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井忆旧】奇谈怪论淮阴城(七十一):媳妇细做癞蛄疙瘩 闵家意欲海货宴师(第956期)

 hazgh 2020-11-12

编者按

2017年本公众号刊发了《玉壶春的孙三爷》系列连载文章,那“王大姑的面条,孙三爷的嘴,沙师傅的炒锅,金二爷的腿”等场景深深印刻在众多网友的脑海里。这一回,“痴琴铭探”给大伙儿谈古说今,继续讲老淮阴的故事,请诸位不要当作历史去考证,也不要从中寻找相似者,更不要对号入座呦!

(正文共3102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30秒)

媳妇细做癞蛄疙瘩
闵家意欲海货宴师


清江浦的面条好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有很多的老清江浦的人,走南闯北的去了很多地方,却都是一路子的饿肚子,不是别的地方没有吃的,而是吃不到像清江浦的家乡吃食,吃的这么的投口,吃的这么的实在,吃的这么的经饿。

早上美滋滋的一碗面条,随意的浇头,连汤带面一大碗的下肚,一天都浑身的能量,说不出的滋味,说不出的快活。不管你是干轻活的还是干累活的,这一碗面条,都经得住你身体的打磨煎熬,杠杠的、棒棒的、热烫烫的。

但不要忘记了,清江浦可是一个多元的存在,要说到面食那也是多了去了,就是跟下面条一样做法的面食还有好多种。馄饨、饺子、面皮等等。但知道浦江浦的面絮也好吃,癞蛄腿的疙瘩也好吃的,可能只有清江浦的本地人,别的地方的人大都知道的就少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样东西在饭店不好做,不好有固定的计量,比如面条是二两三两一碗,那是明码标价的。这面絮和癞蛄腿面疙瘩就不好标标准准的来计算了,一碗辣汤里粉丝的多少,海带丝的多少,尤其是面筋片的多少,往往都有精明的清江浦人的计较,他要是跟你算上面疙瘩的账来,你生意还做不做了?所以店是免麻烦,一般不作为一道特别的饭食来出卖,除了酒席订做,一般都是在家里做的。



小老儿的妈妈,晚上要做的这个清江浦人称之为“癞蛄腿疙瘩”的吃食,是介于面絮与面条之间的面食,做起来一点也不费事,吃着比面条粗,但又比面絮清爽。

小老儿的妈妈,先把一锅的水炖到炉子上,用大碗舀了大半碗的面,打了两个鸡蛋到面里,然后就拿了一双筷子顺时针方向在碗里一个劲的搅动,一面搅又一面加水,一面搅一面加水,只搅到这面像面筋一样不沾碗,又稀溜溜沾稠稠的。

停止搅动,倾斜面碗,就有这厚厚的面浆慢慢地溢出碗边,这时锅里的水正好也开了,小老的妈妈拿起了一根的筷子,面流溢下,筷子顺着碗沿边,把流下的面流抹断,细溜溜软长长的面线儿就到了锅里,看面线儿的长短,用筷子把面线儿刮断,断了的面线儿就沉到了开水的锅里,不一会就煮的浮到了水面,就这样倾着碗,斜着面一抹一刮,一根根的面线儿就下锅了。觉得锅里的面线线差不多够两碗的量了,就停下来不刮面线了,舀一碗冷水下锅,使水重新沸腾。这个过程行话叫“激水”,使面线儿更筋道。

把碗里兑好调料装了汤,把面线儿捞到碗里就可以吃了。你再一看这面线,雪白的嫩嫩的细腻外光的肌肤,真的像是一条一条的癞蛄子田鸡腿似的,一条条的清根亮茬的看着清新好看,吃到嘴里,面纠纠硬挣挣的吃着有口劲有嚼头,连吃带拖吃着热乎着呢。

小老儿的奶奶,装了大半碗的癞蛄腿面线儿疙瘩,得为的用青蒜麻油荤油,还有上好的酱油,调了透鲜的有滋有味的汤。这在清江浦也有个专用的说法,这调的汤就叫“五味调和”。

奶奶把这五味调和的癞蛄腿面线儿,端到了小老儿的面前:嗯伢儿,来,是病怕三碗,你只要吃了这一碗,你就什么病都没有了!

什么叫是病怕三碗啊?可能这是病怕三碗,也是清江浦人潜意识中的治病良方。天热了要吃东西,开冷了,也要吃东西,只要肚里有了食,就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怕冷不怕热。

清江浦人有一句老话叫: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还有一句是:人是铁,饭是钢,离了粮和糠,软不又叮当。

这看出这食物对人的重要性,而人要战胜疾病,吃饭就是子弹就是利剑,就是战胜疾病的武器。所以说,有病不要怕,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而清江浦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字:吃!这是多么纯朴又浅显的真理啊!

