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用掐着点躲限行,是这代年轻人最后的体面

 外滩TheBund 2020-11-13
被通勤难困扰的年轻人
要找到“进城”之路

开车本来该是件方便、开心的事。
 
几乎每个犹豫是否要买车的年轻人,询问公司里的老哥哥们自己该不该买车代步时,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有了车,你的生活半径会大大增加。”
 
当然,最后老司机还会补上一句,“前提是你能拍到牌照。”
 
11月2日开始,上海实施了外牌限行新政,15条高架路白天限行,让本来就像大熊猫一样的沪牌更是一牌难求。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就从身边朋友们的讨论看来,开车难、上牌难这样的中产焦虑话题,如今却成了90后甚至95后的烦心事。
 
到我们写下这篇稿子的今天,外牌限行新政实施第十天,天天靠着外牌车勉强代步的同事更难了,本来计划买车的小妹妹更是打起了退堂鼓。

在上海,有太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因为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将日常动线一再拉长,住得远、通勤难,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出门。
 
这些年轻人的生活重心,越来越朝市中心集中。下班后的社交、蹦迪,各种好玩的地方几乎都在繁华的市区。

难道就要放弃去网红店打卡的权利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01

外牌上班族的难题



“15条高架,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都不能上,这几天地面上全堵的是‘苏浙皖’,早晚高峰真的……特撒度了(太累了)。
 
这是Daniel每天的日常吐槽,他的例子非常典型,上海90后男生,住的远,开外牌。
 
“这辆车是爸妈淘汰下来给我的,开了快8年了吧,当初哪里那么有远见,就想着反正外牌一样开,大不了上下班不走高架,哪知道现在整个白天都只能跑地面。”
 
Daniel的家在闵行和松江的交界,到市中心上班,莘庄是必经之路。
 
莘庄的沪闵高架上匝道,本来每天有个奇景:9点50分开始,所有外牌车都在慢车道磨磨叽叽,有些干脆在两百米外打着双跳灯躲在路边,就等10点早高峰限行结束,鱼贯而入上高架驰骋。
 
“现在也不用那么费劲了,反正白天沪闵高架都不能上,老老实实在下面走吧。”
 
Daniel不是没试过公共交通代替日常通勤,但出门一部公交到莘庄一号线地铁站,乘到市区出站还要抢共享单车骑两公里才能到公司,单程就要两个钟头,没几天就放弃了。
 
这辆开了8年的老爷车,正好到了鸟枪换炮的时候。Daniel下定决心,新车一定要拍到沪牌,但才拍了三个月就感受到了绝望,“中标率实在太低了。”
 
Daniel也考虑过新能源车,但让他担心的是,自己每天的行程来回超过70公里,周末还经常会和家人开车去郊外游玩,新能源车的续航是否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02

一块沪牌迫在眉睫



让Daniel们更愁的日子还在后头——明年五月开始,每天的7点-10点、16点-19点,上海内环以内的地面道路都禁止外牌通行。
 
这就意味着,靠外牌车辆通勤到市中心上班,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为这条限令苦恼的不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有一些我们本没有预想到的人群,比如网红博主。
 
外滩君身边就又有一个熟悉的例子,一个长得很好看的95后女生Kelly,从绍兴老家一个人来上海打拼,一步一步在小红书上做成了小有名气的搭配博主,为合作的几家淘宝服装店带货。
 
大家如果常去永康路、巨富长这类网红店扎堆的地方,应该也见过这样的画面,一辆硕大的保姆车停在路边,后盖打开里面挂着一排衣服。一个小网红旁边跟着几个化妆师、造型助理、摄影师,换上不同的造型搭配在网红店门口摆拍。
 
这就是Kelly的日常,她的保姆车是一辆老款的日系商务车,因为急着买没时间拍沪牌,就在老家上了个浙牌。
 
“当时没想那么多啊,反正也不用早晚高峰挤高架,就在市区转悠一天拍几家店就行。但要是地面也不能走了就很麻烦,如果在上海租商务车的话开销就太大了。”
 
外牌限行消息一出,沪牌的行情更火热了,虽然现在每个月略有增量,但架不住僧多粥少,拍了一年都没上到牌的大有人在。
 
Kelly的思路很清楚,她追求的是效率,客户的活不断地来,一天都不能耽误,真到了明年5月还没拍到沪牌,那真的是吃饭都成问题。
 
“所以我在考虑要不要试试看新能源车,因为我查了一下新能源车的要求我都满足,办了居住证,社保连续缴满一年,小区也能装充电桩。”
 
Kelly说,她对这种新兴的科技产品接受度也比较高,唯一担心的是,市面上现在的新能源车能不能满足她的需求。
 
“像我们平时出去街拍,一车要装四个人,还有那么多衣服和设备。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好像空间都有限,如果能有一辆能装的车,造型颜值还能在线,那就是我的首选。”

 

03

新能源车是最优解吗?



