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芬蘭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性畫家 | Helene Schjerfbeck

 森雅艺术馆 2020-11-11

WEIBO:森雅艺术馆

喜马拉雅:森雅艺术馆

今日头条:森雅艺术馆

INSTAGRAM:senya_gallery

www.triceratops-design.com



Helene Schjerfbeck
(born 1862, Helsinki, Finland)

年轻的海伦·谢尔夫贝克


海伦·谢尔夫贝克(Helene Schjerfbeck)1862年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那时的芬兰还属于沙皇统治。她是芬兰最受推崇的现代主义画家之一。

谢尔夫贝克11岁就在芬兰艺术协会绘画学校学习,这所学校也是后来芬兰美术学院的前身,在1880年代,她获得艺术奖学金,前往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深造。1882年,她回到芬兰,时隔两年后,她再次亲赴法国布列塔尼进行创作,期间也经常参加巴黎的沙龙画展。在法国的一次旅途中,她偶然结识了一位英国画家并与他订婚,谢尔夫贝克因为儿时摔倒伤到臀部,因此行动略有不便,未婚夫的家人得知这个情况后取消了两人的订婚,而这位英国画家的身份至今仍是谜团。至此,谢尔夫贝克终身未婚。

谢尔夫贝克在1880年代十分高产,但之后因为在学校任教以及身体每况愈下的原因,创作开始逐渐减少。多次病患之后,她辞掉了学校的教务,在医生的建议下,和母亲一同搬到了著名疗养地许温凯市。在许温凯生活的15年期间,她几乎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甚至连赫尔辛基也没有回过。她通过书信与自己的同学朋友联系,关注艺术发展的动态只能依赖阅读报刊和书籍。由于母亲不请佣人,所以她还要承担大部分家务,因此限制了她创作的时间。1923年,母亲的不幸离世使谢尔夫贝克孤身又搬往坦米萨里生活,幸运的是,在这期间她声名鹊起,开始陆续在邻国瑞典举办各类画展,她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瑞典萨尔特舍巴登的一家温泉酒店度过的,直到她于1946年去世。

许温凯市


景色宜人的坦米萨里

谢尔夫贝克的风格深受法国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和外光派(直接在户外作画,重视光线变化,回到室内也不对画作进行修改)的影响。从她的艺术生涯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画风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简洁的蜕变,但她又不同于马蒂斯倡导的野兽派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她将精炼的线条与明快清新的色块融合,开拓出全新的风格。

在谢尔夫贝克画家生涯早期,她创作的历史题材油画像实验性和现代派以及法国的自然主义一样,被认为是男性画家专属的领域,因此当时她并没有被学术界看好。

谢尔夫贝克早期历史写实主义画作







































谢尔夫贝克热爱文学,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和兰波都是她推崇的文学家和诗人,这些人物的作品描述的都是人类的潜意识与非理性的部分,这也是谢尔夫贝克最为关注的方向。

在谢尔夫贝克长达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她先从委婉的现实主义转向自然主义,然后过渡到略微的表现主义和印象派,直到创作后期独树一帜的简约风格。

《康复者》油画 1888年

谢尔夫贝克在简约风格之前所创作的《康复者》,这是她在康沃尔郡的圣艾夫斯所画。她在这幅作品中采用了自然主义的清新明快画风,同时吸取了北欧象征主义所特有的昏暗光线和柔和色彩,画面十分和谐。

《康复者》成功在巴黎的沙龙展览上展出,画面里正在康复中的小女孩儿坐在有软垫的藤椅上,她手中拿着一支刚发芽的树枝,象征着病魔已被战胜。这件作品深受芬兰人民的喜爱,在2006年芬兰国家美术馆举办的“芬兰国画”投票评选中,高居第二位。


《舞鞋》,油画,1882年

《舞鞋》是谢尔夫贝克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她为这个主题所做的版画也为她带来了一定的国际声誉。这件现实主义风格的画作反映出她在巴黎求学时受到的影响。她表达了对印象派中爱德华·马奈、埃德加·德加、贝尔特·莫里索和玛丽·卡萨特的景仰和效仿。


