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自贸协定生效,越南在全球供应链当中能做什么?

 越南花花草草 2020-11-12

今天(8月1日)欧越自贸协定正式生效。

从1990年双边建立关系以来,欧越双边的贸易和投资不断增加,尤其是20年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13倍,从2000年的41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565亿美元。投资方面,2020年前5个月,欧盟27个国家当中有26个国家有对越投资项目,项目数量达到2040个,总投资达到217亿美元。

在贸易这个事情上,越南发展的多边贸易的路线,签订自贸协定数量是非常之多的,例如作为成员国的东盟-中国自贸协定,与日韩的贸易,CPTPP,等等。


自贸协定可谓是将越南出口导向型的贸易体现得淋漓尽致,越南也依靠出口创造了自己在全球贸易链条当中的重要角色。那么,越南在全球供应链当中能做什么?

本周及未来半个月时间内,越南的疫情防控将面临严峻考验,零死亡病例的记录已经被打破,累计确诊人数也超500例,呈快速上升趋势。在此之前,越南从3月开始系统开展的疫情防控措施及全社会隔离措施,延续到5月份,可以说这一时期的越南疫情防控是成功的。越南很快地遏制住了疫情的扩散,而且持续了100多天没有发生社区感染病例,而许多国家仍在努力应对疫情的传播和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全球范围和越南本土都发生了经济危机,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只有1.81%,是过去十年来的半年最低水平,越南出现数以百万计(800万)的失业者,成千上万的公司停止了业务或等待机会复工,但阮春福总理仍鼓励地方政府推动复工复产,筑巢引凤,因为疫情过后全球大厂将转移产业链至越南。

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到越南在与外国竞争时的劣势,阮春福总理批评并督促公共投资资金放款不到位的情况,加快促进基础设施投资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他说,哪个部委负责的基础设施公共投资没有准备好,则政府会把钱调拨给做好准备的部委。然而,似乎多个部委谁都做得不够好,上半年的公共投资资金到位率依然很低。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近的越南官媒宣布称全世界都在嫉妒越南疫情防控好,并宣布有15家日本公司将从中国迁厂至越南。


日本对外贸易促进组织驻西贡办事处负责人平井伸二说,实际上,这只是日本政府资助的87家办理中国的公司当中的一小部分。这15家公司早前都在越南设有工厂,因受到日本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他们继续投资扩大生产。越南可能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型的欧美公司正式宣布将工厂迁至越南。苹果公司倒是很有意向去越南,福布斯越南杂志也报道过,称美国的苹果要种在越南的土地上。但是,苹果供应链的高管目前主要是前往评估立讯精密在北江省的工厂筹备情况。

不管有多少外国公司进入越南,仅是因为越南劳动力便宜,生产成本低廉,生产商将受益更多,而并非出于任何其他原因。当人们听到越南政府呼吁美国和日本公司将产业链搬迁往越南的计划时,这是首先必须考虑的最现实的看法。因为除了越南,跨国公司老总们也还有很多选择的余地,例如前往印度、印尼、柬埔寨和泰国等。为什么选择越南,除了便宜,还有一个考虑是毗邻中国,弥补越南供应链和零部件的不足。

迄今为止,外国直接投资一直在寻求在越南开展业务的机会,欧越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的生效,也将进一步吸引欧洲企业来越。当然,从越南的角度看问题,经历长期的战争之苦之后,越南发展既快速又缓慢,快的是GDP增长,慢的是供应链的成熟度和可靠程度。越南本土必须为工人创造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一点至关重要。但不足为奇的是,资本家只不过是看中了越南劳动力的低廉价格,以及各项生产成本,才来越南落地扎根。

越南加入世贸已有十几年,各种自贸协定生效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但似乎投资和生产选择越南,无一例外是看中低价的越南,而不是高度完善和发展成熟的供应链。

当疫情在全球爆发,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让西方国家认识到,长期以来一直将供应链放在中国是较为冒险的事情,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替代方案。尤其是苹果公司这种巨无霸硬件品牌公司,似乎痛苦地意识到,他们几乎完全依赖于中国的制造,于是近年来一直寻找在印度制造IPhone的供货商,而这次疫情推动之下,苹果公司瞄准了越南,苹果必须寻求更安全的供应,而越南在多年前就有富士康、立讯精密和歌尔声学投资设厂之后,成为了苹果的首要目标。

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终于碰到了一起,越南认为是时候筑巢引凤了,特别是在当前困难局势下继续推动发展越南经济,制造新的增长点,再次迎来外商引资热潮,尤其是科技企业。早在几十年前,前总书记黎准就说“科技是核心”,但是在参与几十年的市场经济之后,在铁打的越南市场流水的外资参与下,越南的劳动力水平在技术和生产率方面并未得到很大改善。黎准总书记的科技是核心,仍然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越南的工人是便宜,几乎是中国工人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但是越南工人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堪忧。这也是为什么越南的供应商在三星的200多家供应商名单当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一个巴掌就可以数完。在越南,35年的革新开放,其实也是组装加工经济和农产品出口为主流的经济。例如温纳集团这样的越南第一企业,号称自主生产汽车,也不过是从海外购买零件运回海防工厂进行组装,但是自豪地宣称“越南制造”的汽车”。还有上个月发布的手机,也不过是组装生产,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都舶来品,但是越媒宣称这是越南生产的第一台5G手机。

越南的全球供应链参与度就是这么一个情况。7月25日越南网报道,日本佳能越南办事处副主任陶氏秋玄称,在佳能越南的数百家供应商中,只有20家供应商是越南公司,而且这些公司主要是那些从事塑料制作以及简单包装的企业,没有触及产业核心。

按照越媒的报道,越南加入欧洲市场有很多出口机会,欧洲企业将会蜂拥来越,越南有机会向全球供应链进军,越南企业为苹果,微软,三星,丰田等大公司提供服务。但是,如果越南在供应链当中处于底层,没有话语权,只干一些随时可以替代掉的工作,例如生产纸箱,尼龙袋,塑料用品。那就是任人宰割,受人摆布,因为他们的贡献度太小了,没有影响力。


所以,越南在科技没有自主,没有发展和进步,工人劳动力水平和效率没有得到提升,在智慧工厂日渐普及,自动化工厂逐渐盛行的时代,外国公司也终究有一天不再喜欢越南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机器和自动化更香,那时候越南怎么办,那估计要凉拌。

再不改变和调整策略,2045年的时候拿什么来庆祝呢?别人弹冠相庆的时候,越南只能以泪洗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