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风砦

 马大哥6328hjx0 2020-11-12

清风砦

清风砦位于威远县新场镇红豆村19组的山岭之上。清风砦山岭又称青峰岭。峰峦砦顶是青峰寺(庙),海拔约800米(待实测)。青峰岭林木密布,生态良好。站在砦顶向外眺望,两母山、鸡冠山等,穹隆奇峰山色美景,尽收眼底。青峰岭、青峰寺(庙)清风砦的命名,都与清乾隆威远知县李南晖有关(见文末注)。青峰岭是分水岭。岭南之水,为威远河支流新场河源头,属沱江水系;岭北之水,为越溪河(拥斯茫水)源头,属岷江水系。青峰岭曾经是威远与仁寿两县的界山。民国以前,青峰岭以北,包括两母山、向家砦等,均属仁寿县地。在青峰寺内陆面上,至今还保留着由石板铺成的两县分界线。

清风砦可能是南宋抗元军事工程遗址。青峰岭地势险峻。清风砦地理位置重要,而与大老君山、铧头砦、向家砦以及荣威穹隆数十座古砦一起,构成南宋余山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参阅《南宋抗元遗址铧头砦》一文),原砦名无史料可考。清风砦重修于清末动乱年代。据清同治《仁寿县志》记载:“清风砦,在治南百四十里,查家场(今越溪镇)去十五里,周遭深壑,一小径缘岩上颠峦,良田数亩,岩边壁削,同治元年修”。今人所见清风砦砦门,可能修筑于清末。

清风砦砦顶青峰寺(庙)是清末威远合德堂书店印书的场所。合德堂书店,为县北旺族夏氏所办,店主夏慈恕(又名夏甸芳,别号栖原,因会稽是夏姓的郡望,又号会稽栖原氏),在清风砦刻印各类书籍无数。其中,夏氏于同治九年(庚午年,1870)和同治十二年(癸酉年,1873),先后整理刻印出版李南晖的《活命慈舟》、《活兽慈舟》等医学和兽医学著作。这两部著作在川南一带广为流传,影响较大。合德堂书店在清风砦刻印书籍,持续约八十年,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据当地村民回忆,清风砦内印书的木刻版堆满寺庙内的两间屋,毁于1958年至文革时期。今仅有《活命慈舟》木刻版一块,保存在威远县文物管理所。

清风砦砦顶青峰寺(庙)是威远民间祭祀李南晖的场所。上世纪七十年代,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活兽慈舟较注》一书的较注人员,到清风砦青峰庙实地考察时,发现《重建黄庭》石刻碑一块。碑文中,有李南晖著有《青囊心法》、《活兽》、《活人》等书和寺庙内刻印这些书籍的文字记载,还有“癸酉建庙,祀焉,始自同治癸亥”的文字记载。2002年以来,笔者多次到清风砦实地考察走访。至今可见砦顶青峰寺(庙)内还有10余块石刻碑遗存下来,碑文记载了清末青峰庙内举办“清风胜会”、“盂兰胜会”等庙会祭祀活动的情况。青峰寺(庙)内,有“青峰祖师祠”,供奉李公神像,香火不断。殿堂房柱上,挂有木刻楹联两副:“历史证两志均扬李公清廉明有功绩,大众眼明举世同赞祖师好学著书遗后人”,“ 廉政留威邑清如秋水明如镜千古垂名,灵庙座青峰道存古岭德存天万代流芳”。楹联表达出了威远人民对李南晖知县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两志”指乾隆和嘉庆两部《威远县志》,清代威远县有乾隆、嘉庆和光绪三部《威远县志》,在清同治年间只能看到前“两志”,因此,两副木刻楹联很可能是清末夏氏题写。2009年5月,笔者在青峰寺(庙)内还见到近期出土的古石刻楹联两副:“卫执黄庭阁,辖黑煞星”,“ 改面目同沾(清香),换肚肠赴慈舟”,应为清同治时期所刻立。

对清同治《仁寿县志》、青峰庙《重建黄庭》碑、《清风胜会》碑和青峰寺(庙)楹联等相关文字记载分析研究后,笔者初步认为:①清风砦重修于清同治元年(壬戌年,1862),自同治二年(癸亥年,1863)起,清风砦内已有庙会活动祭祀李南晖,同治十二年(癸酉年,1873),青峰庙建成,并刻立《重建黄庭》碑;到清光绪年间,青峰庙内庙会祭祀活动达到高潮。②主持清风砦重修、青峰庙修建和命名的人,应是为李公整理刻印出书的合德堂书店店主夏慈恕。

2009年,是李公南晖诞辰300周年,笔者仅借此文以表纪念。李南晖知县署政威远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威远人永远不会忘记。

注:李南晖(1709—1784),字仲晦,又字迎旭,号青峰,又号西海云樵(青海湖古名西海),甘肃通渭人。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五十六岁的李南晖出任威远县知县,治县十四载,乾隆四十四年(1779)卸任回乡。李南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县民爱戴,任内修城修志、修桥筑堤、政绩卓著,创立青峰书院、办学育人。李南晖学富五车,政事之余,精研《周易》、著作精奥,诗文书法、遍留墨迹,传授医术、活兽活人。李南晖的著作有《读易观象惺惺录》、《周易原始》、《太极图说》、《慎思录》、《憩云集》、《活兽慈舟》、《活命慈舟》等,其中,《读易观象惺惺录》、《慎思录》等著作,被《清史稿》收录,李南晖事迹亦被《清史稿》载入列传忠义篇。

威远县政协陈廷德

〇〇九年十一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