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献血,有害吗?

 风湿中心 2020-11-12

增加献血频率未致重大副作用

英国剑桥大学的Di Angelantonio E等人发现,男性每8周献血一次,女性每12周献血一次,没有任何重大副作用,并可能有助于增加血液库存。

对全血献血频率的限制主要是为了保护捐赠者的健康。然而,采供血机构对于最大献血频率的规定各不相同。研究人员将英国的标准实践与其他国家使用的更短的献血间隔进行了比较。

在这项平行组、实用、随机试验中,研究人员从英国的25个中心招募了18岁以上的全血献血者。通过使用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算法,男性被随机分配(1:1:1)至12周(标准)、10周和8周的献血间隔时间组,女性被随机分配(1:1:1)至16周(标准)、14周和12周的间隔时间组。参与者对于所分配的干预组非盲。主要终点为两年内的献血量。与安全性有关的次要终点为生活质量、可能与献血相关的症状、体力活动、认知功能、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浓度及由于低血红蛋白而推迟(暂时停止献血)。

在2012年6月11日至2014年6月15日期间,共有45263名献血者(22466名男性,22797名女性)被招募。研究人员对45042(99%)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男性被随机分配至12周(n=7452)、10周(n=7449)和8周(n=7456)的献血间隔时间组;而女性则为16周(n=7550)、14周(n=7567)和12周(n=7568)。在男性中,与12周组相比,8周组每个捐献者2年间平均血液量增加了1.69个单位(约795 mL);10周组增加了0.79个单位(370 mL)(P<0 0001)。在女性中,与16周组相比,12周组增加了0.84个单位(395 mL);14周组增加了0.46个单位(215 mL)(P<0 0001)。各组在生活质量、体力活动或认知功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与标准频率组相比,更频繁的献血会导致更多的与献血有关的症状(如疲劳、呼吸困难、昏厥、头晕和不宁腿,尤其是在男性中),更低的平均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浓度,以及更多的因低血红蛋白而推迟(P<0 0001)。

在2年中,比英国的标准实践更频繁的献血,在没有对献血者的生活质量、体力活动或认知功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收集了更多的血液,但却导致了更多与献血有关的症状、推迟和缺铁。

参考文献:Lancet 2017;390:2360-2371

文章摘自《康复·生命新知》杂志。

扫下方二维码订购2019生命新知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