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兰溪】 女埠集镇

 流星雨工作室 2020-11-12


 女埠集镇

    女埠地处钱塘江上游,市境中西部。三国吴宝鼎年间(266~269)称女儿浦。唐代,名相权德與有“女儿滩上月初明”之句歌咏其地,时属望云乡建业里,俗称双龙镇。宋淳熙年间改为纯孝乡循义里,明代置平渡镇,清代同治年间称女埠镇。民国20年(1931)设立女埠建制镇。

    女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女儿滩和焦石等沿江风景;又是唐代中书门下平章事舒元與、明代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章懋和诗人方太古的故乡。历有文人、名人

作诗赞咏。女埠又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其上街五龙庙为大革命时期中共浙西特委成立大会的会址。

女埠街道下街村,因以地处兰江下游北岸,女埠集镇下首,故统称下街。区域面积0.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1亩。下辖王村、张家和下方底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300户,880余人。村民大多数以种植水稻和棉花为业。

王村自然村,世居王姓,村以姓氏得名。其先祖于元至正年间自长乐来此定居,村中有清代建筑王氏宗祠和石牌楼。

王氏宗祠,位于女埠街道下街,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坐北朝南。平面三间对合,带两耳房,占地面积为480平方米。

前进设有戏台,明间梁架抬梁式,四柱九檩,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月梁造,次间五柱九檩,中柱落地,梁架穿斗式。后进梁架结构与前进相似,两进之间设开井,天井宽大,内有二棵古丹桂,大门设在东厢,为一八字形坊式门楼。

张家自然村,世居张姓,其先祖张京裔为兰溪三阜张之后,于清初迁入定居,村以姓氏得名。

下方底自然村,世居方姓,其先祖方大雅于元初自桐庐白云村迁来定居,因其村落在兰江下游地势低洼处,故取名下方底,村中有重修于清光绪五年(1879)的真教寺。

真教寺,清代建筑,祀真武大帝,清同治(1962-1974)间重修,平面为三间二进,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大门面为全青石坊式八字形门楼。为四柱五楼,各楼正脊均有鸱鱼正吻。前进梁架为抬梁式,四柱九檩,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五架梁、三架梁用圆木梁,柱均为抹角方形石柱。次间为五柱九檩穿斗式,柱均为抹角方石柱。后进为重檐,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和前双架副阶,抹角方形石柱,扁石梁,次间穿斗式。2005113日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