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运动的年轻人为啥越来越少

 我的最爱洋芋 2020-11-13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前些天,记者走访西宁市各大体育健身运动场所,发现:现在锻炼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而年轻人则越来越少。在不久前召开的市政协加快建设健康服务共同体监督性视察座谈会上,就有委员提出:要鼓励年轻人多参加体育锻炼,让群众形成健康素养行为,“健共体”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不爱运动的年轻人去哪了?

清晨6时许,家住城东经济开发区的王大妈和老伴出门锻炼了。十几年如一日,除了下雨下雪,王大妈和老伴在锻炼这件事上从不缺席。“现在锻炼的都是像我们这个岁数的,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

记者走访也发现:赶早来锻炼的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几乎不见踪影。西宁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户外器材晨练和晚间广场舞锻炼者中,老年人占多数。

不爱运动的年轻人究竟去了哪里?

西宁一事业单位职工蔡女士告诉记者,不爱运动是因为迫于工作压力。但她也坦言,不运动也是因为自己没有习惯运动。“如果挤时间运动的话也会有时间,虽然工作忙,但我们总是会在闲暇时间玩手机、追剧。说到底,运动健身还没成为当前年轻人的主要休闲方式。”

采访中,很多年轻人感慨,闲暇时间基本都是在刷手机,或者和朋友出去小聚一下,确实没有养成运动健身的习惯。

对于年轻人不爱运动健身的原因,很多人认为首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但也有不少年轻人认为是因为“没有从小养成运动习惯”,还有市民认为是因为对运动不感兴趣。

中学生缺乏锻炼成常态

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校园内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是提升中学生体质的关键。然而记者走访也发现,我市各大中小学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和家长,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体育课常被占用,导致很难保证孩子们的有效锻炼,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市政协委员丁伟表示,时下,鼓励孩子报兴趣班的家长多,鼓励孩子运动的家长非常少。“这也是年轻人不爱运动的主要原因。”

我市一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小慧,自从上了初中,学业负担一下子加重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利用好体育课进行锻炼,但让家长不满的是,学校正常安排的体育课经常被主课老师占用,让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时间都得不到保证。

令小慧家长担忧的是,今年初二年级的学生就要面临中考,体育是重要的科目,孩子平时课业负担就重,如果在学校得不到有效锻炼,到体育考试时又要到处找老师进行课外辅导,而体育辅导课收费又高,这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记者随机对我市68名初中学生受访者进行调查,42名受访者直言当下体育课上得不够好。26名受访者归因于学业压力大,没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当问到怎样才能提升中学生体质时?61名受访者希望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给他们留出充裕时间休息和培养体育爱好,17名受访者建议学校对体育课被随意占用等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我市一所中学班主任吴老师介绍,她所在学校禁止其他科目占用体育课。“体育课也是课程设置中重要的一项,但目前每周就只有一节,比较少,是按照其占中考的比重来设置的。学生课业负担重,而且体育健身重在平时,体育课主要是告诉大家锻炼方法。”

而我市一中学体育老师维亮认为,目前很多中小学体育课比重低,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普通中小学每周应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然而现在大部分学校每周的体育课只有两节,还存在占用体育课的现象。

维亮表示,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参与度,需要改变师生的观念。

建议年轻人每天锻炼一小时

年轻人每天运动多久最为适宜?记者采访了西宁市体育局副局长方以波。他表示,建议年轻人每天至少运动一个小时。现代生活节奏会对身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久坐,高脂高热量饮食摄入等,而每天一个小时的运动就足以将它们抵消,让身体更加健康。

“不一定非得上健身房,或者从事某项体育运动。走路或者骑车去找朋友玩,下班后打打球、游游泳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以波说。

适当增大日常运动量将为身体的健康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如果能做到一周的大多数日子里每天运动一个小时,那么就会感觉压力减少了,精力充沛了,患上某些疾病的几率也降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