但小老儿的这病,不是一般穷苦人家的孩子得的饥荒病,一天到晚饿的面黄饥瘦的,是营养不良的结果。他们家是做卤菜的,天天都见肉,天天都有肉,瘦肉,肥肉,前胳肉,后腿肉,带皮肉,五花肉,猪肚猪肝,猪大肠,小老儿一肚子的点把数。清江浦人那话,什么叫肉多嫌肥啊,小老儿就是的,他从小到大见的都是肉,一生下来闻到的也是肉味,食多就无滋味了。所以,小老儿平时是不吃肉的,就是天天闻的那个猪头肉的味道,他已经有点饱了,他的病是心病,是被先生吓着的心病,这心病绝不是弄一碗的好面就能治愈的。

小老儿没有接过奶奶的碗,只是喝了一点点的面汤就睡了。

但是这一晚,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尿床的小老儿又塌尿了,他在梦里一惊一乍、搔腿掼脚的。

一大早孩子就发现自己的屁股底湿了,他看着自己尿湿的被子,想着梦境,身体有点微微的发抖,他又怕被妈妈骂。

但妈妈过来的时候,没有骂他,而是一边把被子凉到院里的绳子上,一边狠狠地说:这个先生也太不像话了,把孩子真的吓出病来了。

小老儿的妈妈看着孩子尿湿的被子,对婆婆说:妈啊,小老儿就这样子不是一个付子啊,今天要不要送他去上学呢?

小老儿听说他还要上学,就在那儿浑身的筛糠一样的抖了起来,他说:妈妈!我不去,奶奶啊,我不去上学。

奶奶的小脚就一下灵活了起来,她搓个手,来来回回地走,边走边说:孩子不去上学这如何是好啊?

一早外出进货的小老儿的爸爸回来了,悄悄地把小老儿的妈妈拉到一边,他说他看到一个外县来的熟人了,这个人说他认识那个学堂的教书先生的,这个什么先生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地痞,原先就在他们那里做过小学校校工的,后来因为偷东西被人逮到打了一顿被轰走了,他仗着他的亲戚是城里学堂管事的,现在又转了一个地方,他刷锅把子戴帽子,充个人样又来教书,平时就是好吃懒做的人,见到学生就揩油,哪里能做先生啊?看来这个学我们是不能去上了。

小老儿妈妈听了这话就说:就是不上了,也不能就这样的放过了这先生,孩子也不能这样白白的被他欺负了。我们平常人不惹事,出了事也不怕事,我们家也不是什么人都好惹的,不能就这样便宜他就算了。

小老儿爸爸说:你还能把那先生逮到,给他没头没脸一掴啊?

这时外面的街上传来了卖老鼠药的吆喝声,竹板子打得的的骨骨的:

正宗祖传的“八步倒”,

市上地上没落找。

嗒!嗒!嗒!嗒!

快来买喽——嗒!嗒!

买了“八步倒”,

老鼠没地跑,

家里粮食一粒少不了,

衣服、被子全都好!全都好!

嗒嗒嘁嗒嘁嘁嗒!

你不买我不怪,

老鼠专啃你家锅盖和马盖!

……

一听到卖老鼠药的叫卖,小老儿妈妈原来生气的脸一下子就舒缓了起来,她对小老儿的爸爸说:今天孩子就不要去上学了,你去到学堂跟先生告个两天的假,然后专门告诉那个先生,明天中上请先生到我们家来吃饭。根把根的猪口条有什么啊,一般人家稀罕,我们家多呢,昨天只是一时缺着了。明天中上来请先生吃个饱,不用我们家的一点猪身上的东西,请先生吃山珍海货,山上跑的,水底游的,山鸡熊掌,海参鱿鱼鲜贝都有。并跟先生说,以后先生只要想吃,叫小老儿带个信就可以了!

小老儿的爸爸纳闷了:这说的是什么话啊,我们家哪里有山珍海味啊,没有的东西你说出来,人家不说我们家人吹牛吗?

小老儿的妈妈说:你去哈!一切都由我来忙,你走一路看到街坊邻居都要这样说,就说我们家要用海货请先生吃饭呢,你照我的话去做就是了。

小老儿的奶奶一听说要请先生吃饭,就说这个好,跟先生的关系一定要处好啊。处不好先生给“小脚鞋子”给孩子穿,那可不得了。那就赶紧的上街去买菜,请先生吃饭可不能马虎啊,至少要弄个八碗八碟的。我们家做的卤菜就不要上了,人家会说我们是老病鬼子开药店——连吃带卖,这样给人的印象不好,指望着先生对我们家孙子好呢!

小老儿的妈妈说:您老啊就放心吧,明儿吃过早饭,你就和爹爹把小老儿带外玩去,玩到晚上再回来也不迟。我一定把先生招待的好好的!

老奶奶就对媳妇说:那我到大华饭店去买烧饼了!

说着嘴就朝小老儿的那边挪了挪。媳妇知道老奶奶的意思,她就说:妈,那您儿慢着点儿。

你说这不中不晌的,这老奶奶要跑到大华饭店买什么烧饼的?今天不讲,留着念头在这儿下次说。

迎转发  与人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里运河》公众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期责编:君子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