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博士失业18年、靠低保度日,我们的教育到底有什么问题?

 鹿茸图书馆 2020-11-12
2020-10-23 16:56
原创

说起北大,还记得当年那个卖猪肉的陆步轩吗。有人曾说他给北大蒙羞,可现在他却已经是壹号食品公司的副董事长,还与创始人陈生一起开办了一所屠夫学校,来专门培养屠夫。有人说他卖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的确,他成了最牛的屠夫

对比之下,同样的北大高材生张进生更让人惋惜。他走过了人生的大半路,才发现自己原来适合另一条路

晕血医生,是否选错了

张进生,作为家中的幼子,自然受全家人的宠爱,自小老师评价他说:“张进生就是那种不怎么学就能拿高分的孩子。”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事实上,张进生确实成为了那里的第一位大学生,18岁时张进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医科大学,面临了他第一次人生选择

那时的他本心仪另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可在家人的推荐下,他动摇了。最终,他听从了家人的话,填报了湖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

医生什么时候都需要,家人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可却忘了张进生有晕血的问题,试问哪一个医生可以不接触血呢?

张进生学医已经是定局了,他想他应该能克服晕血这个难题,许下愿望:人人都不得病

毕业后,张进生顺理成章地分配到了天津的一所医院,成为了一位医生,可在他学习的这些时间里他并没有真正战胜恐血,他真的能胜任这个工作吗?

几乎不可能,没有医生能永远不接触血液,更何况他是血液医学科工作,所工作的医院研究的是如何攻克白血病。

晋升北大,读博之路

在张进生的第一份工作中,他因为自身缺陷——晕血,难以正常工作,一直是一位普通医师;情商太低,也许是长期的“高处不胜寒”,让他少了一些人间烟火,让他与同事们的相处始终冷淡,长久的孤独也是一种痛苦

结果可想而知,他面临减薪降职,白白荒废了三年,错失了进修机会。

既然,在这里他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那就向追寻更高的平台。只是他忘了,不是世界去使用他,而是他要去适应这个世界。

下定决心的张进生开始闭关学习,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机会。不得不说,张进生的确有读书的天赋,三年的学习,让他获得了别人可能一生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北大硕士研究生

张进生进入北大后继续攻读医学,1995年,在他硕士毕业后,仍然以优秀的成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

他的学历让所有人都惊叹,可学历并不能掩盖他的缺陷。

在他读博士的最后一年时,收到了来自英国皇家医学院的一份录取通知书,这种机遇可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可对于张进生来说,这是幸运,可也是不幸

要前往英国继续学习,就要缴纳二十万的保证金,这对于张进生来说简直是天价,张进生,出身在湖南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身供养张进生读书就已经很勉强了,根本没有办法承担这笔费用。

即将毕业,他也不可能一直在学校这么下去。作为北大学生,本身就拥有了一般学生所没有的名校光环,再加上这样优秀的学历,就业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作为一位学生,他或许做到了其他学生所没有取得的成就,可作为一位求职者,他却缺失了其他人所具备的实战经验。

对于考试场上的“常胜将军”,这打击可不是一丁点。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又怎么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反映呢。

在这之后,他患上了抑郁症,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也许是不堪重负,也许是逃避,最终他也被迫从北大退学,再次走上社会

在面临学业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下,他产生了怀疑,自己学的是否有用,自己读了这么久,也拿到了比别人更高的学历,为什么自己混得却比平时比自己成绩差的还糟糕呢。

几次遭到拒绝,这给了张进生极大的打击,最后他无奈选择了去兰州的一所医院,他的月薪仅仅1000元,是他在做博士生时月薪的五分之一。

虽然这似乎很糟糕,可在这期间他也遇见了他生命中的一束光。

在他任职期间,与医院的一位护士产生了爱情的火花。这甜蜜让他的心感受到了温暖,像一个长期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突然有另一个人和你在一起,对于正处于阴霾中的张进生无疑是一个救星。

可好景不长,他和女朋友发生争执。女友嫌弃他的薪资过低,无法给她更好的生活。不久,张进生便辞职离开,无论是感情失败给他带来的打击,还是志向与工作的天差地别,终究他选择了离去。

“归隐山林”,发现新的希望

为什么会有人说张进生有辱北大呢?原因可能是他作为北大的高材生,却靠政府扶持生活吧。

在从兰州辞职后,张进生便回到了家乡。可在这里他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许是绝望了,他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闭关”生活,依靠国家低保补助度日。

他开始自学数学和物理,预备到北大教学,在犹豫中一边学习一边担心。在这时,他发现了自己的新世界——数学。

2012年,他前往北大拜见数学大师陈省身,与这位数学天才共同探讨。虽然三年无功而返,但这点燃了他对数学的热情

一位记者曾在张进生52岁时采访他,当时记者问到他是否觉得他这一生太可惜了。他回答道:“不是可惜了,是弯路太多,而我不喜欢走直路。

张进生先生这一辈子,在我们看来他从一开始就选错了,这样的人才变成现在这样,确实让人感到惋惜。

但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无需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无论张进生是否选错了,他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磨练呢。

当今中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人才,所以对于张进生先生这样的遭遇,我们心痛,可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有什么问题,以及我们该怎样培养我们的青年一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