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常说的定期查眼底,查的是什么?怎么查?

 阿怡公主 2020-11-12

不少朋友会在后台留言说:“为什么自己感觉视力好好的,结果一到眼科医生那,总被提醒要定期检查眼底,这眼底检查到底是什么?怎么个检查法?”

也有人说一听到自己得做眼底检查,就有点害怕和排斥,担心检查出点什么来。

那今天希小玛就给大家揭开眼底检查的“神秘面纱”。

1
先来认识一下眼底

临床上常说的眼底是指从晶状体往后的眼球内部结构,包括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

眼底遍布着丰富的血管与神经涉及到的部位偏多,所以与其相关的病种也比较多和复杂,而且眼底病大多对视功能的损伤较为严重。

其中视网膜上的黄斑区是许多眼底病的高发部位,它是眼睛视觉比较敏锐的地方,负责收集大量的视觉信息,如果它出现出血、增殖、渗出等病理性变化,就可能造成视力明显下降。

2
小小眼底,作用非凡

眼底的视网膜血管作为人体中唯一可看见的血管,也是医生了解人体其他脏器血管情况的一个窗口。

透过眼底图像,不仅可以预防与治疗各种眼病,还可以帮助诊断内科病和脑系科的疾病。

眼底血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其他器官的改变情况,所以,定期做眼底检查好处多多!

正常眼底图

3
眼底检查有哪些?

现时可以检查眼底的方式主要是眼底照相、OCT检查、散瞳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手段多数是借助专业的仪器来实现的。

01

  眼底照相

眼底照相目前常用的设备是欧堡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其原理就是在瞳孔自然散大时,机器发出闪光后,通过红外观察和对焦,瞳孔在未收缩的状态下成像,完成拍照。

整个过程只需几秒,就可以实现无创、超广角的200°眼底照相,图像获取清晰,眼底视网膜面貌一览无余,可对眼底疾病进行普查。

欧堡

02

  OCT检查

OCT检查就是使用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无创的情况下获得清晰的血流图像,用于检查屈光介质、视网膜(包括黄斑区)、色素上皮、视盘以及神经纤维厚度等。

OTC是目前临床上重要的眼底检查手段,通过它能够方便快捷地捕捉到清晰的三维眼底血管成像,帮助识别青光眼、眼底黄斑病变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早期病症。

OCT检查显示的黄斑病变

03

  散瞳眼底检查

当患者瞳孔过小,在瞳孔自然状态下获取到的眼底影像结果模糊不清,无法观察到眼底结构,或存在某些疾病检查需求时,就可能进行散瞳眼底检查。

散瞳后,有些医生也用检眼镜帮患者做眼底检查,获取不同层面的眼底信息,也可能借助三面镜、前置镜或间接镜等设备进行观察,这些方式让医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眼底的情况。

前置镜

☟三面镜☟

04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就是将具有荧光特性,且能进入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的造影剂荧光素钠注入患者静脉内,透过血管循环到眼底血管,受到蓝色波长光的激发后产生黄绿色荧光,同时用眼底摄像机连续拍摄荧光素钠在眼底血管循环的动态过程。

它主要用于观察视网膜的状态、遍布的血管与血管循环状态,了解其病理变化,有助于诊断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性疾病、黄斑部病变、色素上皮等眼底疾病。

荧光造影检查:黄斑区域有围绕中心区的花瓣样渗漏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眼底检查,下面也整理了需要定期做眼底检查人群,可以看看自己或身边人是否属于其中一类:

❶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❷ 高度近视(近视大于600度)患者

❸ 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全身性慢性疾病患者

❹ 青光眼家族史人群

看到这里,或许有些朋友会问:那我每次去检查眼底,都要做这么多检查么?

当然不是,具体还是要到专业的医院,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0:1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