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病长期亚健康者,需重在预防,并注重养生!

 中医罗华昌 2020-11-11

生老病死,乃人生自然之规律,常人40岁后各脏腑器官乃走下彼路,而现实生活中,也有30岁以后,出现虚劳者,又比比皆是,老年者更无不是如此。

吾认为,人之疾病康复应顺其自然,治病防未病不能单纯依赖药物。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乃是要适应自然,注意饮食、起居、情志等的颐养和锻炼。

     应顺天避邪,动而中节,扶正固本,调和营卫。即需生活有规律,注意回避虚邪贼风;调畅情志,知足常乐,力戒郁闷,作到“恬淡虚无”,适度、持恒参加体力活动或劳动,《吕氏春秋·尽数篇》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代中医养生大家、长寿之星孙思邈就体会到运动能够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上述名言充分强调运动对保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所起积极之效果。由从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观点应该是一致,乃正确运动对健康彼是有利。

饮食节制,清淡适量。吾举朱丹溪《茹淡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此《内经》所谓味也。人之所为者,皆烹任偏厚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反对膏梁厚味。而我们中医医生治长期亚健康老年病者,应注意“不治已病治未病”,扶正固本,重点在补肾填精,健脾益气。重视观察患者神色、食欲、大便,稍有变化,即予调整,“上工救其萌芽也”。 

喻嘉有言:“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可见调之义,为人身之先务矣。”对于老年人之性生活,晋·葛洪有云:“人欲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坐邪壅遏之病,故幽病怨旷,多病而不寿也。”

吾常提倡早睡早起,早起煅炼,少吃生冷油腻之品,水果蒸热吃等,乃为良好生活习惯之总结,严格执行,一生可受益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