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桑树,褐斑病能降低桑叶产量和品质,5种措施可综合防治

 农民的小帮手 2020-11-11
近年来,随着养蚕业的快速发展,种植桑树的人群在不断增多,桑园面积在逐渐扩大,提高产量和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在桑树种植过程中,会有一些病害发生,影响桑树的正常生长,本篇内容要说的褐斑病就是其一,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找到褐斑病发病的原因,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是农户们的当务之急。
桑树褐斑病,在不同地区又被称为“焦斑病”、“烂叶病”,是桑树种植过程中主要的叶部病害之一,病原物属于真菌中的半知菌类,褐斑病从春季开始一直到秋季,都能发病,尤其是秋季发病比较严重,据统计,该病害发生普遍,绝大多数的桑园都有发生,危害较轻的情况下,桑园的发病率在20%-30%左右,严重的情况下,发病率能达到90%,导致桑叶大幅度的减产,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

一、桑树褐斑病危害症状
桑树的嫩叶相对比较容易感染褐斑病,正反两面会出现病斑,刚开始染病时,叶片上会有小斑点,颜色为淡褐色,呈水渍状,在小斑点周围的叶片颜色变黄,随着病害的严重,小斑点逐渐变大成病斑,呈不规则形状,直径大概2-10mm,大小不等,轮廓清晰,中间为褐色或灰色,边缘为暗褐色。
遇到连阴雨天气,病斑吸水膨胀,随后遇到晴天,病斑会破裂,破裂后这些病斑会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焦,出现烂叶,同时病叶枯萎,最终腐烂落叶。
二、这些患褐斑病的叶片还能喂蚕吗?
2.1、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斑点,但是面积不大,而且数量不多,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患病的叶片也可以喂蚕。
2.2、如果是受害比较严重的叶片,病斑大、数量多,叶片枯萎、腐烂,提前掉落的桑叶,质量不合格,是不能养蚕的。
三、桑褐斑病病原
桑褐斑病的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形态由分生孢子盘、在盘上丛生的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的分生孢子三部分组成。
桑褐斑病病菌主要靠桑园中落叶上的分生孢子盘越冬,等到第二年温度适宜后,这些分生孢子盘会重新产生分生孢子,经过风、雨、昆虫等传播途径,感染新生的桑叶,另外,这些当年病叶中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再次侵染,也就是可循环侵染,给预防和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桑褐斑病发病规律
4.1、高温多湿容易发病
高温多湿的气候利于褐斑病的发生,尤其是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7-9月份期间,降雨较多,再加上温度大,发病情况多而且比较严重。
4.2、品种差异
桑树的品种有多种,不同的品种,对于褐斑病的抗性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叶片光滑、叶肉厚并且角质层比较厚的品种,相对来说抗病性会强,相反,红皮大种、白条桑、小官桑等品种,容易感染褐斑病。
4.3、出现积水的桑园容易发病
有些桑园地势比较低,或者是排水不良的桑园,以及在池塘、水塘周边种植的桑树,容易出现积水,导致田间湿度变大,褐斑病的发生比较严重。
五、桑褐斑病发生原因
5.1、氮肥过多
种植桑树过程中,只注重氮肥的施用,而且过量使用,6月份的时候,容易出现旺长,而旺长的桑树,叶片之间会互相遮蔽,导致叶片大但是很薄,茎杆细弱,容易感染褐斑病,另外,还会导致细胞壁较薄,降低桑叶中的含糖量,影响叶片的质量。
5.2、种植过密
有些农户在种植桑树过程中,想达到更高的产量,种植过程中栽种过密,导致田间的通风性、透光性较差(光照不充足、空气流通性不好),容易感染褐斑病。
5.3、施肥不均衡
不少种植户在种植桑树过程中,会采取一次性施肥的措施,并且主要是氮肥,缺少其他的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营养比例失调,自身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褐斑病。
5.4、引进感染病害的品种
目前,随着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大,一些地区会从外部引起桑树品种,导致一些带菌的苗木或者是一些容易感染病害的品种被引进,进而在当地进行传播感染危害。
六、桑褐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6.1、选择栽种抗病性比较强的品种
可以选择种植叶表光滑、角质层比较厚的品种,由于区域不同,品种会有差异性,大家要因地制宜。
6.2、清除病原
如果某个桑园中已经出现了褐斑病,那么带有病斑的叶片会成为次年侵染的病原,因此,做好清除病原工作很重要,可以选择在越冬前彻底清理桑园中掉落的病叶。
6.3、剪掉病梢
对于已经感染褐斑病的桑树,剪掉病梢也是很好的防治措施,可以将病枝、弱枝以及被虫咬过的树枝剪掉,并且带出桑园集中处理。
6.4、合理施肥
桑园中,除了氮肥的施用外,还要注重磷肥、钾肥以及有机肥的增施,提高桑树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6.5、药剂防治
在桑树褐斑病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比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者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根据防治效果,中间间隔7-10天可再次喷施。

综上所述,为了让农户们获取优质高产的桑叶,针对桑树褐斑病的发病原因、危害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一定要掌握,保证桑园的经济效益,提高自己的收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