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法指导】微专题--山地(山脉)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沐沐阅览室 2020-11-11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地理组教师樊勇创办的公众平台,面向全体地理爱好者和地理教师提供优质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和新高考资讯的平台。

   如果你是在读高中学生,置顶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毕业了把老师的工作室公众号传给你的师弟师妹们!名师点睛,学法指导,全部是“地理干货”。

(温馨提醒: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老师的推送,可将本公众号设为星标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推送哦

最近“秦岭”的这张图片“火了”......


有网友转发并表示
这是秦岭以一己之力
挡住了南下的冷空气


这条微博获得了超4万次转发
点赞40多万
有网友说
古有猛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今有秦岭一己之力挡住冷空气

从地理角度看这张图片可知:秦岭(山地地形)是自然区的分界线;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造成山脉两侧气候、土壤、植被、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明显。

高大山脉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今天我们系统总结一下。

一、山地成因及其类型

(一)山地形成原因


(二)山地分类


补充知识:基本地貌类型

二、山地(山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注意:空间联系、尺度观思想、整体性原理

(一)山地(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1、山地对局地小气候气温的影响。

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的复杂化

①山体阴坡和阳坡影响:

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

补充:一般情况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植被稀疏,阴坡水分条件好,植被茂盛。

②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影响:

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地形可以阻挡冷空气(我国东西走向的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等);

③山脉垭口影响:

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

高原、高山上的“垭口”

垭口在《辞源》里的解释是“两山间的狭窄地方”,即连续山梁的一块平坦且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可以说是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

青藏高原上的隆格山垭口

垭口的地理意义:

A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顶之间较低的部分称为垭口,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

B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

C当地人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

D垭口的风会特别大(狭管效应)。

导致对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差异:

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山顶比山谷气温日较差小;高原比平原气温日较差大。

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同一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夏季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冬季由于海拔高,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所以气温不是很低)。

2、山地对局部小气候降水的影响(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一般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空气越干燥地区地形雨出现的位置海拔越高;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3、山地对局部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

4.山地影响风速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4、山地(山脉)对气候整体的影响(大尺度)

①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②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特别是山地,往往是自然环境的分界线)。

如美洲西部的气候多呈现狭长带状分布,主要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纬度偏高,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冬季风;欧洲西部南北高(多东西向山脉),中部低,有利于西风带深入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③影响全球大气环流

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⑤形成雨影效应

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西风气流受到了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⑥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

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二)山地(山脉)对河流的影响

不同空间尺度下,地形(山地)对河流特征的影响。

1.山地是河流分水岭,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

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2.地形(落差)影响河流的流速--影响河流开发(水运、水能)

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水能开发-----

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影响河道剖面。

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

山地对河流小切口分析:

高大的山脉---对河流的影响

1、河流发源地、河流空间分布格局。

2、阻挡气流运动(迎风坡),给河流带雨水补给,影响水量与季节变化。

3、山上可能有冰川积雪,给河流带来冰川融水。

”的山地---对河流的影

·流速、含沙量(侵蚀加剧)

“山地位置、走向、坡向---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凌汛

(三)山地(山脉)对生物的影响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地对植被(自然带)的影响。

1、对植被直接影响:

①地势起伏大的区域植被垂直变化明显。

应用: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

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②地势起伏还会造成植被阴坡和阳坡的差异,特别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更是明显。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

③如果阴坡同时又是背风坡,降水和光照明显不同于阳坡和迎风坡,植被特点的差异会很大。

④地形对雪线的影响:

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较高。阳坡雪线较高,阴坡雪线较低。坡度较大的坡向,雪线较高;坡度较小的坡向,雪线较低。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2、对植被间接影响:(通过影响气候、水源、土壤,影响植被)

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的土壤厚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与水土容易流失有关。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四)山地(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五)山地(山脉)对土壤的影响

不同空间尺度下,地形对土壤(自然带)的影响。

地形影响土壤的厚度、肥力、酸碱性等。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如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肥力差,极易出现石质荒漠化;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的土壤厚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与水土容易流失有关。

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冲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六)山地(山脉)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与地形关系密切。山地、丘陵多滑坡泥石流,陡崖、块状山,坡度较大的山地多塌方。

典型习题强化训练

【精研精讲】

例题1: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陕西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板块结合部。全长约53千米,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端浅宽,下端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

(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6分)

