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等于“出暑”吗?如果二者同义,为何不说“出暑”?

 农民的小帮手 2020-11-11
明日就是处暑节气了,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上把“处暑”称之为“出暑”,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暑”节气呢?
关于上述问题,笔者在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不少朋友有同样的疑问,下面说说为什么用“处”而不是“出”。
“处”的含义有很多,比如有居住、交往、置身在、处置、处罚等含义,但是,它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停止的意思,而处暑里面的处,用的就是停止的意思,处暑意思是即将停止暑热。
处暑节气以后,代表炎热的天气进入尾声,即将停止暑热,但不代表后续没有了炎热的天气,一方面今年的“三伏天”还未过去,另外一方面,受“秋老虎”的影响,处暑之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不过早晚的温度已有所降低,只是中午时候,还有30度以上的高温。
而“出”的含义,最直观的意思就是出去,如果说“出暑”,则代表炎热的天气已停止,今年剩余的时间已无高温天气,这种说法和实际的天气情况有出入。因此,从这点角度来看,说“处暑”而不说“出暑”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有些网友对此有其他的看法,看到有网友说,用“处”这个字,并没有特别的含义,只不过当时写的时候,写成了“处”,然后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也有网友说,如果当时“处”、“出”都不用,而用其他的字,是不是就该解释为何用其他字了?网友们各抒己见,观点不一样,这也是正常的。
撇开“字”的争论,在民间,关于处暑,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在广东、广西等地,有煲药茶的习俗,因为,处暑过后还会持续闷热,通过煲药茶来解暑热;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区域来说,会有“开渔节”的习俗,因为处暑以后,是禁渔期的结束,渔民们会开船出海捕鱼;另外还有“出游迎秋”的习俗活动,处暑以后,秋意渐浓,是迎秋赏景的好季节,区域不同,习俗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而从农业种植角度分析,关于处暑也有很多的农谚,比如“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等等,该管理的要及时管理,该收获的要及时收获,不要误了农时。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是“处暑”而不是“出暑”的相关内容,最后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除了上述说法外,关于此,你还有其他的观点吗?为什么用“处”而不用“出”呢?
【感谢您看到这里,大家能帮我点一下右下方的【在看】和【】嘛,谢谢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