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中哪一首最好?“长恨人心不如水……”为何能成千古佳句?

 茶香飘万里 2020-11-12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刘禹锡担任夔州刺史,在听到当地民歌之后,刘禹锡便深深喜欢上了这种题材,于是他学习屈原《九歌》的精神,采用当地民歌的曲谱,写下了一组著名的《竹枝词九首》,用来描写当地的山水人情、世俗情爱等内容。整组作品,在形式上与七言绝句一样,但是写作手法上,却大大借鉴了民歌的白描手法,以清新活泼的语言,生动流畅的基调,描绘了他心中的夔州特色,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一读便能爱上。

《竹枝词》原名“竹枝歌”、“竹枝曲”等,本是乐府旧曲,其源头是巴蜀人口头传唱的民歌,当地人民,喜欢用鼓和短笛伴奏,边唱边舞,经常举行赛歌活动,赛歌时,谁能唱得最多最好,谁就是优胜者!

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便有“下里”和“巴人”的曲风流行,“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中又带有巴风,巴歌中又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荆楚歌文化。

刘禹锡这一组九首的歌曲,可以说是用朴素的语言,进行了总结和开拓,是极有意义的事情。而在这九首作品中,我觉得最好的一首,是“其七”,也就是第七首,我们一起来详细看一下,原文摘录如下:

竹枝词九首·其七

唐·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这首诗的大意,其实并不难理解,开头两句从瞿塘峡的危险写起,借景起兴,说瞿塘峡快速地流经许多险滩,这里的水路,自古以来便认为是凶险无比的,“十二滩”中到处都有危险之处,让人感到恐惧。

然而——面对着惊涛拍岸、危险迭出的瞿塘峡,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这是由江峡之险联想到世态人情,瞿塘峡之所以凶险,是因为大家都能看到急流冲滩,它的危险之处,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然而,有时候人心却比瞿塘峡十二滩更加危险,因为有些人即便是“等闲平地”也会激起波澜,对人使坏,让人防不胜防!

可以说,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肉眼所见的危险,是可以防备的,但是别人对你的算计,却更令人感到可怕,表面上对你笑呵呵,背地里给你捅刀子,的确可怖之极。刘禹锡参加改革失败后,曾经遭到小人的中伤和诬陷,屡被放逐,世道艰辛和狡诈,让他饱受打击,因此才会有这样愤世嫉俗的语言。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从自己现实的经历,从大自然的风土人情,悟出人生中的世态炎凉、喻世明言,比喻巧妙,精警无比,让抽象的道理瞬间具体化了,堪称绝佳之句!

后来明代童轩也写过几首《竹枝辞》,“其六”这一首与刘禹锡的类似,摘录下来,供大家对比赏析,他说:“蜀江西来一带长,江水无波镜面光;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好恶最难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