(2)说明汉江水流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6分)

(3)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简要说明秦岭所起的作用。(8分)

(1)黄金峡地处古板块汇合处,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地壳抬升;汉江长期下切侵蚀形成峡谷。

(2)上段水流缓慢,有助于泥沙堆积;山高谷深,两岸森林茂密;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轻,进入峡谷的泥沙少。

(3)秦岭阻挡冬季风,兴隆岭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温暖;秦岭阻挡来自黄土高原的风沙;秦岭抬升夏季风,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兴隆岭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气候差异显著,增加兴隆岭生物多样性。

例题2:气温直减率是模拟山地气候、生态过程的输入参数,亦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其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遮蔽率呈负相关。根据某些山区的实测气温直减率还可推估无资料山区的气温直减率,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秦岭是重要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山脉平均海拔2 000 m以上。下面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直减率及变化趋势图。

(1)比较图中太白山南、北两坡气温直减率的异同。(8分)

(2)分别分析冬季和夏季南北坡气温直减率不同的原因。(8分)

(3)据太白山气温直减率,推测太行山东、西两坡气温直减率的时空特征。(6分)

答案:

(1)同:夏季大于冬季;3、4、10月基本相等(或3、4月相等)

异:北坡变化幅度大于南坡;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北坡小于南坡;夏季(5~9月)北坡大于南坡。

(2)夏季:南坡是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北坡(北坡是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于南坡);南坡水热资源丰富,植被遮蔽率明显高于北坡(北坡水热资源较少,植被遮蔽率明显低于南坡),所以气温直减率南坡小于北坡(气温直减率北坡大于南坡)。

冬季:北坡太阳高度角小,背阴坡,太阳辐射低于南坡(南坡太阳高度角大,向阳坡,太阳辐射高于北坡);北坡为西北季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南坡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于北坡),所以气温直减率北坡小于南坡(气温直减率南坡大于北坡)。

(3)时间:东西两坡均冬季小于夏季。

空间:夏季东坡小于西坡,冬季东坡大于西坡。

解析:

(1)长白山南、北两坡气温直减率的相同点都是夏季大于冬季,3、4、10月基本相等。不同点是北坡变化幅度大于南坡。11月至次年2月是冬季,北坡小于南坡,5~9月是夏季北坡大于南坡。

(2)气温直减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遮蔽率呈负相关。分析原因主要从太阳辐射、降水、植被角度分析。夏季,南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北坡,直减率较小。南坡水热资源丰富,植被遮蔽率明显高于北坡,直减率较小。气温直减率南坡小于北坡。(夏季,北坡是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于南坡。北坡水热资源较少,植被遮蔽率明显低于南坡。气温直减率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北坡太阳高度角小,背阴坡,太阳辐射低于南坡,直减率低。北坡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直减率低。气温直减率北坡小于南坡。(冬季,南坡太阳高度角大,是向阳坡,太阳辐射高于北坡。南坡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于北坡,气温直减率南坡大于北坡。)

例题3:数据中心制冷耗能巨大。一般电力成本占整个大数据中心支出成本的50%~70%,而其中制冷过程消耗的电能又占数据中心所有功耗的40%,散热不充分会直接影响数据中心的运行。早期数据处理量小、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其数据处理中心的散热是安装大型制冷空调解决。随着数据处理量的增大,数据处理中心的耗能相应增大,有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近年来,微软、阿里巴巴等公司把数据中心建到了水下(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1.早期数据处理中心的布局主要(    )

A.接近公司总部和科研机构

B.接近广大用户和高等院校

C.接近高等院校和廉价电力

D.接近廉价电力和广大用户

2.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主要原因是垭口地区(     )

①土地广阔,价格低廉 ②风力大 ③海拔高,光照强 ④气温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微软和阿里巴巴则把数据中心建在水下其根本目的都是(    )

A.保护环境

B.提高收入

C.降低成本

D.创新技术

答案 1.A  2.B  3.C

解析:

1.早期数据处理量小、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其数据处理中心的散热是安装大型制冷空调解决。故对廉价电力的要求不高,可接近公司总部和科研机构,与用户关系不大。A正确。

2.垭口是高原上狭窄的山口,土地不广阔,①错误;光照对数据中心影响不大,③错误;山口风力大,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有利于散热,减少开支,②④正确。B正确。

