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hwzhuwei 2020-11-11

传统绘画题材漫谈系列之三十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往今来,关于荷花的诗文曲赋汗牛充栋,留下了各种礼赞的诗篇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荷花人格化的魅力,尤其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一语中的,从其形其神两方面高度凝练概括荷花的精神品格。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化语境中,荷花就此以冰清玉洁的形象充当着令人神往的君子文化代言的角色。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张大千 《泼彩荷花图》

诗画一体,表里互现。诗文曲赋中脱颖而出的荷花在传统花鸟画中也不甘居后,成为一种经典的主流题材,其本色出镜的形象不必过多解释,就已经将内在的寓意毫不伪饰地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种天生自带光环的主角范儿以永恒之姿在时光的流转中益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格调和气场,穿越古今,破碎虚空,淡然地抚慰着纷扰的世俗红尘中乏味而贫瘠的平凡生命。而且在传统民俗文化场域中,由于谐音的关系,莲叶与荷花又有着约定俗成的象征意味,故荷花莲叶与鸳鸯组合在一起有爱情和美的意蕴,与游鱼混搭在一起意味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等等不一而足。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当代 李可染 《盛夏图 》

在绘画领域中,早期的荷花入图与佛教、道教的流传分不开,尽管在这些画作中荷花只是作为一种背景而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但其本身的象征意味却是与荷花高洁的意味有着天然的联系。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南北朝时梁元帝画有《芙蓉醮鼎图》,这幅已经失传的作品当是最早的画荷之作。而现如今在画面上可见的最早的有荷花图像的作品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的荷花背景。此外,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其中一位贵妇头上就是插着荷花,而《宣和画谱》中记载的唐代的关于荷花的作品很多,比如现已不传的辛澄的《献花菩萨像》《莲花菩萨像》《香花菩萨像》、边鸾《鹭下莲塘图》二幅、刁光的《芙蓉鸂鶒图》、周滉的《荷花鸂鶒图》《秋荷鸂鶒图》《芙蓉杂禽图》等,其中鸂鶒又称紫鸳鸯,多紫色,好并游,它与荷花构成的图式当是日后流行的经典款荷花鸳鸯图的鼻祖了。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局部)

而荷韵图滥觞开来并进而在花鸟画中的占据一枝独秀的地位当肇始于有宋一代。由于历史久远,署名五代南唐顾德谦款的《莲池水禽图》一般均认为当是宋人画作,从风格上看接近宋代设色工笔的特点。而宋画本身的典雅特色与荷花本身的高雅特质在一起珠联璧合,再以扇面、立轴、斗方、长卷等形制展现出来,更平添了一种时光淡然的无穷韵味。在流传下来的宋代各种荷韵图中,黄居寀款(一说宋代无名氏所作)的《晚荷郭索图》画面由一只硕大的河蟹张牙舞爪地盘踞在一枝残荷中,“郭索”本意是指螃蟹爬行时声音,后一般代指螃蟹。这幅画总体上给人一种凄清寂寥的虚空感,带有一种禅寂的意蕴,这种美学特质暗合了宋代文人的淡雅自守的审美情趣,从而使这幅小品画颇值得让人品味再三。除了这幅画之外,宋代吴炳的《出水芙蓉图》《渌池擢素图》、牧溪的《莲燕图》《荷叶图》、宋徽宗的《池塘秋晚图》、马兴祖的《疏荷沙鸟图》以及佚名的《太液荷风图》《荷花图》等传世宋画将宋人眼中的荷韵描绘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单株荷花的特写图,还是满池荷花的描摹图,无论是工笔设色的细腻笔触,还是写意水墨的粗放线条,无论是夏荷还是秋季残荷,画面几乎都神奇地展现出一种温婉雅致的魅力。尤其是夏荷的袅娜绰约风姿更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观感,时光似乎就此缱绻而迷离,赋予人一种心旷神怡荡涤心胸的无尽遐思。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五代南唐 顾德谦(款) 《莲池水禽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五代 黄居寀(款) 《晚荷郭索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宋 吴炳 《出水芙蓉图 》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宋 吴炳 《渌池擢素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宋 牧溪 《莲燕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宋徽宗 《池塘秋晚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宋 马兴祖 《疏荷沙鸟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宋 佚名 《太液荷风图 》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宋 佚名 《荷花图》

