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云锦居士 2020-11-12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作者:赵辉)探明华夏文化源头,破解中华文明历史,是“夏朝与诗经研究”的历史责任与文化使命!为此,笔者将坚持不懈,排除万难为华夏民族呈现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破解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与文化发展中的关键点、关键事件、关键事物。

我们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断,是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中断的文明。那么,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载体能够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延绵不断地传承、发展,催生出辉煌独特的中华文明?今天,笔者将为您破解这一中华文化的历史谜团。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在人类文明、文化、文字诞生之前,舞蹈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诞生的重要事件。世界上许多民族没有城市、没有青铜器、没有文字,但却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舞蹈,是识别民族、氏族最本源的文化要素。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文化,是一个独特民族的标识与图腾,在此基础上,诞生了独特的各个民族文化。华夏民族的文化,与其独特的舞蹈文化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华夏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关键所在,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华夏文化的其他要素,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认同。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在夏文化的研究中,对“夏”字的阐释,汉许慎《说文解字五下夂部》:,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两手,夂两足也。按照这种解释,夏字是一个正面完整的人形,属于象形字;戴侗《六书故卷八夏》云:伯氏云,夏舞也。臼象者手容,夂象舞者足容也。按古有夏舞,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所谓夏者,即九夏之义。夏之本意应为人歌舞之形,以后又引伸为舞乐,故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九夏即九种舞乐。综合历代研究者,关于夏字有三种解释:夏,中国之人也;夏,舞也;夏,大也。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本文重点讨论“夏,舞也”,通过历史文献,各家的研究结论,笔者对《诗经》的研究以及当今民俗歌舞的研究,还原夏王朝、夏文化、夏舞的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历史。

《淮南子·卷十·缪称训》记载:“忠信形于内,感动应于外,故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竹书纪年》记载:“(帝启)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时期,“禹伐三苗”历史事件,就是大禹通过跳一种舞蹈,感动了三苗从而“化干戈为玉帛”,统一了三苗地区;帝启也是一个喜欢跳舞之人,舞蹈显然已经成为夏人的标志。“夏,舞也”的研究结论,显然是正确的,是有着历史文化传统的。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那么,夏人之舞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舞蹈呢?一般研究认为,“万舞”就是夏人所跳的舞蹈。

对于“万舞”,《毛诗正义》卷二之三〈国风·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汉·毛亨传解释为:「简,大也。方,四方也。将,行也。以干羽为万舞,用之宗庙山川。故言于四方。」汉·郑玄笺:「万,舞名也。……以万者舞之总名,干戚与羽籥皆是,故云以干羽为万舞。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万舞”作为古代记载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毛传:“以干羽为万舞,用之宗庙山川。” 陈奂传疏:“干舞有干与戚,羽舞有羽与旄,曰干曰羽者举一器以立言也。干舞,武舞;羽舞,文舞。曰万者又兼二舞以为名也。”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当我们对“万舞”有了这么一点基本认识时,一定对这种舞蹈产生于什么地方、流传于什么地方感兴趣,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呢?它究竟与夏王朝、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万舞”对夏王朝、夏文化的研究以及破解华夏民族、华夏文化、中华文明有着怎样的关键作用?

对夏王朝、夏文化的研究,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与考古研究的重点。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夏王朝与夏时期是历史文化累层叠加的产物,夏王朝与夏文化在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但是,笔者要说,历史文化累层叠加效应是存在,但还有一种历史文化累层消减现象,在历史政治文化中心变迁时,将夏王朝与夏文化的地理存在累层隐匿消减,成为我们今天夏文化研究的巨大难题。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夏王朝的真实存在与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还是主流学者的共识,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工作,只能是对夏王朝夏文化在历史文化累层隐匿消减后的信息,找出蛛丝马迹,进行一一显影、还原。田野考古遗址是显影、还原夏文化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华夏悠久、传承不断的文化,是另一种可靠的研究方法。“万舞”正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万舞”我们已经不知所踪,但“万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雅”,就是《诗经》中的“小雅”“大雅”的“雅”。“雅”字的一种含义就是指周代的万舞,因此,我们可以将《诗经》中的“雅”理解为“万舞”,通过对《诗经》中“雅”的解读,确定“万舞”“雅”的具体地理所在。

《诗·小雅·鼓锺》:“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通过对《诗·小雅·鼓锺》的解读、研究,我们可以非常确定地得出结论:做为“万舞”的代名词“雅”,就产生、传承、流传于淮河沿岸的“南”方;“万舞”是淮河沿岸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舞蹈;“南”是以淮河涂山为中心的地区。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汉·毛亨传解释为:「简,大也;方,四方也;将,行也。以干羽为万舞,用之宗庙山川,故言于四方」。在淮河涂山之北,有一条河流,名夏水北淝河;在北淝河中游,有一河中湖,名四方湖;在四方湖之阳,有一古代城池遗址,名古城;四方湖古城人民流传一种民间舞蹈,名花鼓灯舞蹈。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花鼓灯舞蹈,相传于夏代大禹时期,以锣鼓为乐器,是淮河沿岸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花鼓灯舞蹈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民族的代表舞蹈,虽然这并不为当今汉族人所共知,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我们尊崇文化的传承性,民俗在民间流传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当今流传于淮河沿岸的民间歌舞——花鼓灯舞蹈,就是《诗经》与夏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万舞”;历史记载中的“万舞”,古今辉映,古今对比,就是今天流传于淮河地区的花鼓灯舞蹈。夏文化不是无踪可寻,它就存在于我们现今的世界!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当代考古人曹云定,在其论文《古文夏字考——夏朝存在的文字见证》中,对《诗·小雅·鼓锺》的“以雅以南,以籥不僭”论述:“不少学者如刘台拱、梁启超等都主张雅即夏,这是有道理的。雅与夏通早见于先秦文献,如《荀子荣辱》: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而《儒效》则作:居楚丽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此乃雅夏相通之证。孙作云力主雅为夏。他说:《小雅·鼓锺》篇说的以雅以南,也就是以夏以南,这个雅字也指夏,在此指周乐今编钟铭文确有台(以)(夏)台(以)南之语,证实孙氏之说完全正确。

夏文化研究新成果,华夏文化源头的万舞终于确认,传承至今

如此看来,当今考古界并不缺乏真知灼见之人,只是缺乏打破传统认知的魄力,缺乏打破夏文化研究黄河中原说的胆识,缺乏海纳百川的胸怀,缺乏蚕蛹化蝶的勇气。本以为笔者能将“以雅以南”的“雅”确认为“万舞”的别名,确认“万舞”为淮河涂山地区传承的民间舞蹈花鼓灯,已经是很大的夏文化研究突破。原来已经有考古前辈,早已论证了“雅”即“夏”,“以雅以南”也就是夏人、夏王朝、夏文化、夏舞蹈即存在于淮河涂山的“南”方、夏水北淝河的“四方”湖古城。“以雅以南”“方将万舞”与今天的淮河花鼓灯舞蹈,古今辉映,穿越时空,再现夏文化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