3.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微软和阿里巴巴则把数据中心建在水下都是为了减少制冷过程电能消耗,节约开支,C正确。

例题4:下图中高山多积雪冰川。从山麓到山顶,森林茂密,物种丰富。苏呼米附近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山脉北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析区域内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与图中高大山脉的关系。(10分)

(10分)

水文特征:该山地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小;海拔高,高山上多积雪和冰川,形成春汛、夏汛。该山地海拔高,山势陡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山脉南侧河流无结冰期。山脉南部为迎风坡,河流流量大于北部河流。

水系特征:该山地位于中部,大致西北-东南走向,河流发源于山地。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别注入东北(东)部和西南(西)部水域。且河流流程短。(水文水系特征和成因必须正确匹配才能得分。答对一点得2分。其中水文特征得分不超过三个点6分,水系特征两个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例题5: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哈尔滨各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18.3

-13.6

-3.4

7.1

14.7

20.4

23.0

21.1

14.5

5.6

-5.3

-14.8

(1)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说明长白山对松花江的影响。(10分)

【解析】

(1)长白山对松花江的影响,应从河流的径流量、流速、含沙量、汛期、河流补给等方面回答。长白山海拔较高,为松花江的发源地;长白山坡度较大,影响松花江河水的流速较快;长白山的积雪融水,为松花江的补给水源之一,影响松花江的流量和汛期;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影响松花江的流向,形成凌汛;长白山天池的湖水补给河水,影响松花江流量的稳定性;长白山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的含沙量少。

【答案】

(1)长白山海拔较高,为松花江的发源地;(2分)长白山坡度较大,影响松花江河水的流速(较快);(2分)长白山的积雪(冰川)融水,为松花江的补给水源之一,影响松花江的流量和汛期;(2分)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影响松花江的流向,影响凌汛的形成;(2分)长白山天池的湖水补给河水,影响松花江流量的(稳定性);(2分)长白山植被覆盖率较高,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少)等。(2分)(答出其中五条即可)

例题6:

2017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山地苔原带呈单峰变化,在苔原带底部地区,由于少数植物获得竞争优势,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增加,到了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读图可知,阳坡曲线(虚线)呈单一变化,生物多样性始终呈减少趋势,说明受到了干扰。按照一般变化规律,植物多样性应当先增加后减少,阳坡2000-2300米之间,植物多样性少,而在2300米以上,基本符合苔原带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所以在2300米以下,干扰强度强,2300米以上,干扰强度减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所以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阳坡。

(3)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小。

(4)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例题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夹金山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全县交界处。夹金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主峰海拔为4930米,是青衣江的发源地,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嶂,原始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祷施,天气复杂多变,有壮观美丽的云瀑现象。2020 年8月6日,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队经过此地发现该山地东西两侧地貌、气候和植被差异显著。近年来,夹金山顶已不易见到积雪,山体上点缀有东一块西一块的草甸,四处可见裸露的危岩,给人突兀之感。下图示意央金山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

(1)推测夹金山云瀑现象形成的位置并指出形成过程。(8分)

(2)说明夹金山两侧地形、气候、植被差异及成因。(6分)

(3)分析夹金山顶已不易见到积雪的原因及其对青衣江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

解析:

本以夹金山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观特色为材料,考查自然环境差异性及整体性的有关知识,难度较大。

(1)夹金山云的形成结合山脉走向及水汽来源进行分析。云及大面积的云层沿山坡下沉现象,当流云顺着风向在飘移的过程中通到山口、悬崖或翻越山岭时,就会由于重力因表跌落,像水一样倾污而下,形成云瀑。读图可知,夹金山为南北走向的山脉,东侧为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内部河流众多,受地形影响,水汽不易消散,暖湿流在夹金山东侧上升,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大片的云海,当云越过山顶后,在夹金山西侧,云海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像瀑布一样倾泄而下,形成壮观的云瀑。

(2)由材料可知,“夹金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东侧为四川盆地,西侧为青藏高原,地形差异显著。从气候角度看,东侧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为东南季风迎风坡,气候湿润 ,降水较多 ,而西侧位于背风坡 ,降水较少。在气候差异影响下东侧迎风坡有森林植被形成和分布,而西侧降水少,且海拔高,气温低,以高原草甸为主。地形、气候和植被差异显著。