《喂小妹妹的男孩》,油画,1883年 

这幅《喂小妹妹的男孩》是谢尔夫贝克在法国布列塔尼时所创作的具有自然主义风格的画作,它也被认为是芬兰现代主义绘画的开篇之作。画中的男孩相比于同时代人看起来有些丑陋和粗糙,但却别具质感。

她的画风在1890年代出现了新的变化,线条变得敏感而灵动,颜色运用得更加简约自如,绘画的主题也转向了亲密关系与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她开始逐步走向现代主义绘画之路。

因为身体原因,在1880年代后她很少旅行,但在1894年她前往维也纳和佛罗伦萨临摹经典画作,以此为芬兰艺术协会筹建博物馆。当时由于象征主义的兴起,意大利成为了芬兰艺术家们推崇的目的地。在这期间,谢尔夫贝克绘制了祭坛画和另一件知名作品《教会群众》。


《教会群众》,油画,1900

谢尔夫贝克的作品在1900年代前很少得到大众的共鸣,直到1913年,画廊商人约斯塔·斯滕曼看到了她画作的潜质,并支付月工资把她聘为画廊签约画家,至此谢尔夫贝克的艺术生涯才算真正走向正轨。

谢尔夫贝克人生中的另一位贵人则是艺术评论家、作家及画家埃伊纳尔·雷乌泰尔,他们在1915年相识。雷乌泰尔直到她的生命后期都是她的亲密朋友和精神支柱。雷乌泰尔写了不少有关谢尔夫贝克的文章和书籍,谢尔夫贝克也给他写了超过1100封信件或明信片。他们经常一起作画并研究外国的艺术杂志和书籍,互相学习进步。在1951年,雷乌泰尔终于出版了谢尔夫贝克的生平传记。

1917年,约斯塔·斯滕曼帮她策划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展,这个阶段她也开始更多的接触到现代艺术,在赫尔辛基她看到过塞尚、保罗·高更、亨利·马蒂斯、奥通·弗里耶兹等人的作品。通过书籍和报刊,她也对梵高、奥诺雷·杜米埃和孔斯唐坦·吉的作品产生兴趣。

谢尔夫贝克在1900年代转向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可能是受到日本美学的影响,她开始创作一些灰色调和色彩极为朴素的作品,她也有意识的在自己的自画像中作出新的诠释。从1878年就开始创作的自画像系列展示了一个女人的衰老过程,艺术家的美貌渐渐消逝直到荡然无存,她的绘画语言也从柔美简约趋向强烈极端。在最后一张自画像中,她把自己的脸庞刻画的极度不对称,甚至看上去就像简化的骷髅。


各个时期的自画像






















最后一幅自画像如骷髅般恐怖


《金发女孩》,油画,1916年

《金发女孩》是谢尔夫贝克后期风格成熟的代表作,它基于法国现代主义风格。在2015年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这件作品拍卖出86.9万英镑的价格,这在芬兰艺术家中极为罕见。

除了历史题材和人物肖像画之外,谢尔夫贝克也创作过少量的风景和静物画作。





































谢尔夫贝克后期的作品已经明显的具有强烈的简约风格。







































































































谢尔夫贝克对于北欧艺术以及欧洲美术史的重要性直到最近十年才被重新挖掘和重视,2012年为了纪念谢尔夫贝克诞辰150周年,芬兰特别发行了纪念版两欧元,并在坦米萨里博物馆开放展示谢尔夫贝克的艺术生涯和设置永久性展览。

2010年芬兰推出的纪念谢尔夫贝克的两欧元

埃伊纳尔·雷乌泰尔在为谢尔夫贝克所写的传记中曾提到,谢尔夫贝克是一个脆弱并饱受痛苦的人,她终身未婚,多半时间与母亲相依为命,晚年在偏僻宁静的小镇独居,远离朋友和都市。我想,她的生活加上她全部的画作,就是她一生最好的作品。





让我们铭记这个名字——海伦·谢尔夫贝克,

芬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画家。



谢尔夫贝克的墓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