Daniel和Kelly的困扰并不是个例。
打工人们已经够难的了,工作之余,能在周末去网红店打个卡,在老法租界的路边悠闲地喝一杯咖啡,这样的休闲权利不该被通勤难所阻碍。
 
对于想买车却又苦于拍不到沪牌的年轻人来说,新能源车的确是很靠谱的解决方案。
 
和Kelly一样,相比老一辈车主,这一代年轻消费者对于科技产品的接受度更高,他们也更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了解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续航是否持久?空间够不够装?对于新能源车的这些担忧,他们同样也有。而与此同时,“见得多了”的他们又是更难取悦的消费群体。

谁都想让自己开车行驶在上海市中心时,足够“有腔调”且“扎台型”。一台让年轻人满意的新能源车,仅仅够用是不够的,颜值和实力必须缺一不可。
 
这种“有腔调”的感觉,作为半个上海本地车企的别克拿捏得很精准。身在上海的朋友,应该经常能在路上看到一台台造型别致的蓝色轿车。

这正是别克的新能源家族——别克微蓝的插电混动产品,别克微蓝6 PHEV。限行令之下,它正是嗷嗷待购的年轻消费群体的理想之选。


作为插电混动车型,微蓝6 PHEV有78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市内通勤当然绰绰有余,即使是应对周末的短途自驾游,也完全不会有里程焦虑的问题。

造型则是别克微蓝6 PHEV吸引人的首要关键。酷似“旅行车”+“SUV”的跨界造型,不仅颜值上有让人一眼瞩目的能力,而且足够好用——414L的常规尾厢空间足够容纳日常的储物需求。放到后排后更是能获得一个1057L的超大尾厢,而且还是纯平。

小到搬行李,大到去宜家塞大件家具,微蓝都是个好看又能打的“蓝朋友”。


关键是,这个“蓝朋友”并不会像其他插电混动车型一样,满电时候精力旺盛一踩就蹿,电量低的时候就懒懒不肯走。借助通用专利的Power Split动力分流技术,微蓝6 PHEV在任何电量下都会给你始终如一的动力输出。


别克虽然是百年大厂,但从这台新能源车型上却能看出,别克很懂如今这群“机不离手”的年轻消费者,车辆与手机交互的各类“黑科技”全部给你安排上:

可以和家人、朋友分享,一键启动的手机蓝牙钥匙;Super ID功能可以让你在中控屏一键登录自己的微信、高德导航、网易云音乐还有考拉FM,关联地址栏和歌单,开车的时候再也不用无聊地听电台了;当然CarPlay和CarLife都不缺席,同步满足果粉和安卓党。
 
既然是微蓝“家族”,自然还有另一位实力成员。小巧犀利的纯电动SUV别克微蓝7,是城市通勤的完美工具。

“颜值在线”是微蓝的家族传承。微蓝7的雕塑美学让车身的线条相当凌厉,未来感满满,本身就是一件吸睛的完美出镜“配饰”。


而且虽然是小型SUV,但微7拥有2675mm长轴距,坐四个人也不会有拥挤感。500公里的 NEDC续航里程,足够绕上海中环8圈。

在一次实际测试中,微蓝7做到了90%以上的NEDC续航水平。在市区拥堵的路段上还能开启单踏板模式 + 一键增强动能回收功能。既省去了来回挪脚踩踏板的麻烦,还可以不停地给续航回血。

都说里程焦虑是纯电动车主的最大命门。在这点上,造型酷炫的别克微蓝7却是个十足的“老实人”。


和微蓝6 PHEV略有不同,微蓝7的车机是与百度深度合作的本土化智能系统,自带有百度AI智能人工语言,和百度地图、QQ音乐等实用功能。当然大家最关心的CarLife和CarPlay(还是无线连接的哦)同样没有缺席。

作为上汽通用别克出品,微蓝家族还自带了上海人“精打细算”的基因——微蓝6 PHEV和微蓝7都具有可自主选择充电时长、充电时段的多种充电模式。让车主可以根据实际的用车时间和里程需求自由发挥。蹭最低的电价,充最满的电,开最远的路,省最多的钱。
 
说起省钱,虽然买新能源车本身就能免去一大笔牌照和税的开销。但年轻车主毕竟存款有限,所以别克微蓝家族制定了专属的“优新享融资租赁方案”

可选择2年或3年租赁期,按月缴付租金即可。在租赁期满后,归还或是自己留购车辆都可灵活选择。真正实现“0首付”用车,而最低日供仅需83元。换句话说,最低每月¥2490就能成为一个畅行无阻的上海有车族。

对积蓄并不充裕的年轻人来说,别克微蓝不会成为钱包的大负担。


面对上海越来越严格的限行政策,新能源车终究会成为不愿意挤地铁的打工人们最好的归宿。而颜值拉满、实力“挺刮”又自带“进城”属性的别克微蓝家族,可能是潮人们的最优选择。
 
无论是巨富长还是老法租界,当畅通无阻来去自如地出行都快要成了奢求。不用掐着点出门躲限行,是年轻人必须端住的最后的体面。 

 
 
文/外滩君
本条为推广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