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海琴声美文诵读专刊第4期 【精选评书】 诵读:阳光;作者:朱思习

 众星之星 2020-11-11

诗歌

声音

    朗诵人:阳光

主播:阳光,

黑龙江安达市人,教育工作者,多家平台主播。

酷爱音乐,热爱生活,喜欢结交诵读友友,喜爱传统评书。

用声音播诵美好生活,用声音传递中国文化。用声音传递正能量。

滕阳王氏三兄弟与金带桥的故事

作者:朱思习

诵读:阳光

在明朝大移民的人群中,有一名叫王俊的壮年人,从琅琊郡领着妻儿来到滕县安家落户。王俊带领全家辛勤耕作,勤俭持家,慢慢发展成为小康之家,儿孙都能够入学就读。

到明代中后期,他的三个曾孙——王嘉宾、王元宾、王利宾,先后都中了举人。王利宾隆庆四年(1570年)中举后,就任途中不幸染病早逝。

王嘉宾与王元宾中举后又相继中了进士,分别被授予知府、御史等职。那时人称大御史(大进士)、二御史(二进士)。据明、清《滕县志》与《王氏族谱》记载,御史兄弟“豸冠骢马,花鄂交辉,袖中弹文不避权贵,佥称曰‘朝阳鸣凤’。及弹劾奸相严嵩,直声震天下”,皇帝降旨为王嘉宾建“豸绣坊”,滕县城内绅耆又为他们兄弟三人造“凤坊”(因四面一样,又称为四牌坊),以示褒扬。

王嘉宾,字国光,因曾在越峰山读书,故号越峰。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举。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进士。

初授太湖知县,不久提拔为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后因上疏反对宦官织造而得罪一位尚书,先后被外放为宁国府、大名府知府,后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王嘉宾在任太湖知县前后,因同少数御史大臣上书弹劾严嵩而名声大振。王嘉宾在任监察御史期间,不畏权势,敢于直言上疏,对万历皇帝挥霍国库、采购珠宝搜刮民财的行为进行劝谏。

王嘉宾任职宁国府时,有个道士募款修桥,他立即解下所系金腰带,作为桥资。大桥落成后,民众命名为“金带桥”。王嘉宾的善举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赞扬。

王元宾,字国贤。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中举,第二年中进士。初任蠡县知县,后任北京王元宾,字国贤。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中举,第二年中进士。

       

初任蠡县知县,后任北京西道监察御史。因办事认真,得罪首辅徐阶一党,被调离京城,任奉天知府。后目睹朝野腐败,危机四伏而请辞。在滕县故里建造了一座精致的房舍,题名为“晤言室”。后因园中忽然长出几株灵芝,于是更名为“茹芝园”。他每天在此读书作画、休息、会友,常与二三密友,盘桓于松树之下,谈天说地。

闲居期间,滕县知县杨承父请王元宾主修《滕县志》。他主编的《滕县志》是滕县最早的县志版本,填补了北宋以来,滕史的断代。

《山东通志》有载与同时代峄县文人贾三近友好甚密,不断往来,谈诗绘画,把盏畅饮。贾三近去世后,王元宾为其撰写墓志铭。枣庄博物馆存其实物。晚年著有《茹芝园集》 《诗经疏抄》等诗作。《大清一统志》《山东通志》《滕县志》均有传记。 

王氏家族原住滕州,先人于明末,迁人高庙,御史十代孙武进士在当地享有威名,乾隆帝为其撰写匾额,并立四个旗杆。上马台,下马台均毁于文革期间。王氏三兄弟功成名就,在枣庄、济宁一带名望极大,金腰带的故事一直被世人传颂。

(所有图: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朱思习

朱思习,笔名诗溪,中国散文网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微山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文学爱好者,小说、散文、诗词常出现报端,并多次获大奖。视文学为生命,整天挑灯涂鸦,叙写红尘阡陌,抒发人间百态,现已年逾花甲,仍耕耘不止。

音乐主编:子青

我们一直励志为文友服务到极致

图文来源:部分图文源自网络

网络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

《诗海琴声》诵读、评书专刊

诵读:   主播:子青,雪舞,伟先森,阳光,雪花飘飘。投稿可自选主播。


评书:   阳光。欢迎大家随时来稿。


投稿:   现代诗,散文,古诗词300字内20元,超过另加。

投稿专用邮箱:2933068235@qq.com
1651026042@qq.com
微信投稿:13099075051

版面编辑:Ar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