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八旬艺术家鲁石: 鹰击长空绘初心

 柠檬猪nyzbh9re 2020-11-12

画完最后一枝芦苇,鲁石满意地停下了笔——宽5米、高2米的《草原之秋》终于完工了。

记者采访时,这幅画就挂在他家画室的墙上,特别醒目——不仅因为尺幅巨大,还因为画中12只神态各异的仙鹤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

点击加载图片

鲁石今年83岁,鹤发童颜,年轻得让人以为他刚过六十。完成《草原之秋》这样的大幅画,从构思、打草稿、动笔再到题款,他花了1周。“我多次深入草原写生。每次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就多一份。”鲁石告诉记者,“画家必须热爱生活。把自己眼中的美景画出来,并且传递给广大人民,这就是我作为艺术家的初心和责任。”

行程4万公里写生,传递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采访前,记者打听了下:近几年在收藏界,鲁石花鸟作品的行情一路看涨,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均收藏其作品;多幅作品被著名港商霍英东收藏。

点击加载图片

风声听竹韵

究其原因,有人说他作为著名浙派画家,无论是大幅作品,还是精妙小品,在形神视觉的把握和精神气象的开发上,都体现了一种对时代的回应与感召。

也有人说,鲁石是能“入画”的。在他笔下,无论竹子、梅花、枇杷、牡丹……每一件作品,都能鲜明地感觉到一种画面之外的强大力量。简言之,作品中都是鲁石“人”的在场。

也许,这就是画家鲁石的艺术魅力。

点击加载图片

独俦秋风

细细了解,记者才发现:这些,可能都跟他独特的写生经历有关。50多年来,他行程4万公里,踏遍祖国大好河山,用手中画笔,一遍遍描绘着他心中的惊喜与热爱。

就说草原吧。

2004年夏天,他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那年雨水特别多,不过草倒也长得最好,有的都高到腰部了。因为下雨,路也不好走,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时道路实在泥泞导致车轮打滑,我们就干脆停下来多画几张写生。”鲁石调皮地笑着说,“不过雨水多对草原也有好处,牛羊马成群,处处是写生创作素材。”

2012年,鲁石来到锡林郭勒大草原。“到处是奇花异草,美得让人流连忘返!”鲁石说。也是在那里,他看到了一束束白色的小花——干枝梅,一望无际;还有随手可摘的野韭菜花。当然,他还见到了难得一见的草原狼。

2016年,鲁石79岁时去了天路张北大草原。这次,他印象最深的是梯田和风车。“塞北梯田,夏天时还只有翠绿色的单一,但依然能看得见分明的层次。一层层梯田,就那样静静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鲁石说,“还有风车(指风力发电机),一座座高高耸立沿着天路蔓延开来,占满了人的整个视线。我们就不停地画呀画呀……”

也因了这些草原经历,如今鲁石画起草原题材来仍然信手拈来,熟悉得就像久违的朋友。

世园会旁当起“花农”,将写生进行到底

10年前,鲁石在北京市延庆区小丰营村购置了一处房产,从此过起了时尚的旅居退休生活:春秋住杭州,冬夏来北京。

“我家园子不小,共有2亩左右。在园子里种种菜、养养花、浇浇水、施施肥、捉捉虫……这样的轻闲农活,很适合在画画之余做做,也是一种锻炼嘛!”鲁石说。

点击加载图片

鲁石在院子里劳动

他热爱劳动。每天上午画画、下午在园子里劳作,是他现时的生活写照。几年时间,他把院子收拾成了菜园、花园和果园,一个特别的用处是便于写生观察。

记者在他家园子里转了一圈。深秋的北京,他家除了白菜、茄子、辣椒、豆角、土豆等蔬菜能自给自足,扑面而来的就是牡丹、紫藤、金银花、锈球花、兰花、月季、海棠等花卉,还有樱桃、杏子、苹果、李子、山楂、梨等果树。“每年自5月开始,我家便成了花的海洋。后面接茬的,就是各式脆甜的水果。”鲁石自豪地告诉记者。

点击加载图片

牡丹

自然,最多的还是“花中之王”牡丹。10月13日下午,鲁石扛起锄头,兴致勃勃在自家园子里种下了50株牡丹苗。至此,他家园子里已有牡丹150多株,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家庭牡丹园”。

小丰营村距离北京世园会仅2公里。为此,他对朋友们开玩笑说:“这个园子是世园会的‘补充’。”

鲁石是土生土长的山东郓城人。郓城县隶属“牡丹之乡”荷泽地区,他家的牡丹自然也来自荷泽。如今,他家院子里的牡丹品种也多,有魏紫、赵粉、姚黄、二乔、洛阳红、酒醉贵妃、青龙卧墨池……鲁石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一边告诉记者不同品种的牡丹绽放时是什么颜色的花朵。

点击加载图片

牡丹

特别是今年春天因为疫情,鲁石被困在北京的家中。但他却每天怡然自得地观察各种花卉、果树,忙得不亦乐乎。园子里的植物便是他丰富的绘画创作素材。

“就说牡丹花吧,黄的、绿的、蓝的、红的,红又可分肉红、深红、银红、粉红等色。在牡丹盛开的20多天花期里,我每天写生那个兴奋呀!”他哈哈笑着说,“栽种时,我们就有意识让它们有些生活在向阳的地方,有些处在树荫底下。温度不同,开花的时间也不同。这样人为地延长花期,我的写生观察期就更充足了。这大概就是当‘花农’的乐趣吧!”

