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年前的厄尔尼诺事件捅了全球传染病的“马蜂窝”

 风湿中心 2020-11-12

厄尔尼诺是一种异常气候现象,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5年~2016年,非常强烈,在近70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中,排名前三。

美国高校空间研究协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等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三四年前发生的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了全世界,激发了基孔肯雅病、汉坦病毒、裂谷热、霍乱、鼠疫等一系列传染病的暴发。

尽管厄尔尼诺主要是热带的一种现象,但对区域天气却有着深远的影响——会触发天气的极端改变,导致一些地区暴雨、另一些地区干旱,并为区域疾病暴发创造了“合适”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温度。

美国这一联合科研团队分析了2015年~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疾病暴发的模式,并借助卫星获取了气候异常数据——包括地表温度、植被、降水量。

降水量、气温和植被的异常改变导致全球很多地区出现了极度干旱或洪水。与此同时,暴发了多种疾病:坦桑尼亚暴发霍乱、巴西和东南亚暴发登革热、美国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暴发鼠疫和汉坦病毒。这些疾病一般发生在异常天气后的2~3个月。其中,发生在美国西部的鼠疫和发生在坦桑尼亚的霍乱与超出正常的降雨量有关,而发生在巴西和东南亚的鼠疫则与高于正常的地表温度有关。

据专家预测,在目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类似厄尔尼诺及与之相反的另一种天气异常——拉尼娜现象将愈演愈烈,不止愈加频繁,还会愈加猛烈。了解厄尔尼诺事件与人类疾病及动物疾病的关系,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卫星体系对异常天气的监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哪里、何时将会暴发疾病,从而提前干预、控制其传播。

Scientific Report 2019;9:1930

更多科学精彩,见《康复·生命新知》杂志。扫码订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