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flsd 2020-11-11

这是一类形成于戈壁沙漠腹地,由于风的作用力所产出的风成奇石。它是由亿万年前生成于地下深处的玛璃、碧玉、玉以及硅质岩、硅质条带白云岩等,历经剧烈地壳变动而剥蚀暴露地表,又经千百万年大漠风沙的吹蚀磨砺,软弱部分渐被风蚀殆尽,遗留下钢筋铁骨般的硅质部分而形成。风化奇石石质细密坚硬,表面光滑可鉴,色彩艳丽,奇形怪状。有的表面还披覆褐黑油亮的沙漠漆,更使其别具一番韵色。其尺寸一般5~30厘米,大者达0.5米。大漠风成石属崇形类奇石,但它的石质多为珍贵的玉石,这是那些著称华夏、蜚声海外的灵璧石、太湖石等造型石所不及的。可见,这是一类风格独特、不可多得的天然瑰宝。

大漠风成石原石虽均为硅质成分,惟因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之差异,又使其呈现彼此有别的多种风格特色。据此,笔者将其分为:玛瑙、碧玉造型石、玉髓造型石、菊花石和千层石4类:

(一)玛瑙、碧玉造型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玛瑙、碧玉分别由隐晶质和微晶质二氧化硅组成,质地细腻坚硬,莫氏硬度7度。玛瑙造型石可呈灰、红、紫、黑、白等单色,但通常一色为主,间含其他颜色。由于内部构造的差异,玛瑙可呈块状、缟状、角砾状、葡萄状等多种,这不但使此类奇石在颜色搭配上,而且在造型上多姿多采。碧玉造型石一般呈红、褐红、绿、黄等色。常见玛瑙和碧玉于一石上共体连生。此类奇石造型粗犷、刚健,外表圆润、光洁。其造型既受形成时的火山岩气孔、空洞形状制约,亦受原石构造及后期风化磨砺影响。它们常呈种种奇美大方的造型,而出神入化,有时则形成维妙维肖、趣味横生的各种象形石。

(二)玉髓造型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此类造型石由玉髓组成,石色或赭褐,或酱紫,或黄,凝重古朴,质细而坚,击之金声。体态瘦、透、漏,富于曲线变换,造型奇特,玲珑典雅,可与灵璧石相媲美。

(三)菊花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这是由一种呈错叠交织构造的硅质矿物组成的造型石,通常呈乳白,乳黄色,亦有黑、红、褐等色。造型嵯峨,复杂多变。在风沙抛光的石面上,由板条状矿物构成的菊花状、骨架状,纹理清晰可辨,状似石花。这类风成菊花石从颜色、硬度、矿物组成到成因、造型风格上,均与湖南菊花石週然有别。

(四)千层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石奇为贵-西夏大漠“风成石”


它属纹理岩造型石,它的原岩是10亿年前大海中沉积的硅质条带白云岩,石中微透明的白色硅质条带与蓝灰色的白云岩相间排列,频繁更迭,构成细密华美的层状韵律。由于韵律层中石质软硬相间,亿万年大自然的差异风化和风蚀打磨,从而造就了外形参差错落、奇异俏美、千姿百态而又表面十分光洁的千层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