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人术:判断一个人层次的高低,只需要看这三个地方是否干净

 唯晨说 2020-11-12

文/唯晨

一个人的变老,是从攒塑料袋开始的。

“老”是个不怎么好听的词,说一个人老了,就好像在说一个人思想落后,行为古板一般,所以没有人喜欢被人说“老了”,大家相互之间的恭维也是“您又年轻了”“看着不像这么大岁数”“您还年轻着呢”等等。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人群中潜在的除了年龄的划分,还有层次的划分,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层次低,这和承认别人优秀很难是一样的心理。

人的本性总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自身的优点。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极简,这并不仅仅是断舍离那般简单,更多的是做事态度和心灵上的进步。毕竟,简单并不是简陋,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生活方式。

判断一个人层次的高低,其实比较简单,层次越高的人越干净,只需要看这三个地方是否干净便可稍作预判。

01眼神清澈,内心干净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老人家说了这么一大段,总结下来也就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心的善恶可以通过眼睛来判断。

一个人层次的高低并不会被财富所左右,财富所能影响的只是生活水平的高低,层次的高低要对比的还是内在的东西。

眼神清澈之人,内心必定也很干净。干净大概是对一个人的极高评价,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舒适感。

只要你稍作留心就会发现,那些层次高的人,眼底总是好似含着星河,神采奕奕充满温暖,而低层次之人的眼眸常常蒙着一层灰暗,看不清亦看不懂,不知是伤感还是无感。

契诃夫曾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

人,最可贵的莫过于拥有一颗干净的心,内心干净的人对万物都怀着天然的慈悲,会真诚地对待遇到的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事光明,做人磊落。

02少有杂物,住所干净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越是家庭环境脏乱差的人其家庭成员的“运势”越不好,并且长期生活在乱糟糟环境中的人情绪明显暴躁,动不动就会同身边的人发生争吵。

断舍离讲断掉不切实际的愿望,舍弃没有用处的东西,离开已经变质了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从事物到人际关系,我们都需要不停地“更新”。

说起来更新,这是一个对很多人来说极难的问题,因为它意味着舍弃。

人性注定是贪婪的,一方面是对已拥有的事物产生了感情,另一方面是不舍得放下曾经拥有的利益。哪怕它已经毫无价值,仍旧不舍得丢掉,总会有个声音出现在脑海里:“说不定哪天还用得着。”

殊不知,杂乱无章的环境会给人一种压迫感,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情绪,这种心理作用是悄然发生的,很难控制。

那些身边少有杂物,住所干净的人,通常情况下层次不会太低。

03温文尔雅,语言干净

每个人都拥有一张无法改变的名片,那便是他的容貌和气质,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人们往往会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去分类自己接触到的每一个人。

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除了外貌便是言语,有的人一开口给人别样的清爽感,有的人一开口留给对方的只有失望。

这就是为什么,老祖宗会说:“人不可貌相。”不是所有看起来高层次的人都拥有干净的思想,那些张口便说脏话的人,哪怕外表再怎么漂亮也抵不过发于心出于口的没教养。

高层次的人懂得沉默的道理,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能讲的事情不讲,这是智慧亦是教养。

语言干净的人会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即便所遭遇的事情再怎么不公也不会张口骂娘,这不是只靠隐忍就能做得到,更多的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温文尔雅的人态度温和,举止端庄,不浮躁更不急于求成,坦然是他们的常态,善良是他们处世的姿态。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