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

 禹杰 2020-11-12

2020-11-12 18:56 来源:潇湘晨报

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这次真说清楚了           

文/香茗

01

一个普通的晚上,一家三口和平时一样吃晚饭。女人对男人说:“这几天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你出门小心点。”

男人说:“没事。我去见个朋友就回来。”

不满三岁的儿子则小大人似地说:“爸爸早点回来。你不回来我就去找你。”“好的儿子。”男人边答应边不紧不慢地开门出去。

他刚把身后的门关上,一辆马车疾驰而来,不待停稳,男人就飞身上车,马车飞快地向城外跑去。此时,数百名官兵随后赶到,包围了家中的母子二人,亮出了寒光闪闪的长剑......

这是一部古装武打片?不,这是一部历史悬疑片。这一家三口分别叫异人、赵姬和赵政。若干年后,他们分别被称为秦庄襄王(子楚)、赵太后和秦始皇。

秦始皇对大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创建者,秦始皇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人们对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这些标签上:第一个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长城,焚书坑儒等。

但这个3岁逃亡,13岁登基,39岁统一天下的男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又凭什么能够在盘根错节的国内外形势中,脱颖而出统一六国呢?这些内容细节人们却知之甚少。

著名作家雾满拦江的全新长篇历史小说《秦始皇:君临天下》,第一次为读者完整还原了秦始皇的成长历程与强大的心灵世界。

02

在统一六国前,秦始皇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前,3至13岁登基,13至39岁统一六国。

秦始皇出生在赵国。为什么一个秦国公子,却生在赵国?

因为爹没本事。

秦始皇的父亲叫异人。都说母凭子贵,可儿子多了,就得子凭母贵。异人不受待见,是因为异人的妈在后宫地位太低。

战国时期,各国间相互联姻,公主嫁过去地位如何,全凭娘家实力。异人的母亲是夏人,可夏早就被韩给灭了。而韩在秦眼里,就是个提鞋的角色。所以,异人的母亲就是生个儿子,也不受待见。异人被秦王当做人质,送到赵国。

在赵国,异人遇到了当地土豪吕不韦。吕不韦送给异人一个美女赵姬,生下个儿子取名政。

人质的日子既苦穷又屈辱,秦国不疼赵国不爱。如果哪天两国关系恶化,人质还有性命之忧。

为此,在儿子还不到3岁的时候,异人在吕不韦的策划下,偷偷返回秦国。

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异人不但要回国,还要争储位。

就像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异人回国是瞒着赵姬母子偷偷回去的。他回去后,孤儿寡母怎么生活,历史并没有留下详细资料。

后人知道的是,6年后母子俩千辛万苦回到秦国时,子楚(异人地位上升,名字也大气了)早已另外娶妻生子,他俩就像贸然闯入别人家的陌生人。

03

当时的秦国,实力已然是七国之首。其他六国既害怕又无奈,除了在军事外交这些明处,尽量使用拖延战术,延缓灭亡之外,在暗处,则在尽力争取失败后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暗处,就是秦王的后宫。

2000多年来,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无不是前朝官僚的明争和后宫嫔妃的暗斗交织而成。秦始皇登基前的秦国,后宫争斗更残酷,因为每个女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国家。

其中最厉害的是一个叫羋八子的楚国女子(2000多年后人们叫她羋月)。她是怎么进入秦王后宫的,没人知道。

在《秦始皇:君临天下》中,作者雾满拦江写道,羋八子在少女时代,曾经偷偷去听过孟轲的演讲,完了还跑到后台,和孟轲聊了一会儿。

不久她就进入秦国后宫,成了秦惠文王(在位期间杀了商鞅)的一个妃子,级别封号是“八子”,地位很低。

羋八子入宫后生下儿子,但等级仍然很低。不过,儿子意外登上王位后,她成了历史上第一位长期(36或41年)把持朝政的太后,史称宣太后。

楚国女子掌握秦国大权,要想地位稳固,就要让更多楚女进入秦国后宫,自己家亲戚更好。于是,宣太后把自己的娘家侄女从小养在秦宫,长大后嫁给了惠文王的孙子孝文王,史称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受宠但无子,就收异人做养子,并说服秦王立异人为储君(改叫子楚)。据说这一系列操作的幕后策划就是异人的金主吕不韦。

异人曾在赵国为人质,先和吕不韦献上的赵姬生了嬴政,回到秦国后又娶了赵国的宓公主生下儿子成蟜。

子楚登基后,后宫就要被赵国女人把持。这怎么可以?

