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重现,器乐合奏《四大景》北京古琴研究会

 风吟楼 2020-11-12

新中国诞生之初,社会上会弹奏古琴的人寥寥无几,在北京也是屈指可数。而古琴流传至彼时已有千余年历史,眼看弹奏古琴的技艺即将失传,当此时刻,由张伯驹、管平湖、溥雪斋、查阜西、汪孟舒等人倡议成立了'古琴会',广泛联系社会上的琴友,定期组织艺术交流,不少慕名而来学琴的人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以至老年人,使得北京的古琴活动有了崭新气象。新中国解放后不久,政府成立了民族音乐研究所,对古琴会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视,并给予了的支持与领导,古琴会乃改名'北京古琴研究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天翻地覆,斯时很多传统文化守护者的声音都被大革命、大跃进、反右和'左'的意识形态所淹没。北京古琴研究会也难逃厄运,被迫取消。直至1980年北京古琴研究会方恢复活动,吴景略曾任会长。1989年北京古琴研究会进行了登记注册。吴景略去世后,1998年理事会讨论通过了新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名单。出席1998年10月10日活动的郑珉中、许健,均担任了北京古琴研究会的副会长一职。

此曲收录于中国民族器乐典藏—《中国古琴》专辑,俗称“大古琴”,包括19张CD、1张DVD,约200首琴曲。该专辑主要选取七十多位古琴演奏家共约二百首曲目,按存见琴谱、据出版先后为序选出的代表性曲目,并加上一些近代作品,个别曲目也会收入不同的版本。《中国古琴》有一半以上是龙音从未出版过的,除了独奏,也有不同形式的合奏、重奏、乐队伴奏等。音响方面,所有历史性录音均重新经过数目处理,提高其可听性。这些作品分别由现代与当代七十多位琴人演绎,唱片做工精良,图文并茂,可谓十年磨一剑,其中很多作品还是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值得一听一阅。

《四大景》,中国古琴曲。王仲皋传谱,管平湖改编,顾梅羹传授。曲谱最早见于清代《张鞠田琴谱》,原曲目为《四大景》,但曲谱仅'春景'一段,后《琴镜》亦有刊载,此本系王仲皋传出,名《杏花天》,复经陈天乐、管平湖整理改订而成。曲情奔放发扬,有春风拂面,柳翠花明,万木竞秀,欣欣向荣之感。一气呵成,在琴曲中别开生面。

唐代清商曲中有通过四季景色来抒写感情的《吴声子夜四时歌》。清代的《峰抱楼琴谱》(1825)及《张鞠田琴谱》(1844)虽有《四大景》,但与《琴学丛书》(1910)的《四大景》不同。据《琴学丛书》校者杨葆元讲:“此曲传自黄勉之的钞本,最初是有苏州小调改编的。”从乐曲体裁来看,确实有民间小调的曲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