣让人寒心,同时刺激了韩信;之后韩信谋反,萧何助吕后将其杀死也是事实;而韩信为汉朝建立了不世之功同样是事实;所以相比而言,太史公对韩信的评价比较中肯,也相对客观;然而,这三本书中的记载都没有说萧何是造成韩信之死的关键;两千年后,萧何怎么成了背锅的人呢?

“败也萧何”的历史演变

后世史传记载韩信的故事内容基本与三部史书相同,但在表述形式上差别较大;这些差别促成了萧何与韩信故事的流变。

中肯的评价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韩信的评价与前史差别较大:

“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

作者首先对韩信加以褒奖,认为汉家天下乃韩信之功;其次对韩信骄傲自满给予否定,认为韩信被杀有自身的原因;与此同时,司马光也批判刘邦,说韩信本来未必会反,是刘邦疑其心疑心太重、气量狭小,无缘无故削了将士的兵权,刘邦无理在先;所以,司马光认为韩信叛汉是刘邦逼迫而成。这是司马迁、班固、荀悦均没有表达过的观点;司马光对韩信的评价及刘邦过失的批评,是极为中肯的,比较客观。

同情韩信,批判刘邦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于韩信死后引胡三省的评论:

“……信功不可忘也……拒徹之意可以免失期之罪……”

认为韩信功过可以相抵,是无罪被杀,对刘邦寡恩多有批评,且认为处理韩信刑法过重,对其之死深表遗憾;朱熹此论过犹不及,偏离了历史事实。

宋元以后的戏曲小说中,继承了史传作品对韩信的同情,如《前汉书平话续集》,“平话”是民间文学的代表,在平话中,作者对刘邦和吕后是极力批判,甚至虚构一情节:高祖亲征陈豨前,曾密令吕后杀韩信;平话作者还发表一番评论:

……韩信归世……长安无有一个不下泪,哀哉,哀哉……人皆言萧何共吕后定计……人皆作念怨之。

评话作者强烈批评刘邦兔死狗烹的卑劣行径,也批判萧何与吕后合谋杀害韩信的恶行。

后来不少文学作品都表述,刘邦杀功臣不得人心,其负恩形象遭人痛恨;到了《三言二拍》中,冯梦龙艺术加工修饰,形成《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故事,情节更加丰满,刘邦薄情寡义、滥杀无辜的形象更加生动。

矛头转向萧何

元杂剧是宋元间民间文学的另一代表,在两汉戏韩信之死一节;与平话不同之处在于,比起萧何,平话作者更憎恨刘邦和吕后;而杂剧作者则极力为刘邦回护,更不提吕后之事;

“小官在朝,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现今韩信军权太重……那韩信元是小官举荐的……日后有事,必然要坐罪小官身上……小官昼夜寻思,则除是施些小计……先去了此人爪牙……”

表示韩信败亡实乃萧何设计诬陷;这是怎么回事呢?

避贤者讳

杂剧作者多为社会下层的士大夫,韩信落难,萧何不但未能施以援手,反而落井下石、助纣为虐,他们对萧何这种不讲义气的人格外愤恨;这些均源于下层市民最朴素的思想;他们敬关羽那样讲义气的好汉,尊崇孔孟之道,在文学创作中还特别注意避贤者讳;刘邦乃汉高祖,自然是上贤;因此极力受到知识分子的维护;正是因为如此,在杂剧创作中就要回避刘邦杀韩信的情节,所以杀韩信之罪过便全部归咎于萧何,这就是“败也萧何”的主要文化意蕴。

尾声

时至清朝,两汉题材小说作者基本继承了平话和杂剧作者对萧何与韩信的评价;而故事的文化内涵有更丰富的发展:清朝虽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是为了巩固政权,统治者极力推崇汉文化;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刘邦作为汉朝开国皇帝,自然也受到维护,对刘邦杀韩信避而不谈;于是韩信败亡的主要原因逐渐演变为萧何设谋擒韩信,萧何成为韩信败亡的罪魁。

END

历史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