嬴政回国后,就生活在母亲一族的赵国,和祖母一族的楚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中。

而他自己要想被立储接班,还要面对更多困难。

04

秦国内部本地派和外来派的斗争,从子楚被立储就开始了。

子楚一辈兄弟很多,凭什么一个从小在赵国长大的孩子,被华阳夫人收为义子后就能被立储?他会不会是赵国派来的卧底?

本地派的领头人是子楚的叔叔子傒。子傒在秦国不但辈分高,待人又和善,公认是当时最贤的人(有点像康熙的第八个儿子“八贤王”)。子傒的母亲是魏国人,当然不满后宫被楚国或者赵国人把持。所以,他要千方百计阻挠子楚接班。阻挠子楚不成,那就接着找子楚儿子的麻烦。

等子楚要立储时候,本地派要求废长立幼,支持小儿子成蟜。理由很简单,那个叫政的孩子,出生在赵国,他爹子楚回来都没带着他,谁知道是不是野孩子!

说不定就是吕不韦的。

这个理由真狠!

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反对嬴政的还有一股暗势力。这股势力的带头人是个女人,君夫人。

君夫人来自赵国,原本是个流落街头的孤儿,被宓公主偶然碰到,带到宫里当妹妹。

君夫人是个绝顶聪明的女孩,对自己的干姐姐感恩戴德,死心塌地要维护姐姐的地位,扶持干外甥上位。所以,从嬴政母子在赵国开始,她就想要嬴政的项上人头。

可是君夫人从赵国跟着嬴政母子到秦国,一路杀伐决断斗智斗勇,最后竟然给嬴政生下了长子扶苏。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点疑惑。历史上关于嬴政的后宫是一片空白,长子扶苏和秦二世胡亥的亲妈是谁,真不知道。

这些历史空白,就是后世作家们可以尽情发挥的地方。雾满拦江在《秦始皇:君临天下》中,将这些历史的留白,填补得生动有趣,毫不违和。

05

作为历史小说,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把历史讲得生动有趣,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是很考验作者功力的。

关于秦始皇的史料,主要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中。由于《史记》是纪传体,也就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记录历史,这和后世习惯按照年代来记录观察历史的方式不同,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前后不一致和矛盾的地方。

《秦始皇:君临天下》的作者雾满拦江重新梳理了相关史料。对于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如长平之战、信陵君窃符救赵、触龙说赵太后、荆轲刺秦等事件描述,都做到既符合史料,也通俗易懂。

而那些历史谜团,如秦始皇母子在赵国是怎么度过孤独的6年的?雾满拦江让他们母子藏在高人公孙龙的府邸,让秦始皇接受当时的学界三权威,儒家孔穿、阴阳家邹衍、名家公孙龙的全力扶持,汲取了前世思想的所有精华。所以,他是命中注定的天选之子。

在严谨和通俗之外,作者也时刻不忘幽默。比如讲到荆轲时,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路上有熟人和他打招呼:“荆轲,听说你又和人打架了?” “没,没有。”荆轲羞愧地涨红了脸,“读书人的事呢,你们不懂,那叫切蹉。如圣人所言,有匪君子,如切如蹉,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熟人讥笑道:“打架就是打架,还什么优雅的君子。荆轲,你这架打得越来 越不堪,越来越丢人了啊。” “是,是是是,”荆轲小心翼翼地点头赔着笑脸,“以后我注意,一定注……”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熟悉?读书人偷书不能叫偷,读书人打架当然也不能叫打架喽!

荆轲刺秦之后,再没有人能对嬴政进行个人攻击和伤害。而扫平六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秦始皇:君临天下》(全二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