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抹不去的童年4大阴影!千万别再把“吓唬式教育”挂在嘴边了……

 瑞思英语 2020-11-12

近日,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引起了Professor的注意——

一个8岁的小姑娘与父母走失,热心路人报警求助。孰料,警察出现后,小女孩登时号啕大哭,搂着报警的路人扯着嗓子大喊:“警察叔叔不要抓我!不要抓我!”

原来,小女孩平时比较调皮,孩子的父母经常用“你再不听话就要被警察叔叔抓走,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之类的话来吓孩子。久而久之,小女孩信以为真,平常一见到警察就惶恐不安……

其实,现实生活中警察被拿来“当枪使”的事例真不少——曾经派出所门口的监控就拍下过这样一幕:一个中年妇女强拉孩子到派出所,因为妈妈觉得孩子不好管,就想让民警配合她,吓唬吓唬孩子……

对此,网友们深有感触,纷纷回忆起童年,还总结出了家长吓唬孩子的常用4大谎言,堪称“童年四大阴影”——拿针管扎孩子的医生、收废品拐孩子的老人、藏在黑暗角落里吃孩子的怪物、专门抓不听话孩子的警察叔叔……

网上曾发起过一个名为“你小时候是否被长辈语言恐吓过”的小调查,百余名受访者几乎清一色都表示有过类似经历。

部分受访者表示,小时候总会听到“交给警察叔叔”、“告诉你老师”这种话,导致现在见到警察和老师都还心有余悸;超过三成的受访者提到,小时候听到长辈说过最可怕的话,就是“妈妈不要你了”或者“把你卖掉”。

女孩小苏说,小时候嘴馋,就偷了几毛钱买糖,父母发现后便威胁说要卖掉她,这句话一度让她认为爸妈不再爱她了……

另外一个女孩也坦言:“我曾经躲在被窝里偷偷哭,生怕第二天起来就真的被爸爸妈妈抛弃了。”

虽然在成年人眼中,这些所谓的“恐吓”完全是幼稚的戏言,无非是玩笑罢了。但是,这些“玩笑”究竟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恐惧情绪影响大脑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在3岁前,大脑就会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脑结构,那些因为“不要你了”、“警察叔叔把你抓走”等言论所带来的恐惧也会成为脑结构的一部分。

黑暗、巨大声音、成人的愤怒、身体的疼痛等负面因素对于婴儿或幼儿来说,会带来充满未知的恐惧,他们甚至会把这些“未知因素”与“危险”和“死亡”挂钩。

再者,将警察在孩童心中的形象恶魔化是非常不好的行为,这样会对孩子带来错误的认知,遇到危险或需要求助时孩子们也不敢再向警察求助……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为了某种短期的效果,采用不正确的方式来误导孩子,这种方式轻则会让孩子形成胆小慎微的性格,重则会给孩子带来影响终身的消极影响。

易养成讨好型人格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早年经验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时发现,有一点不容忽视:早期的体验,会影响一个人未来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而童年这种“妈妈不要你了”、“被丢下”的感受,会广泛的延伸至手足、朋友、伴侣等各种形式的关系中。

孩子成年后,只要涉及到“被丢下”等相似的场景,大至他人转身离开、联系不上,小至发现与身旁的人意见不合,都容易这一个成年人回到“被丢下”的阴影中,陷入伤心与恐惧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害怕独处,害怕单独行动,原因可能就藏在他们的童年中。

因为在各种关系里害怕被丢下,所以这种人就会习惯性的让步与讨好,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讨好型人格”,渐渐迷失自我……

教育方式的错误延续

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知道“被抛弃”会对一个人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所以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就会用“我不要你了”等言论来威胁孩子。

这些父母可能已经忘了自己童年时的具体感受,也没有意识到这种恐吓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间影响了自己的性格,只能习惯性的认为恐吓孩子是一个快捷、好用、省力的方法,因为这些父母在小时候就很怕爸妈这么吓唬自己,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他们也不知不觉的延续了这种教育方式。

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会当父母,每个人都在学习中摸索前行。教育和学习一样,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盲目的照搬他人的教育方式,要多思考多用心,这样才能给予孩子最恰当的教育。

Professor说:

说了这么多,那么怎样才能不单纯的吓唬孩子,而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呢?

我们不妨借助广泛流传的、约定俗成的故事,来引导孩子明白做好事会怎样,做坏事会怎样;或者通过文学作品里的角色,来区分善恶。通过依托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人物行为来让孩子审视自己的行为,有迹可循,更利于家长道理的输出。

在孩子还未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之前,我们要划分出一个“警戒区”,将是非准则、善恶好坏以及自身行为约束等做出具体的规定,慢慢地提升孩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暴力、恐吓、吼骂是最不可取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需要多一些耐心和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