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模仿网红卖文具爆红!“小戏精”背后的父子情更让人羡慕!

 瑞思英语 2020-11-12

最近微博热搜出现了一位“叫板”李佳琦的小学生,他模仿李佳琦卖口红的风格拍了一段推销文具的视频,爆红网络——

网友对此纷纷评论:

“小学生界的魔鬼出现了……”

“被他的模仿功力惊呆了,简直是小学生之光……”

“小伙子,你才是国货之光。”

“是不是写作业写疯了?😂”

就连李佳琦本人都发微博“反击”——

天天小朋友因此很快成为了网友们的“开心果”。

一个如此“戏精”的孩子,到底是在怎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呢?Professor特意去看了一下天天小朋友爸爸的微博,原来,天天爸爸才是真正的幕后欢乐大Boss。天天小朋友视频的所有文案,都出自爸爸之手。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天天背后的男人”,因为他可是一位海归舞蹈艺术家,在国外留学多年,英文发音更是惊艳了一票网友。

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和补不完的课,为啥天天就能成为“高产”的视频博主呢?

原来,天天每天完成作业后,就会抽出半小时与爸爸一起拍各种好玩的视频,素材一起挑,创意一起想。这个过程不仅欢乐多多,还非常好的加深了他们之前的父子之情。这样的父子相处模式,真的太让人眼馋了!

在中国家庭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尤其是父亲和儿子,因为大部分父亲都习惯于用背影和沉默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我们也习惯于把父爱比作高山,在厚重与伟大的同时,还带着一种难以攀登的肃穆和畏惧。

那么,怎样的父子关系才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与家庭和睦呢?

新一季的《奔跑吧》第二期,来到了王彦霖的老家鞍山,整期节目都围绕着“父子”这个主题展开。

鞍钢里,经常会有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一起工作。从生活到工作,父亲和儿子几乎是全天候的相守。但即便如此,许多父子之间的感情依然是既拧巴又眷恋、既含蓄又热烈,令人感慨非常。

当我们以上帝视角观看节目中“拉火车”、“钢铁沙漏”、“掰手腕”等游戏时,父子之间的表现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发现了许多隐藏在父子之间的脉脉温情。

在“抱冰球”比赛中,许多父亲看到儿子冻得瑟瑟发抖时,会故意放下冰球,自动认输让儿子赢;在“钢铁漏斗”游戏中,儿子会不时观察父亲的状况,看到父亲显得吃力后便选择认输……

隐忍的爱,隐忍的表达,隐忍的接受与疼痛,是中国最普遍的父子情感表达方式。

而在节目中,父子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勇敢说出心中真情实感的机会:父亲说出了平常绝对不会说的“我对于孩子之间较少的交流而愧疚”;儿子说出了埋在心底良久的“你是我永远的英雄”。

父子之间,本有着深厚的情感,就算彼此不必多言,心中自知,但适时的表达和沟通,也可以很好的增强亲子之情,促进家庭和谐。

这层夹在亲子之间的“窗户纸”,平常多说一句话,就可以轻易捅破。你不想试试吗?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父子众多,而最搞笑的莫过于沙溢和安吉、小鱼儿了。

这对自带喜剧光环的父子凑到一起,就是一部行走的情景喜剧。Professor记忆最深的就是送早餐那一期,沙溢得知自己正在吃的面条刚被黄狗吃过,父子间的相视苦笑让人捧腹不已。

节目中,沙溢是个“低能”父亲,前一秒还在吹嘘自己“管儿严”、“安吉很怕我”,下一秒就被安吉给怼回去了。有网友留言说:“一个霸气侧漏的儿子带着不靠谱的老爸来参加《儿子去哪儿》。”

平心而论,在中国式家庭中,这样的父子关系是罕有的。比起多次把儿子骂哭的蔡国庆,沙溢没有以父之名的压迫,也没有说一不二的霸气,更没有和孩子之间彼此抗衡的对立。

儿子可以直呼父亲的名字,父亲可以和儿子相互调侃,他们像一对最佳损友,表面上相互嫌弃,实则彼此依赖至极。

汪曾祺在《多年父子成兄弟》里这样写道: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他还说,“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父亲有多威严,孩子有多听话,而是父亲用天真的心和孩子共同成长,前者不以成人的世界观去压迫孩子,也不溺爱孩子;后者在和风细雨中自由自在的绽放,不做父母的附庸。

春节档的热门电影《飞驰人生》,引起了很多人对梦想的讨论和思考,而影片中的父子情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沈腾饰演的张弛是一个落魄的赛车手,被禁赛的他因为痴迷自己的赛车梦,每天都穿着自己略显破烂的赛车服。

每次儿子调侃他的衣服像外卖服,他总是耐心的解释这是赛车服,认真而执着的维护着自己的梦想,也在身体力行的告诉孩子坚持梦想的重要性。

当儿子对自己的名字“张飞”感到困扰时,张弛就会从爷爷、爸爸和孩子的角度,讲述一家人姓名的历史延续性,最后还幽默的给儿子开玩笑:“就叫张飞!是刘备不同意,还是关羽不同意?”

儿子的每一次提问,都是一个绝佳的教育孩子的机会。智慧的爸爸会很好的抓住机会让孩子进步与成长,张弛就是这种父亲。也正因如此,张飞虽然年纪不大,但非常聪明懂事。

电影中,张弛是一个努力活过的人,即便身处困境,也不甘堕落,尽情绽放——

儿子读书做功课的时候,陪读的他会拿着一个脸盆外加一个扫把,当成方向盘和刹车不停练习。这看起来有点好笑,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却扎实的烙印下父亲为了梦想而不断拼搏的形象。

严于律己,为人处世,乐观积极,不畏艰难,张弛给儿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这就是父子两人浓浓的亲情与爱,彼此的珍惜与懂得,所形成的相互尊重。

其实,张弛陪伴孩子长大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但每一刻都值得珍惜与铭记。

电影最后,在儿子的幻想中,爸爸开车和同学爸爸开飞机比速度,一如既往的浪漫与温馨,一如既往的迎难而上与昂扬积极。这种强大的感染力,足以让孩子对父亲拥有强烈的崇拜感,足以让孩子用一生的时间去想念父亲,以父亲为荣,向父亲学习。

Professor点评:

其实父爱本身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一点一滴,彼此融合,共同成长。

直到某一天,我长大了,你老了,但我变成了你最好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