这种宋代美学的因子成了荷韵图血脉里的不易之道。尽管源自于《儒林外史》元代王冕画荷的故事尽管广为人知,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王冕以画梅花而名垂画史,从王冕的存世作品看更多的以墨梅图而未尝见过荷花图,这种张冠李戴的故事旧编不过是一个无伤大雅的插曲而已。真正的元人所画的荷韵图以张中的《枯荷鸳鸯图》最为经典,这幅作品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残芰断苹、红消翠减的萧瑟场景,这种水墨写就的画风代表着元代花鸟画所追求的天真逸趣的审美趣味。除此之外,元代花鸟画巨擘王渊的荷花主题的画作由早年的工笔设色到后期水墨写意的演进中,都留下了极具特色的荷韵图,比如工笔代表的有《莲鹡鸰图》《莲池花鸟玉堂富贵》等延续了黄筌富贵的院画特色,而水墨代表的《柳塘驾鹅图》在绘画语言的创新上更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立场,将元代的以赵孟頫为代表的文人画的典雅的特质诠释的更饶有风致别具特色。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元 张中 《枯荷鸳鸯图 》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元 王渊《莲鹡鸰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元 王渊《莲池花鸟 玉堂富贵》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元 王渊《柳塘驾鹅图》

进入明清以至近现代,荷韵图这一图式和题材更是成为一种现象级的主题。在这些数不胜数难以穷举的作品中,明代边景昭的《荷塘禽戏图》和吕纪《残荷鹰鹭图》算是明代院体花鸟画中的荷韵图佼佼者,前者以夏天荷塘荷花盛开的景色为主题,而后者以秋季荷叶凋零的场景为背景,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与不同的季节荷景相得益彰,给人一种迥然有别各有千秋的美学体验。除此之外,荷花鸳鸯图的构图模式成为这个时期最经典的荷韵图构图范本,比如明代的周之冕、陈洪绶等;清代的任伯年、吴振武、马元驭、沈铨等;近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陈之佛等都留下了不少这种题材的作品,这一图式的流行与民间的祈福心理以及商业绘画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同时,各种抒发自身高洁情怀的荷韵图也蓬勃兴盛蔚为大观,特别是八大山人的笔下的各种墨荷以炉火纯青的线条和臻入化境的墨韵,将荷花的清廋高洁的风采诠释的别有情致,甚至他还创作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长达13米的《荷花图》,这种尺幅的作品在八大山人的创作中极为少见,可见八大山人多荷花的挚爱之情,并由此抒发自己的“出污泥而不染”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和志趣。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明 边景昭 《荷塘禽戏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明 吕纪 《残荷鹰鹭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明 沈周 《瓶荷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明 陈洪绶 《荷花鸳鸯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清 沈铨《荷塘鸳鸯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明 徐渭《黄甲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明代 周之冕 《莲渚文禽图 》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清 恽寿平 《荷花芦草图 》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清 八大山人 《荷花图》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张大千 《鸳鸯荷花》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近代 齐白石 《荷花鸳鸯轴》

荷韵图|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卷舒开合任天真

近代 陈之佛 《荷花鸳鸯》

流年不老,风华正好;岁月不居,品格永驻。荷的一生总是叫人感慨不已,小荷才露尖尖角也好,映日荷花别样红也好,留得枯荷听雨声也好,在季节的流转中安之若素,卷舒开合任天真。各种不同的荷韵图在动静之间蕴含的那种生命的体悟给人以无尽的畅想,而此际的夏日,荷花盛开,亭亭玉立,欣欣向荣,素年锦时的美好活色生香地扑面而来,展读夏日荷韵图,感悟那种勃发的生命意象与高洁的精神寓意相互成全,那种悠闲、轻松、高洁、出离的大自在境界油然升起,悠然听荷风,此乐何逍遥,不亦快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