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华家训】社峰村传统村落里有《吴氏家训》

 流星雨工作室 2020-11-12

        社峰村传统村落里有《吴氏家训》

社峰村位于兰溪市永昌街道办事处驻地1500 米,距城区10 公里。永昌溪流经村东南部。该村世居吴姓,村中有一山名社峰, 村以峰名,又称社峰吴,俗称上山下,1958 年后曾称社丰。有455 户,人口1320 人。迁祖吴文仪,博学宏文,深於伊洛之学, 宋宝间,仕孝昌尹阶宣议郎至政缘。与许白云(许谦)相善, 时行何、王(何基、王柏)之学,访道於金华,路经社峰,乐山水之秀,遂由淳安杜塘迁居社峰,为后人创建了最宜住风水根基。是堪舆风水建村的典范,为许多专家学者所推崇。

    全村共有明清各类建筑40 余幢,其中节、孝牌坊三座,明朝古庙一座,古桥五座, 古墓三座(宋、元、清朝各一座)。积庆堂建于明代,牌匾上书“明崇祯庚辰孟秋立”建筑年代明确,雕刻精美,生动圆润,两旁设有通道,用于村民行走,这在其他建筑中很少见,门楼两边分别建有两座节、孝牌坊,用以表彰孝子、贤媳。积庆堂其堂号有着深刻历史文化内涵,考其典故来自易经,这是解释《周易》中坤卦的语句,原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为我们说明。自古以来,凡是厚实、积善的人家,其后代往往会发达。纵然没有大的发展,也能够平安过日,不至于招惹一些凶灾。包含深刻思想内涵,激励吴氏后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存好心, 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厚德善行,吉祥相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公布的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社峰村有29 处之多。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古村。

社峰积庆堂坐西朝东,布局为三间四进两狭弄,通面阔13.75米,通进深58.8米,硬山顶。一进,进深六檩,梁架为六架后檐廊,用脊柱,前檐双步施卷棚。二进,进深九檩,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明间前后檐部分檩下浮雕狮子和花卉等。三进,除前檐双步施卷棚外,其余梁架结构均与二进相似。四进,进深七檩用四柱,梁架脊柱前后双步带前廊,前檐柱间设格扇门窗。三进与四进明间之间设过廊。  积庆堂,规模较大,用材规整,雕刻精美,保存完整。是我省重要的明清祠堂建筑之一。

积庆堂于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思堂。在石柱坟北五十步处,始建年月失考,嘉靖间重建,是上族人的祀厅。现保持完好。

    吴氏家训》有:    重孝悌  凡我族吴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和睦族人是为至上祖宗功德天高地厚无所用其补报我吴氏后裔务于岁时节序瞻仰祭祀念祖怀宗孝顺之道重在养亲贵在顺亲于内事亲一片爱心于外为父母争光免除父母惦忧兄弟友爱兄友弟恭团结互助勿因毫末起争端勿因内室起萧墙务使三让至德家风源远流长

重修身  恶不可积善不可失成人之美不成人只恶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择友而交敬人者人恒敬之勿以贵轻贱富骄贫强凌弱智欺愚勿以谗言伤手足勿以细节伤大体勿以势力逐高低

务本业  人有常业不至于饥寒富贵有业不至于为非凡我族人须节俭持家勤劳致富无论何业均应专心致志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治身之道务本为先勿追逐于浮名勿孜孜于末利

尚读书  吴氏崇尚读书不止为造就人才博取功名更重要是变化气质提高素质社会进步财富固然重要而人才更为重要凡我族人欲求子孙屹立于社会事业发达繁荣昌盛务必崇尚读书把造就人才视为百韬之首大事之大

修家谱  家谱是家族繁衍史记载着始祖之由来渊源之所在祖宗德业子孙生聚支派迁移等翔实内容尽管世远代湮递传多久有谱在诸事可稽否则殁者失其名存者失其序久而久之祖德被遗忘宗功被泯灭行辈紊乱昭穆无序以至伦常乖舛 辱及先人故必须珍惜家谱妥善保存定期修纂

名人

吴时敏1438~1493),号逊斋,永昌社峰人。弘治年间,以贡仕江西南昌府知事。恰好治兵使者擒余皇剧贼若干名,群有司奉行过当,株连逮系者数十家,拷掠诬服。时敏察知为冤,申于府,请为复讯,力雪之。卒于官。车丧归,哭送者至千百人。祀南昌名宦。

吴一本1527~1596),字子立,永昌社峰人。以选贡领隆庆四年(1570)应天乡荐,屡试进士不第,晚岁铨授湖广泸溪县知县。其地苗民杂处,苗素悍,抚以恩信皆驯服。县东有武溪关,舟车所辏,商旅繁盛。起先,有司榷其税充私费,一本悉罢之。曾自书“清心矫吏俗,俭政拯民疲”楹语悬诸庭。恰遇举履亩之役,定章查勘。除硗汰浮,而旧额仍无亏缺。上宪用其条例,并颁行通省,勒碑以纪其绩。又行方田法,均平户口,民悉悦从。在官以恪慎清介闻,秩满致仕归。囊无长物,唯古砚、古书、古玩数件。并不甚珍惜,遇有嗜好者,就听便拿去。后至艰乏,坦然视之。泸溪祀名宦。

吴上修1637~1706),字以敬,号永庵,永昌社峰村人。以廩监领康熙十六年(1677)特恩,开南监专闱乡荐,仕余姚教谕,卒于官。平生性雅淡,勤纂述,介洁持躬,宽厚予物。初邑课税沿旧有浮征,名为贴解,并有岁规量给绅士,用以箝口,修丝毫不受。俄经控告上宪籍治染指者,唯修不与焉。胡道宪闻之为之三起肃。有故友子亏公款追逋急,乞修权代之认,既而负约,修卖己产以偿,因是贫窘,亦无怨悔。与东阳王崇炳友,曾称修之为人在于狂狷,倾赀市义,陋巷安贫,卓立千仞峰头,可与吕云君把臂同行云。暮年乏嗣,遂自号“孤鹤老人”。晚作诗文集,又有《三易集》、《蒲骚吟》、《芝云楼怀古诗》诗等著述。

吴纪1671~1741),字畴五,号西岩,永昌社峰人。嗜古,喜篆印,与金华叶泰、东阳虞光仪、义乌叶樵相契。有《畴五氏印谱经》,经燹散佚。

吴永庆1763~1832),字履丰,永昌社峰人。父珠江,家尚裕,重读书人。永庆急公好义,凡有捐举,无不踊跃先输。嘉庆二年(1797)奉父命出资置田百余亩,恳众衿董其事,积岁入租息充合邑诸生乡闱卷费,携至省照入闱名数均平给送,禀县立案,一时士林赠诗颂美。辑成卷并田亩丘口坐落,租额汇刊一册,四送相期永久。知县张为立章程并撰记刊入邑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