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21期:小讲堂:七绝《秋风》点评老师/拥雪听琴】

 新用户83226EQy 2020-11-11
碎玉诗词学院/强化班:高级群临屏;题图练笔与点评:2017年8月25号

主讲老师:群主/沧海云翥。
主讲老师:副群主/清雅月影。

本周高级群作业:
七绝,内容:秋风。一人限一首,作业周五截止。

    沧海云翥 
6.《秋风》

摧花折柳卷残云,逐过平湖起浪纹。
今借推波飞溅处,丝丝凉意湿荷裙。


问好岁寒。作业《秋风》,平起入韵。格律用韵基本正确。可惜的瑕疵,也是三韵皆阳平,失诸呆板无变化。

作业采取描写的手法,主体对象比较紧扣。整体用词表达,对象捕捉都比较到位。拟人手法用得还可以,但可以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也比较大。

起拍,摧花折柳卷残云

前四字直接用成语。就风而言,摧花,卷残云,还是比较贴切,也容易让读者领会,虚笔点出了风的季节属性。折柳,虽然狂飙可然,作为非一般的现象,以折柳喻普遍的秋风,也许有点偏颇。但整个起拍,入笔概括性的描写,还是值得肯定。

承句,逐过平湖起浪纹。

作为承句,对起拍的进一部局部描写。过字,已经完成之意。逐过,可以是刚过,远过,容易引起歧义。逐过平湖起浪纹,严谨角度上值得推敲。如果逐皱平湖起浪纹,个见比它适宜。承句是细写。
转句,今借推波飞溅处

由“今”字,可见事件发生是现在进行时。那么承句的“过”,就产生了相互冲突。这是转折句,用进一步细致的刻画来完成对结句的铺垫,手法上比较成熟。只是,今借,略显得生硬。推波,与承句之起浪纹,有重意之嫌。飞溅处,只能是波浪遇阻而溅出水花。今借推波飞溅处,主语应该是“秋风”。也就是,风借推波浪…,水花飞溅的地方……两个意思没有很好的糅合处理,成了前一个动作没有下文,后一个意思
也没有下文。这个转句立意还可,语境整合上需要进一步推敲理顺。

结句,丝丝凉意湿荷裙。

收结立意值得称道。水珠击溅,挟带着丝丝的秋凉,戏湿了湖中荷的裙子。

作业立意,捕捉,描写,章法,整体上都值得肯定。由大到细,步步刻画,最后以湿荷裙来收结。通过拟人的铺垫描写,把秋风生动的表达出来。这是作业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足之处,一是逻辑上欠了严谨。除上面特别指出的“逐过”之外,作为平湖,水中应该少有阻碍物。那么推波飞溅处,也就值得推敲。要么是波浪击船,要么推浪碎堤,怎么取舍,作者自予。另外,整个作业,句构不稳,很容易形成这样一首大意不损的五绝:折柳卷残云,平湖起浪纹。推波飞溅处,凉意湿荷裙。

点评老师 : 拥雪听琴
碎玉书斋诗词学院招生部,QQ群号:488237235欢迎您。 
本期编辑    卧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