(3)山顶不见积雪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近现代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山顶不易见到积雪.对水文特征的影响,要从冰雪融化对河流流量含沙量等进行分析. 由于山顶不见冰雪,则冰川融水补给变少,河流流量减少,由于“四处可见裸露的危岩”, 山体裸露,河流含沙量增大。

答案:

(1)位置∶山脉西侧。(2分)过程∶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常在夹金山东坡上升凝结;东坡喇叭口的地形,利于暖湿空气堆积,形成大面积的云海;云海沿山抬升,在翻越山顶后,遇西坡干冷空气,迅速下沉,从山顶一带顺着山势面下,从而形成壮观的云瀑。(6分)

(2)夹金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壳抬升,东侧为四川盆地,西侧为高大的青藏高原。夹金山东侧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以暖湿气候为主;西侧受高大山体阻挡.较为干燥。夹金山东侧降水较多,气温较高,形成森林植被;西侧较为干燥,海拔高,形成草原雪山。(6 分)

(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2分)影响∶夹金山积雪融水减少,河流补给量下降,径流量减少;山体岩石裸露,外力侵蚀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等。(4分)

例题8:

2019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开年考: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比利牛斯山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是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的天然界线。该山地南北两侧的地理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山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而山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且春季河流多泛滥。比利牛斯山有现代冰川发育,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其冰川分布范围也在发生变化。下图为比利牛斯山位置示意图。

(1)说出比利牛斯山作为“天然界线”的地理意义。(6分)

(2)分析埃布罗河春季多泛滥的自然原因。(8分)

(3)7月,科考队探寻比利牛斯山的现代冰川,选择北坡而不是南坡,试说明其理由。(6分)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和大气环流与气候的相关知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天然界线”说明是自然形成的,而山脉(比利牛斯山)作为界线一般情况下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界线(如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人文方面主要是国界或区域界线。因此结合图上信息和文字信息,主要从气候、水文、植被、国家、区域角度说明分界线地理意义。(见下图)

答案

1、大西洋水系(阿杜尔河、加龙河)与地中海水系(埃布罗河)的分水岭;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大致分界线;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的大致分界线;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的天然屏障或界线;法国与西班牙两国界山。(任答3点得6分)

2、分析埃布罗河春季多泛滥的自然原因,河水泛滥主要是流速慢,排水不畅要从地势低平角度分析;春季出现汛期要从补给水量大角度考虑。

由于冬季时西风带来丰富的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后,积雪融水补给量大;又由于流域面积广大,河流汇入水量大,因而埃布罗河春季水量丰沛。

答案:

2、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雪)较丰富(2分);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量大(2分);(流域面积广)众多支流汇入,河流流量大(2分);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

3、由题干可知,科考队选择北坡是为了探寻比利牛斯山的现代冰川,因此本题要求分析北坡冰川发育情况较好的原因,其实就是雪线海拔低。主要从南北坡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的差异分析。

答案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比利牛斯山现代冰川分布范围缩小(2分);7月南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气温高,现代冰川存在可能性小(2分);北坡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雪)量多,且北坡属于阴坡,气温低,因此最可能有现代冰川存在(2分)。

声明:本专题图文信息来源于自己教学的积累,图片来源于本人使用的正版地图册,转载请标注来源。请尊重本人的劳动,谢谢配合。

大家都在关注(超链接,可以查看早期全部内容)

【学法指导】全部指导内容--搜索引擎

【学法指导】《二轮专题、微专题》搜索引擎

【学法指导】《知识梳理》搜索引擎

【学法指导】《技能方法》搜索引擎

【学法指导】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学法指导】图说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经典地质动图)

【学法指导】动图演示地貌及地质构造

【学法指导】一图全解地质、地貌学

【学法指导】区域认知:如何对陌生区域进行认知?

【学法指导】果园里的地理知识:果实套袋、塑料薄膜、铺鹅卵石……

【学法指导】专题--另类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全

【学法指导】微专题----“雾”

【学法指导】微专题---关于“航天事业”和“天文”的那些事

【学法指导】微专题--山地知识整合(珍藏)

【学法指导】微专题--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地貌

【学法指导】微专题--森林这么多强大的功能,你都知道吗?

【学法指导】微专题--植被(含森林)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法指导】微专题--高考中常见的外力地貌归纳

喜欢老师为你提供的学习资源吗?有什么学习感想、经验心得想分享?你想从本平台中获得什么具体内容呢?期待看见你的留言~欢迎大家转载到自己的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