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1期:小讲堂:《刺史栽柳》临屏七绝点评/沧海云翥】

 新用户83226EQy 2020-11-11
碎玉诗词学院/强化班:高级群临屏题图练笔与点评:2017年4月11号到15号


主讲老师:群主/沧海云翥。
主讲老师:副群主/拥雪听琴。


高级群本周作业,七绝,背景内容:柳,题目自拟,作业周五晚上六点截止。


     群主:沧海云翥。


2.《刺史栽柳》作者:梧桐听雨 


一缕和风展嫩黄,轻摇曼舞抺春妆。 
当思刺史栽堤柳,覆得河东片地凉。 
梧桐的作业采用的是仄起平收式,格律韵无误。 


梧桐这次的作业,立意不错,巧妙运用了刺史栽柳的典故,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也让我对这个典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种柳戏题》,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1、戏:逗趣。戏题:以题诗作为消遣之意。在这里,柳宗元借种柳为题,以轻松的笔调,抒发感情,寄托理想。 
 2、柳江:西江支流,流经今柳州市。当时亦称浔水。 
 3、故事:过去的事情。推移:指时光的流逝。 
 4、昔年:往年,历史。这两句的意思是,今天的种柳会成为将来人们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成为一种史迹。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种柳柳江边。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耸立的树干将要耸入蓝天。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会引起怀念,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好,我们对这个典故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下面,我们来看梧桐的作品。 


起句: 


一缕和风展嫩黄, 
景起式,一缕缕,一阵阵的风,舒展飐运着柳树嫩叶。 
和风,指温和的风。多指春风。 
三国魏 阮籍《咏怀》诗之一:“和风容与,明日映天。”唐 杜甫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明 刘基《春雨三绝句》之一:“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和风拂林,甘雨润物。” 
承句:轻摇曼舞抺春妆。 
承上启下,在起句的立意上作阐述。春风轻摇柳枝曼舞,为柳添妆。 


起承两句为一组,作者著笔于柳树的神、态、貌。但表达欠些意境与传神。 


转句:当思刺史栽堤柳, 
见柳,自然而言想起柳刺史当初栽柳之典故,漂亮!引申古典运用恰到好处。 
那么,柳刺史栽柳是怎么样传流至今呢?它的意义何在呢?我们且看下文。 


合句:覆得河东片地凉。 
合句,回应转句,原来,因为柳州柳刺史栽柳,才换得河东一片清凉,造福子孙后代,正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 


纵观全文,起承平淡,转合是文章的亮点,值得一读。但作品也难逃砍头法之劫,这就是我为什么让你们写七绝的原因。 


5.《刺史栽柳》作者:梧桐听雨 


和风展嫩黄,曼舞抺春妆。 
刺史栽堤柳,河东片地凉。 


好,你看,砍得干净利落。 


请梧桐对以上点评细节再作斟酌修改,特别是起承两句,实在缺了些诗的韵味。 


       点评老师:沧海云翥。 


学习报名平台:
碎玉书斋诗词学院招生部,QQ群号:488237235欢迎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