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这样的电影成为日常,国产片才有希望

 抽屉电影 2020-11-12

国产电影从好变成更好,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路途,但是从好变差,变得更差,这短时间内完全可以实现。观众是有记忆的,观众的记忆可以对眼下上映的电影进行评论评价。因此,好的电影会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地位,同样的,烂片也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虽然国产电影近几年大有回光之势,然而事实上这种回光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我们主动寻求改变的,而是观众开始变得更加理智了。

不好就是不好,我会用脚投票。国产电影自从开始进入烂片时代后,就有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影片中出现的场景慢慢的脱离实际。最典型的例子就在于电影的着眼点已经不是普通人的生活了,而是一种形而上的幻象。

我们幻想着自己是商业巨头孩子,幻想着自己是一个只有理想没有丝毫实际的青年,甚至与我们幻想着刚一毕业就能年薪百万。

我们幻想着我们的幻想,然而现实却依旧在身边,从影片中展现出来的“现实”却非常不多见。国产电影在不接地气这个问题上犯了很多的错误,电影人们误认为自己想到的就是大家想到的,但是却不知道真正的普通人到底该怎么想。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一个普通人怎么想的故事,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接地气的故事,然而朝着这个方向开始走了以后,这个故事的势头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老大不小》说的就是普通人的普通故事,三十而立的哥哥,正值青春期的弟弟以及身患绝症离世的父亲的普通生活。这个住在北京大杂院的一家三口的生活忙碌而充实。然而父亲的患病离世却让这个家雪上加霜。

哥哥被公司辞退只能送外卖,当代驾身兼数职。而弟弟原本就是同父异母,不但这样,他刚刚处于青春期,非常叛逆,且整天惹是生非。父亲走后,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哥哥身上,作为长子,作为一家之主,哥哥究竟该怎么活下去,这是影片所要展示的。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个故事的优点在于将我们的视线慢慢的拉回到了一个平均值,一个距离我们实际生活稍微近了一些的地方,这是让很多人觉得亲近的举动。

我们的电影从业者太多了,他们在资本的指导下,渐渐的让自己的审美以及品味脱离了实际。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作品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于将普通人变得“不普通”。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生活水平上的拔高,然而事实上,我们从电影中所看到的以及从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落差如果太大的话,对于作品本身以及对于观众而言都是失败的。

好的作品吸引观众用的是真心,烂片则喜欢给原本就孱弱的内涵包裹上一层华丽的外衣,然而真正去除了这样的外衣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败絮其中的现实。因此,烂片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三十而立》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吗?显然,这样的电影距离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还有不小的路要走。然而正是这样的电影开了一个好头。原本属于普通人的世界依旧是很有发掘价值的。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几十年前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什么受欢迎,原因无外乎那样的影视作品是契合实际的,是真正让观众有共鸣的。张大民的世界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看到的世界,马云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知道的人不多,知道了也跟普通人没多大关联。

普通人最喜欢的自然是自己身边发生着的故事,自己可以看到的故事,你营造出来一种架空了的现实,那不叫现实。当然,文艺片还是有存在的理由的。但故事片的发掘点,对于国产电影而言,可以更加接地气一点。

向往美好的生活自然是每个人都愿意的,但是向往的同时还是需要我们的影视从业者看看现实生活的周围。高楼林立的都市顶层生活可以有,但这样的生活不应该囊括全部。

每一个层次的生活都能出现,然后让观众们用自己的观影感受选择答案。这才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影视市场所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当资本冲击一个行业的时候,这个行业本身就会变得十分的浮躁。

这种浮躁表现在职业素质上就会发生偏离。流水化真的作业使得我们的影视作品中的实际生活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而真正的需要开掘的其他方向却一再的被人们忽视。

最终,我们所看到的作品大都没有灵魂,这种没有灵魂的感觉就是将普通人的生活挡在门外,甚至于彻底的割裂。因此,我们的国产电影才会显得那么不伦不类。我不能说本片是一部非常完美的作品,但起码他让人看到了不同点,普通人的生活也是可以让人动容的,关键看电影人怎么看。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