点击加载图片

小院即景

一幅《春姑娘来迟了》,潘天寿便把他招进了浙江美院

鲁石,原名杜广濂,又作杜冰,196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并曾受到李苦禅、吴作人、赖少奇、王个簃等大师的指点。

此前,鲁石是驾驶过战斗机的“蓝天雄鹰”。1955年中学毕业后,鲁石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9航校;后分配至周水子机场,曾多次驾机执行对空防御任务。因在训练中受伤,1961年他考入了浙江美术学院。

点击加载图片

鲁石书法

记者好奇地问他:“现在的孩子考美院,美术专业课都是受过训练的。您的美术基础是谁教的呀?”

“我母亲会剪纸,也会刺绣。我小时候,可能受她的影响比较大吧。”他回答。

在鲁石的印象里,母亲会剪好多花样,有窗花、灯笼、人物和各种动物;也会绣他和弟弟们穿的“虎头鞋”。“在母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喜欢画画,也爱思考。5岁时,我就经常在灯笼上画画,自己琢磨画什么。小伙伴们也都喜欢我的画,他们经常主动把灯笼拿出来让我帮忙画……”

点击加载图片

鹭鸶

这种爱思考的好习惯,可让他在考美院时起了关键作用。

那年,浙江美院在上海、杭州、济南、福州等地设立了考点,面向全国招生。“我在济南考点报了名,当时浙美在济南共招4人,但报名人数有500多。”鲁石回忆说。

那年,美术考试命题是《抗旱》。“看到这个命题,我就开始想了:到底画些什么才能出奇出新呢?别的同学很快动手在画了,有画挑水的有画端盆的,还有画抽水的,形形色色画什么的都有。我却一直在思考,搞得主考官老师都忍不住走过来敲敲我的桌子,示意我快点动手。”鲁石说,“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左右,我思考完毕,开始快速画了起来。”

鲁石画了一个小姑娘,手里拿个花洒向下在洒水,脚下踩着一片云,题目是《春姑娘来迟了》。“据说审卷时,这幅画被潘天寿发现后,当即拍板收下了我。”鲁石说,“我很幸运,从此成为浙江美术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也是我们村庄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点击加载图片

春姑娘来迟了

指导老师,就是一个“大咖天团”

鲁石读的是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专业。如今看来,教授他专业课的老师,个个都是中国现代绘画界响当当的大咖级人物: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还有李苦禅、吴作人、赖少奇、王个簃等大师,也都指点过他。

点击加载图片

年年有余

至今,在与鲁石的叨嗑中,听他讲“大咖天团”当年对他的指导,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老师们都住在南山路学校旁边的教师宿舍,出校门50米就到,经常在周末时叫我去家里学画,非常方便。”鲁石说,“每逢周末,我就轮流到这些老师家去看他们画画,受益匪浅。有时还能打个牙祭,印象深刻。”

在他的记忆里,每位老师的教授风格都不一样。

点击加载图片

寿石梅花香雪海(局部)

当时潘天寿先生是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先生家是他去得最勤最多的。“潘先生很忙,周日时只要他在家,就会叫我去家里。”鲁石说,潘先生不仅教他用墨、用色、用笔等绘画技巧,也传授他做人做事的方法。

“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选择艺术,就要毕生努力。”“名利犹如长江水,滚滚东流不复返。一个画家,要有真本事,才能在历史上立足。”

……

这些,都是潘先生反反复复教育他的。“斯人已逝,言犹在耳啊!”鲁石说。

说起李苦禅帮他改鹰,鲁石也记忆犹新。“苦禅先生和潘先生私交甚笃。潘先生一直说我画的鹰很凶、很可怕。1963年,有次苦禅先生从北京来杭州探望潘先生时,潘先生就请他来帮我看一下。然后,苦禅先生就过来找我,帮我改了鹰的眼睛——从圆的改成三角形的。从此,我画的老鹰,眼睛都是苦禅先生教我的那样,既有威严也非常可爱。”

点击加载图片

蜻蜓红叶

鲁石的作品,美术界评价:其画风豪放雄浑,画面绚烂强烈,于传统中求新求变,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对此,鲁石却说:“这是与诸位先生对我的教导有关。”

鲁石去诸乐三、吴茀之两位先生家中时,基本就是站在旁边安静地看先生们画画,看他们造型架构、运笔着色,不说话也不走动。“我画中的雄浑大气、洒脱造型,受之两位先生甚多。”鲁石说,有时画画之余,吴茀之还会让他们陪着去柳浪闻莺的西湖边散步,一路上谈的自然还是画画。

“有次吴先生告诉我:‘西湖很美,但画起来却很难,因为画家不可能画得比西湖自身还要美。所以自古以来,表现西湖的画很少。’我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啊。”鲁石说,“先生们都不画西湖。我在杭州住了50多年,更不敢动手画西湖了!”

点击加载图片

草原之夜(局部)

从陆抑非这儿,鲁石体悟更深的是色彩韵味。“陆师母为人极好,有时晚上也让我们去他们家看陆先生画画、用色。”

陆抑非擅长小写意,鲁石曾跟着他出外写生过2次——一次是去杭州西山花圃写生牡丹,另一次则去了灵峰画梅花。“我至今喜欢户外写生,也是受陆先生的写生教诲影响颇深哪。”

“美院同学中,梅花数我画得最好。所以陆先生但凡遇到有关梅花主题的写生或者笔会,都会带着我去。”鲁石还记得很清楚,有次在余杭超山梅花园的笔会,陆先生就带了他去参加。也是在那次聚会时,陆先生毫不吝啬地表扬鲁石:“嗯,不错。你的梅花很有前途,枝干穿插很漂亮!”

点击加载图片

累累满枝赛黄金

鲁石告诉记者,至今想来,也是在与“大咖天团”的诸位先生们一次次接触中,先生们那一颗颗热爱生活并以作品鼓舞人民的赤子之心,潜移默化间根植于鲁石的内心深处。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鲁石表示,“艺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我将为之继续在画纸上耕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