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待因不应用于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

 风湿中心 2020-11-12

可待因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2013年报告称,儿童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而做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手术后使用可待因的做法可能致命。FDA禁止儿童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后使用可待因镇痛,并将在可待因产品说明书中增加黑框警告。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显示,1969年至2012年间,美国发现了13例与可待因使用相关的儿童死亡病例(10例)和可待因过量病例(3例),这13例病例中8例涉及腺样体扁桃体切除,3例为呼吸道感染。

FDA对可待因的安全性进行审查,结果发现许多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事件发生于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后服用可待因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中。可待因被口服后可在肝脏通过细胞色素P450 2D6 (CYP2D6)酶转化为吗啡,而DNA变异(细胞色素P450 2D6多态性)的儿童细胞色素P450 2D6酶活性增强,这类儿童能更快地将体内的可待因转化成吗啡,而高浓度吗啡可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FDA 建议医务人员应为接受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的儿童的术后疼痛控制选用其他镇痛药。可待因不应被用于接受这些手术的儿童术后疼痛的治疗。对于其他类型的疼痛治疗,只有在预期受益大于风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可待因,并应密切监测其呼吸状况。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可待因过量症状,如不寻常的嗜睡、神志不清、呼吸困难或呼吸音粗大,应停止给孩子使用可待因,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